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学院办学历史较长,其前身可追溯到1950年创办的北京石油地质学校石油勘探仪器专业,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电子信息学院共为社会培养了万余名电子信息业界的高级专门人才,并逐渐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
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个硕士学位点和1个"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硕士学位点,其中,"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和在建博士点。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通信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和自动化专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学院现有"感测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信号与系统"4门省级精品课程和"通信原理"、"电路分析基础" 2门校级精品课程、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院科学研究特色鲜明。在信号获取与处理、图像处理与网络通信、仪器仪表智能化、自动检测与控制、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石油地球物理重大装备研制、石油地球物理信号处理等研究方向上特色明显,成绩突出。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篇,其中61篇被SCI、EI、ISTP收录;公开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0余部,其中,有3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3部获得省级奖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 863 "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和厂矿企业委托项目100余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4项成果获国家专利。学院还十分注重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长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有15名全国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楚天学者和兼职教授。同时与中石油、中石化、北京、深圳、武汉等地方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学院办学规模大。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学生1900余人,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两创"人才。不断改革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流的实验室条件和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的开放管理模式不仅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切实的训练,同时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在湖北省和全国的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参赛选手曾多次获奖。历届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各行业作出了可喜成绩,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一大批优秀毕业学生己成长为专家学者、省部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企业技术骨干。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楚天学子1人,长大学者1人,教授7人,副教授37人,博士18人(包括在读博士)、硕士44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正朝着年龄合理、结构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迈进,中青年教师正逐步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学院组织机构健全,办学条件良好。现设有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系、仪器系、实验中心、电信技术研究所、油气信息与控制工程研究所、油气信息处理与识别研究所、石油物联网研究所、学院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机构。拥有湖北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信号与信息处理"、"网络与交换"、"电气与控制"、"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专业实验室,其中,湖北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被列为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单位。6000余平方米的实验室和办公室场所,为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现代化的办学条件。
在高校学科迅猛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学院始终按照"教学立院、科研强院、民主办院、制度治院、发展兴院、和谐建院"的办院方略,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质量与效益并重"的办院方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平台,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团结一致,育一流人才、出高水平成果和创好的效益,为把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国内知名、高水平、和谐的教学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个硕士学位点和1个"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硕士学位点,其中,"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和在建博士点。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通信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和自动化专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学院现有"感测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信号与系统"4门省级精品课程和"通信原理"、"电路分析基础" 2门校级精品课程、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院科学研究特色鲜明。在信号获取与处理、图像处理与网络通信、仪器仪表智能化、自动检测与控制、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石油地球物理重大装备研制、石油地球物理信号处理等研究方向上特色明显,成绩突出。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篇,其中61篇被SCI、EI、ISTP收录;公开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0余部,其中,有3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3部获得省级奖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 863 "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和厂矿企业委托项目100余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4项成果获国家专利。学院还十分注重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长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有15名全国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楚天学者和兼职教授。同时与中石油、中石化、北京、深圳、武汉等地方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学院办学规模大。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学生1900余人,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两创"人才。不断改革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流的实验室条件和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的开放管理模式不仅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切实的训练,同时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在湖北省和全国的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参赛选手曾多次获奖。历届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各行业作出了可喜成绩,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一大批优秀毕业学生己成长为专家学者、省部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企业技术骨干。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楚天学子1人,长大学者1人,教授7人,副教授37人,博士18人(包括在读博士)、硕士44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正朝着年龄合理、结构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迈进,中青年教师正逐步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学院组织机构健全,办学条件良好。现设有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系、仪器系、实验中心、电信技术研究所、油气信息与控制工程研究所、油气信息处理与识别研究所、石油物联网研究所、学院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机构。拥有湖北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信号与信息处理"、"网络与交换"、"电气与控制"、"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专业实验室,其中,湖北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被列为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单位。6000余平方米的实验室和办公室场所,为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现代化的办学条件。
在高校学科迅猛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学院始终按照"教学立院、科研强院、民主办院、制度治院、发展兴院、和谐建院"的办院方略,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质量与效益并重"的办院方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平台,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团结一致,育一流人才、出高水平成果和创好的效益,为把长江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国内知名、高水平、和谐的教学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