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索吧 关注:35贴子:594
  • 16回复贴,共1

【地名】被颠覆的华夏地理——古地名真相大揭秘(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湖南1楼2013-06-26 11:33回复
    而秦地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该地山脉走向形似螓,即今天的小绿叶蝉,故为秦岭
      秦岭的大致位置,在今天湖北省大悟县大新镇附近
      秦岭山脉走向图
      
      狗尾续貂示意图
      


    IP属地:湖南3楼2013-06-26 11:35
    收起回复
      1、秦地
        之所以第一个讲秦地,是因为老马在《山海经之西山经绝密研究》这个帖子里,根据对华山的考证,判断秦地在今天的大别山,而不在今天的陕西省。这个观点,不服者喝多,质疑者甚众,今天,老马就用事实来证明。
        那么,秦的本意是什么呢?为什么那个地方叫秦地呢?
        《说文解字》载:“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一曰秦,禾名。”后世对秦的解释,多引用该条目,可问题是,为什么这个地方叫秦,还是语焉不详,适合种禾苗的地方多了,为什么独独这个地方叫秦呢?
        至于‘一曰秦,禾名’,更是糊里糊涂,哪种禾的名呢?
        实际上,这里的秦字,即今天的螓字,是一种昆虫,以水稻、茶叶叶子为食,今天的名字叫“小绿叶蝉”。


      IP属地:湖南4楼2013-06-26 11:36
      回复
        关于螓,《诗经 卫风》载:“螓首蛾眉”,用螓的额头来形容美女漂亮。
          《毛传》载“螓首,颡广而方。”螓首的意思是额头宽广方正。
          《梦溪笔谈·杂志一》:“蟭蟟之小而绿色者,北人谓之螓。即《诗》所谓‘螓首蛾眉’者也,取其顶深且方也。 ”
          而小绿叶蝉的特征,和螓的特征相符。
          小绿叶蝉淡黄绿至绿色,寄主于水稻、茶树、棉花、桃、杏、李、樱桃、梅、茄子、菜豆、十字花科蔬菜、马铃薯、甜菜、葡萄等,以允吸汁液为食。
          水稻小绿叶蝉
          茶树小绿叶蝉


        IP属地:湖南5楼2013-06-26 11:36
        收起回复
          2、陇地
            紧挨秦地的,就是陇地。
            《说文解字》载:“陇,天水大阪也。”
            又载:“阪,坡者曰阪。一曰泽障,一曰山胁。”
            这个解释还是说不清楚,大的坡地有很多啊,为什么单此地称为陇地呢?
            实际上,此地的“陇”,就是今天的“砻”,就是加工粮食的一种工具。
            土砻是以泥、木、竹为主要材料制成。碾米机未出现之前,土砻是家庭必不可少的碾米东西,用土砻将稻子的外壳去除,使之酿成糙米,叫做“砻谷”。
            糙米要用米筛筛后,再用舂米工具加工成白米,叫“舂米”。
            陇地之所以得名,乃该地有陇山;陇山之所以得名,乃此山山脉走向象砻。具体位置在信阳鸡公山东面,秦地西面。
            土砻
            
            陇山
            
            狗尾续貂陇山
            


          IP属地:湖南6楼2013-06-26 11:37
          回复
            3、周地
              要找到周地,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周
              《说文解字》载:“周,密也。”
              《毛传》载:“周,至也。”
              《玉篇》:“周,回也。”
              《广韵》:“周,遍也。”
              我们再来看古文字周:
              
              密、至、回、遍,其实都可以理解为一个意思,就是围一圈,没有疏漏,就是周。
              周地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该地有山象“周”字
              这座山,就在今天河南新县箭厂河乡一带
              周山
              
