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的常见病
1.门齿过长 - 和海狸鼠一样,门齿因缺乏经常磨牙的软木块、浮石等而生长过长,影响咀嚼而停食、瘦弱,甚至饿死。要及时用骨钳或花木剪将过长的部分剪断,并用消炎药水擦洗乾净红肿的唇部,连续处置3天。
2.喉梗阻 - 吃了大块的饲料或其他异物,造成吞咽困难,绒鼠又很难把吃进口腔中的食物吐出来,所以容易造成喉梗阻。小块的食物梗阻后,绒鼠表现跳动不安,常做出伸脖吞咽的动作,并伴有咳声。主要症状是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常常很快发生窒息,眼充血,四肢不能站立,直至死亡。因此,不要随便给绒鼠较硬或带硬壳的饲料,如松籽和大粒的豆类等,轻度的梗阻,可立刻滴喂植物油润滑食道,使食物咽入胃内,严重的梗阻往往来不及采取措施就窒息死亡了。
3.卡他性胃炎 - 胃粘膜表层发生的炎症,主要是由於配合饲料中谷物饲料比例过大,缺乏粗纤维;饲喂不易消化的食物;突然改变饲料的品种;给可口的饲料过多而引起的暴食;或发生胃臌胀等引起的卡他性炎症。误食泥沙、饮不洁的水或吃发霉变质的被农药污染的饲料也可引起胃卡他。这种病常常是急性发作,突然发病,精神不振,痛苦不堪,食欲减退或拒食。慢性的表现为食欲减退,中等程度的便秘,逐渐消瘦,体重减轻,流涎,下唇和两口角粘湿,被毛常被缠结。急性胃卡他,应停喂1~2天,用软饲料代替颗粒料,加喂鲜嫩青饲料,以葡萄鲜牛奶为饮料,内服氢氧化铝凝胶2-3亳升。慢性的主要是改善饲养管理,药物治疗,效果不大。
4.便秘 - 便秘主要是饲料不当引起消化道的运动减弱、肠肌营养不良造成,饲养环境不安静,造成神经干扰也会使消化道运动不正常而发生便秘。绒鼠发生便秘时,轻度的没有明显症状,只是粪粒形状稍变小,粪粒中多无气孔,颜色较深。重的排粪明显减少或停止,粪粒很小,干而硬。患鼠停食也不喝水,蹲在一处,懒得动弹,有拱背现象和疼痛状,精神不振,眼闭合。长期便秘的逐渐消瘦,体重下降十分明显。治疗时除调整配料外,可采取用下列药物治疗:2%的液体石腊或软肥皂水口服或直肠灌注,每次5~15毫升;10%~15%的热植物油和水的混合液口服或灌肠,每次5~15毫升;用开塞露直肠注入也可促进排粪。
5.肠梗阻 - 便秘加重可造成肠梗阻。绒鼠中有的鼠患食毛症,由於这些鼠吃毛,在消化道中形成毛球而发生梗阻。另外,食物中粗纤维含量甚多,或用大量的抗生素治疗疾病,造成肠道中微生物消化粗纤维的能力降低也会引起便秘,继发为肠梗阻。因此,尽量少用或不用广谱抗生素,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消炎比较安全。肠梗阻病的先期症状就是便秘,突然以急性症状发生肠梗阻的较少,所以表现为便秘的一切症状。病鼠迅速脱水,眼球深陷。腹部常有轻微臌胀,腹部常可摸到坚硬的粪块。病鼠表现腹痛,前肢伸向前方,腹部著地而卧,重的仰面朝天躺著,四肢蜷缩。以十二指肠梗阻病势最为明显。防治措施:出现便秘后就要高度警惕,尽全力排除便秘,防止继发肠梗阻。当肠梗阻已经形成时,治疗则以通便为主,若使用油类通便不能奏效,可试用10%~20%硫酸钠或用软肥皂水深部灌肠,配合泻剂,对轻度肠梗阻有效。重症肠梗阻,其肠已发炎或坏死的,使用泻剂不仅无效,反而有致肠破裂穿孔的危险,必要时可实行手术治疗。
6.肠扭转和肠套叠 - 在配种过程中相互追逐、打架时,在剧烈运动时突然发生此病。该病一经发生,会剧烈疼痛,四肢、全身发抖,不能站立,有时“吱吱”的叫,严重的造成死亡。解剖观察时,能直接发现扭转的或套叠的肠管,粘膜急度出血,伴有出血现象。由於这种病来得急,死得快,往往来不及采取措施,病鼠就已死亡。抢救时,采取人工捋顺肠管,对有的病鼠可以奏效。
