我认为选专业从三个角度出发就可以了,即志向,兴趣,性格.
首先说志向,志向就是你期待中的人生最终会得到怎样的定位.也就是你要成为”谁”?是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指点江山.或者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人,兴风作浪.或者是在文化领域,体育领域,科学领域,娱乐界等等方面能够有所建树.
其实比较悲哀的是高中结束的你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志向的,即使有,那也是相当感性的想法,经不起时间和现实的考验.这是我们国家教育模式的缺陷,当然更多的是家长的责任.
当然如果你是大多数人的例外,你觉得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基已经打稳了,并且你又有明确的志向,那你就坚持你的路吧,我不再多说什么.
第二个是兴趣,有句话你们肯定听烦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听过但不代表每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就相同,我的理解就一句话:“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一定是其兴趣所在.”简单讲,我们生活中做事的动力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兴趣,二是功利.
兴趣发自一个人的内心,是由内而生的动力.功利源于外界评价,是由外而生的动力.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做事,能够做到心绪稳定,循序渐进,更在乎过程中的享受,其心力花在对事情和学问的观察与理解上.一个人按照外界的功利标准做事,容易心慌意乱,焦虑不安,总是去思考结果究竟能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其心力更多的花在了对成本与收益的计算上.
一个单纯的热爱书法,投入书法,能够在书法中找到其精神世界的人更能写出一手好字,还是一个仅仅是为了获得书法大赛一等奖的人更能够写出一手好字呢?
回顾自己何尝不是,我现在所拥有的别人不具备的技能和与超越别人的一些方面,就是我称为我的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全部都是在兴趣中自然而然的培养出来的.一开始我根本就不会去想这会成为我日后谋生的核心能力之一,仅仅是因为喜欢而去探索去思考,没想到就有如此大的成就.
我的短板,英语.英语对我来说很重要很重要,了解我的人也知道我在与别人竞争上也是个好强的人.对于英语,我的功利心很强.但确实我对它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每次我拿起英语单词想要攻克它的时候,脑袋里就忍不住要去计算要去想:”我这样背了究竟有没有用,有300篇要背,我要背了300篇我的能力才会有所长进,我今天花这么多这么多时间才能背一篇,不会有任何长进,都是徒劳啊.”于是我的英语学习始终搁浅在那里.但你想,如果我对英语有极大的兴趣,是兴趣驱使我去学习它的话,我想以我早就成了英语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