              狗尾续貂
              
              狗尾续貂
              


            IP属地:湖南7楼2013-06-26 11:38
            回复
              4、襄阳
                说襄阳,必然要说襄水;说襄水,必然要提襄山。
                那什么是襄呢?《说文解字》载‘汉令解衣耕谓之襄’,汉地节令解衣耕就叫做襄。
                所谓解衣耕,意思是种子的皮去掉后再耕种的方法,也就是今天俗称的插秧。
                插秧之法,先于小块地培育禾苗,是谓解衣;待禾苗3~5寸长时即可移栽,是谓插秧。
                襄山之所以得名,乃其山脉走向颇像禾苗,而其地多水,山处水中如禾苗插秧后分散于水田中,故名‘襄山’。
                流经襄山的河流,即使‘襄水’。
                襄山之南襄水之北,即是‘襄阳’。
                襄山的大致位置,相当于今湖北武汉黄陂区和孝感市一带山脉。
                襄水,即今汉江流经襄山的部分。
                襄阳,即今湖北黄陂区和孝感市一带。”
                古文字襄
                
                插秧
                
                襄山
                
                襄水
                


              IP属地:湖南8楼2013-06-26 11:39
              回复
                6、燕地
                  燕地之所以得名,乃因境内有燕山;而燕山之所以得名,是乃因其山脉走向形似燕子。
                  而燕山,就在今天的湖北省浠水县丁司垱镇附近。有图有真相:
                  古文字“燕”
                  
                  燕山
                  
                 7、易水
                  易水属于古燕国,不是每一条河,都可以叫易水。
                  易水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这条河流经的地方,有一座易山。易山,顾名思义,就是这座山的走向象古文字“易”。
                  在燕山附近,湖北省浠水县兰溪镇一带,有一座山,形似太极,负阴抱阳,颇有阴阳相推生生不息的意境,故为“易山”。
                  而字浠水县兰溪镇易山一带注入长江的那条河,今天叫做浠河的,就是古代的易水。
                  古文字易
                  
                  易山和易水
                  
                  8、蓟地
                  蓟地也在燕山附近。
                  我们来看蓟的声旁,魝,左边为鱼,右边为刀,《说文解字文》载‘楚人谓治鱼也’,剖鱼的意思。
                  在湖北浠水县关口镇附近有两座山,一座象古文字“鱼”,一座象古文字“刀”,二者组合在一起,就是“魝”字!后来书中记成“蓟”字,是借用。
                  古文字鱼
                  
                  古文字刀
                  
                  蓟地(下图要倒过来看)
                  
                  9、剑门关
                  剑门关,顾名思义,有一座山象一把剑,另一座山象一扇门,在二山附近设置关口,就是剑门关。
                  剑门关在湖北省大悟县丰店镇一带。
                  


                IP属地:湖南10楼2013-06-26 11:42
                回复
                  *************************************暂封**************************************


                  IP属地:湖南11楼2013-06-26 11:43
                  收起回复
                    10、巴峡
                      巴峡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巴山。而巴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山脉走向象古文字“巴”
                      巴山位于湖北大悟县河口镇和红安县华家河镇之间。
                      古文字巴
                      
                      巴山
                      


                    IP属地:湖南12楼2013-08-08 10:10
                    回复
                      11、巫峡
                        从湖北省大悟县河口镇,顺着滠水南下,在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镇一带,滠水右岸有一座山,形似一病人病卧在床;左岸,有一座山,形似一巫人在作巫。该山因儿被称作巫山,滠水经过该山的峡谷,就叫巫峡。
                        古文字巫
                        巫山
                        


                      IP属地:湖南13楼2013-08-08 10:10
                      回复
                        12、蜀地
                          “得陇望蜀”,紧挨着陇地的,就是蜀地。
                          要弄清楚蜀地在哪里,我们首先要知道蜀是什么。
                          《说文解字》载:“蜀,葵中蚕也。”
                          又载:“葵,葵菜也。”
                          菜上的蚕,是什么呢?就死我们常见的菜青虫。
                          蜀地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该地有蜀山;蜀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该山山脉走向象一条菜青虫。
                          蜀山位置大致位于湖北广水市宝林乡一带。
                          菜青虫
                          蜀山
                          
                          狗尾续貂
                          


                        IP属地:湖南14楼2013-08-08 1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