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川里村吧 关注:5贴子:109
  • 15回复贴,共1

陇岗欧阳氏族谱--于宋淳熙年间伊文公后裔迁于江西新余罗坊川里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6-24 01:42回复




    2楼2013-06-24 01:43
    收起回复



      3楼2013-06-24 01:44
      收起回复

        川里欧阳氏三十八世为泰字辈,三十九世贤字辈,四十世为国字辈(大部分在1970-90后)四十一世为恩字辈 (1990-2000后出生)


        4楼2013-06-24 01:47
        回复

          欧阳燮裳公家谱。


          5楼2013-06-24 01:49
          回复






            7楼2013-06-24 01:55
            回复
              泷(shuāng)冈:地名。在江西省永丰县沙溪南凤凰山上。 《泷冈阡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祭文之一。该文是欧阳修在他父亲死后六十年所作的墓表。在表文中,作者盛赞父亲的孝顺与仁厚,母亲的俭约与安于贫贱。该文言辞清新质朴,率意写出,用具体的琐事、琐谈表现父母生前的美德,不尚空泛的溢美之辞。[1-3] 欧阳修手书的《泷冈阡表》碑刻保存完好,2006年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8楼2013-06-24 02:15
              回复

                欧阳家族源流
                欧阳春辉著
                第一章 历史上第一位姓欧阳的人
                欧阳氏之渊源,上可追溯到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中可追溯到少典、黄帝、颛顼和大禹,下可追溯到越王无余、无壬、允常和勾践。以上世系,在欧阳氏立姓之前,绵延千百万年,与炎黄子孙其他世系一脉相承,拟放在以后章节慢慢道来。
                本书第一章,先从历史上第一位姓欧阳的人谈起。
                历史上第一位姓欧阳的人,叫欧阳蹄,又名宰勋,被我们后世欧阳家族子孙尊称为“蹄祖”。他是第75世越王无疆的次子。
                1、蹄祖之父姒无疆
                蹄祖的父亲姒无疆,是第66世越王勾践的第七代孙。也是越国历史上的第75世越王。从勾践到无疆,王位传了十世,血脉却是七代。
                话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灭吴后称霸近五世,传到第五代玄孙也就是第70世越王翳的时候,宫廷内乱四起,短短14年就更换了四世越王,且无一善终,盛极一时的越国开始走下坡路了。
                第74世越王无颛,是无疆的长兄,他亲眼目睹越国内乱的惨剧,既憎恨又恐惧,一直不愿为王,曾只身逃入深山岩洞。国人用火焚烧艾叶,把烟熏入岩洞,逼迫他出来即位。无颛虽然不想当王,但在位期间仍然励精图治,堪称一代中兴之主。他在位八年,死前决意不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正好他的弟弟无疆是个一心想重振越国霸业的人,于是就传位给弟弟无疆。就这样,无疆当上了第75世越王。
                第75世越王无疆,是第74世越王无颛的弟弟,勾践的第七世孙,也是蹄祖宰勋的亲生父亲。所以有一部分欧阳氏族谱也尊奉无疆为得姓始祖。
                2、蹄祖之母文氏莲鲤
                蹄祖的母亲姓文,名莲鲤,是勾践时代越国大夫文种的后代。
                勾践灭吴之后,逼大功臣大夫文种自尽。文种的长子文高,率一部分族人离开越国,迁往山东,是文姓大宗之始祖,后世名臣文天祥就是他的后人。
                文种的次子文润,为越国三朝太宰。他11岁就进勾践王宫成了世子鹿郢(又名鼫与)的伴读。勾践逼杀文种后,文高想带弟弟文润一起离开越国,鹿郢不许,便留了下来。
                勾践逼杀文种后,很快就后悔了,于是对留下来的文润格外看重,经常加恩。勾践死后,世子鹿郢继位,是为第67世越王,封儿时伙伴文润为太宰,不但专管宫廷内务,而且参与谋划军国大事。鹿郢在位6年就死了,传位给世子不寿,是为第68世越王。不寿可以说是文润亲自调教的学生,对恩师倍加尊敬,仍以文润为太宰,专管宫廷内务和参与谋划军国大事。不寿在位短短十年,他的儿子朱勾发动宫廷政变,杀父自立,是为第69世越王,仍以文润为太宰。文润不喜欢杀父自立的朱勾,借口自己年老体弱,上了几个月朝就辞官而去了,隐居于太湖边上,种莲田百顷,过上桃源般的日子。
                此后,文润的后代便世居太湖之畔,承祖训不再出仕为官,后有族女名莲鲤,嫁与75世越王无强为妃,即我欧阳氏蹄祖之生母。


                9楼2013-06-24 03:14
                回复
                  欧阳氏祖蹄公四十八世(庐陵派一世):托,字达明。工部府君。隐德不仕,乡里称之。凡民有争,决之官府,后多复诉讼。有从处士平其曲直者,遂不复争。夫人王氏,生三子:鄠、郴、邦。


                  11楼2016-02-17 23:40
                  回复
                    欧公四个儿子支脉流向
                    为了从全面的角度来澄清上述这些问题,有必要追根朔源,进一步廓清欧阳修四个儿子及其后代的支脉流向。
                    查《永丰沙溪偃祖支下世系表》:
                    欧阳修四子:发、奕、棐、辩。
                    欧阳发二子:宪、宾。宪四子:延世、克世、舆世、当世。宾,徙新喻万全。
                    欧阳奕三子:孙、恕、愬。孙二子:平世、永世。恕六子:俸世、昌世、康世、佐世、展世、宜世。愬四子:经世、长世、亮世、乡世。
                    欧阳棐一子:愿。三孙,其二官,一无官(见毕仲游《欧阳叔弼传》)。
                    欧阳辩一子:懋。懋一子:逢世。
                    从上表可知:欧阳修四个儿子,七个孙子,二十个重孙。欧阳修四代以下,已经逐步繁衍为一个庞大家族了。
                    根据《沙溪偃祖分衍图》又可知欧阳修四个儿子及其后裔之流向:
                    长发:江南吉水、积符、东田、新喻、万全诸派;河南新郑、密县、沈邱、襄县、南台诸派。
                    次奕:江西吉水、尚华、泰和、圭水、口岭、极州、宜黄、崇仁、宜春、万载诸派;湖南平江、湘阳、浏阳诸派。
                    三棐:安徽颍上、阜阳、萧县诸派。
                    四辩:乐安、东源诸派。
                    按此《分衍图》所指,欧阳棐后代不仅分布在阜阳,颍上(即颍州),而且萧县还有一支。而欧阳辩的后代则流向乐安、东源一带,就是现在的河南新蔡、山东东平、泰安等地。


                    IP属地:江西13楼2016-06-15 05: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