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吧 关注:11,221贴子:395,903

韩信和孙子兵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唐朝时期,太宗问李靖,韩信学的是什么兵法.李靖没有半点犹豫的回答,孙子兵法和司马法.的确,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
孙子兵法自成书之后自汉,实际受称道,实际上学的不多,原因很简单,太空.哲学化的东西操作性不强,但是这一点也是他得以长期流传的原因.比如今天的军人,他学军事实际上学的是条令和操典,指挥官实际上通过战例研究来学习.
春秋战国时期操典性质的兵法,我猜应该是司马法,这个面太广了,几乎有记载的都有学司马法.但是,同样的,由于太具体,后世没流传下来.原因很简单,适合用长矛的军阵,不见得适合刀盾,不见得适合骑兵,不见得适合火枪.具体的条令和当时条件是相挂钩的.时代变了也就没有价值.
孙子的流传,韩信有大功,自他之后,将领开始大量的引用孙子,韩信为孙子做注的行为也被后人模仿也学习.


1楼2013-06-24 19:06回复
    网上有种说法说韩信学的是尉僚子.
    应该明显是错误的.
    兵法也有流派特色之分,尉僚子是故秦太尉所书,流传的应该是秦国系统的兵法.
    秦国系统的兵法和孙子是区别明显的,按照现在的说法.秦国系统的兵法应该走的是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的路子.恰恰是孙子所忌讳的.


    2楼2013-06-24 19:11
    回复
      而为什么说韩信明显走的是孙子的路子呢.也是从特色来分析的.
      孙子独树一帜的地方首先在于,把战争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来分析,把民心背向等政治纳入军事思考,是孙子当时独有的.
      韩信支持出关中的一个重要依托就是约法三章,汉中对考虑的是军事问题,但是条条讲的都是政治.孙子兵法作战先问,主孰有道,将孰有能,等等.韩信的汉中对,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
      第二,孙子非常反对残酷用兵,讲究因敌制用,韩信所称的项羽所过无不残灭,他也是反对这点的.为什么项羽大军攻齐不下,韩信的北伐,少数的军队连灭三国,席卷北方如此轻易.韩信吸收投降力量,和当地合作,都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孙子重野战,强调歼灭,不喜攻城,这点在韩信身上也有体现.韩信作战有一个重大特点,特别擅长扩张,一旦确立优势之后,他全面压制的功夫非常可怕,用这种方式避免的攻城.白起一生作战论杀伤,数量比韩信更大,论得地,一生七十余城,也就是一个齐国的大小.这个是总体战的弱点.当然他的敌人根基更坚固也是原因之一.


      3楼2013-06-24 19:30
      回复
        韩信作战一般都能抓住个有利的机会,完成主力决战.这个很多人都了解.但是决战之后的利用胜利,快速扩张,让对方无法翻盘,是容易忽视的.


        4楼2013-06-24 19:34
        回复
          孙子其实描述的军事的正理,但是孙子难以运用也是明摆着的,当孙子变成战例之后会是什么样,韩信做了完美的演示.
          无论孙子还是韩信,他们的很多东西在今天是理所当然的道理.但是直到二战前,估计全世界的认识都还不那么清晰.
          淮阴侯明显有穿越的嫌疑.


          5楼2013-06-24 19:40
          收起回复
            秦国系统的作战,基本都是依托国力,讲究动员,军队强调的是后勤和组织.
            这又是另一个种作战了,非常可怕,但是需要条件.
            这种总体战,利于挖掘自身潜力,但是也容易强化对手抵抗.


            6楼2013-06-24 19:47
            回复
              但是孙子兵法也有个弱点,孙子讲究军政并举,达到作战目的.战果也很容易超出军事范围.
              从李左车,齐国的辩士蒯通看以看出,韩信其实已经取得了北方地方的基础力量的支持.这些人是韩信征服的,慑服的是韩信的威而不是刘邦的,同时韩信的怀柔也取得了效果.一个比楚汉更强大的军政一体的庞然大物其实已经在胚胎中了.
              这恰恰成就了韩信后来的悲剧.


              7楼2013-06-24 19:59
              收起回复
                韩信成功穿越了2000年,其思维 ,哈哈!@军统之鹰


                8楼2013-06-24 19:59
                收起回复
                  韩信也有自己的创新与拓展,用兵之道讲究随机应变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6-24 21:59
                  回复
                    楼主研究兵法多少年了?


                    10楼2013-06-25 12:19
                    回复
                      操作性何解?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6-25 16:40
                      回复
                        兵法在胸 重思想
                        韩信为孙子兵法做注没有传世 影响力最大的就是恐怕是十一家注解吧
                        另外孙子兵法传世至今究其生命了力来讲 其他兵书比不了啊
                        还有吴子兵法传世六篇(四十二篇失传了)操作性很高
                        司马法么 木有看过
                        某以为读兵法关键要有自己的理解 专家定论就是用来打破的


                        12楼2013-06-25 21:01
                        收起回复
                          孙子兵法自成书之后自汉,实际受称道,实际上学的不多,原因很简单,太空.哲学化的东西操作性不强,但是这一点也是他得以长期流传的原因.
                          这句很赞同。孙子兵法实际上有了一丝“道”的成分在里面。它直指战争的本质,不为外物所惑。如果用武功来形容,那么九阳神功应该比较贴切。虽然很厉害,但是没有应用之法,也是徒然。


                          IP属地:上海13楼2013-06-29 08:57
                          收起回复
                            唐太宗李世民还说过吾观诸兵法 皆无出孙武 孙子兵法总揽战争全局实为难得 同时对于战术直点精髓言简意赅 不能说是操作性底 善于变通的人会把它视为至宝 万法归宗越到至理之法越会走到一处 宗旨思想不会变化 所谓善变者无穷如天地 不绝如江河 所以还望楼上诸君不要误导众生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6-29 10:15
                            收起回复
                              二战时期的德国名将,曼斯坦因就说过,他作战根本不管其他,就只相信数学结果.
                              围棋中,决定棋力的都是算路.但是吴清源不这么看,这家伙是一代棋圣,他认为计算这东西,只要去算就可以,重要的是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说,恰恰就是因为他算路很强,所以觉得计算大家都会.不必多说.
                              孙子兵法只对韩信这样的天才有用的,因为对他而言,计算,规划,配置等,都不是问题.所以注意力转到大的构思方面.韩信用兵,非常干净,环环相扣,看起来非常险,这只能是计算的结果.比如谁敢凭孙子中一句置之死地而后生,就背水列阵的,背水阵如果崩溃,训练度底的士兵也可能投降的,如果战力评估错误,正面早一段崩溃,大局就去了.


                              15楼2013-06-29 17: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