7.维生素缺乏症 - 各种营养缺乏症,都是因为配备饲料时的缺陷造成的,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维生素缺乏症中常见的有维生素A和B1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时,病鼠常患角质化皮炎,呼吸道容易感染疾病,繁殖性能下降或不育,明显的乾眼病或夜盲症。病鼠常表现为眼睛不精神,呈云雾状,体毛无光泽,无弹性,体重下降。公鼠的配种率明显下降,性行为消失,母鼠休情期延长或不发情,孕鼠怀孕中断,胎儿吸收或流产。仔鼠缺乏维生素A时,体瘦弱难以成活或瞎眼。每天每只补给病鼠维生素A100国际单位,1周后通过饲料适当补给。维生素B1缺乏时,绒鼠的运动不能协调,神经质,易兴奋,典型症状是抽搐,四肢和躯体突然痉挛,一段痉挛发生后又可正常活动,但继续发展下去,会造成死亡。治疗时应服大剂量的维生素B1,连续服2~4周,每天每只投药量为10毫克。
8.钙磷代谢失调 - 饲料中缺乏钙和磷,或钙磷比例不当,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都能发生钙磷代谢失调。这种病的典型症状是全身肌肉突然痉挛,与维生素B1缺乏症所发生的痉挛很相似,但这种病的痉挛多出现在摄食前后,重要区别在於这种病造成的痉挛不出现摇摆,患鼠腹贴笼底,四肢僵直,前肢伸向前方,头向后背。治疗措施:饲料中增加钙磷的含量,调整好钙磷的比例和维生素D的含量。或用葡萄糖钙肌肉注射,每天1次,每次1~1.5毫升,连续注射3~5天。
9.掉毛症 - 绒鼠皮毛珍贵,掉毛是一大损失,且掉毛症又是经常会发生的。绒鼠的掉毛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缺乏,二是绒鼠易激动,神经性的掉毛。掉毛后的皮张就会失去其制裘皮的价值。症状往往两者搅在一起,常常是神经性掉毛为主。此病无论是在笼中活动,还是人工添食加水等活动时,病鼠均零散掉毛,或者成撮成块地掉毛,笼中可见到处都是残毛,严重的皮肤裸露,呈角质化和癣状。这种病鼠不能参加繁殖。口服或饲料中添加不饱和脂肪酸,随配随喂,最好不过夜。日给亚油酸2丸,连续3~5天,可收到一定效果。
1.门齿过长 - 和海狸鼠一样,门齿因缺乏经常磨牙的软木块、浮石等而生长过长,影响咀嚼而停食、瘦弱,甚至饿死。要及时用骨钳或花木剪将过长的部分剪断,并用消炎药水擦洗乾净红肿的唇部,连续处置3天。
2.喉梗阻 - 吃了大块的饲料或其他异物,造成吞咽困难,绒鼠又很难把吃进口腔中的食物吐出来,所以容易造成喉梗阻。小块的食物梗阻后,绒鼠表现跳动不安,常做出伸脖吞咽的动作,并伴有咳声。主要症状是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常常很快发生窒息,眼充血,四肢不能站立,直至死亡。因此,不要随便给绒鼠较硬或带硬壳的饲料,如松籽和大粒的豆类等,轻度的梗阻,可立刻滴喂植物油润滑食道,使食物咽入胃内,严重的梗阻往往来不及采取措施就窒息死亡了。
3.卡他性胃炎 - 胃粘膜表层发生的炎症,主要是由於配合饲料中谷物饲料比例过大,缺乏粗纤维;饲喂不易消化的食物;突然改变饲料的品种;给可口的饲料过多而引起的暴食;或发生胃臌胀等引起的卡他性炎症。误食泥沙、饮不洁的水或吃发霉变质的被农药污染的饲料也可引起胃卡他。这种病常常是急性发作,突然发病,精神不振,痛苦不堪,食欲减退或拒食。慢性的表现为食欲减退,中等程度的便秘,逐渐消瘦,体重减轻,流涎,下唇和两口角粘湿,被毛常被缠结。急性胃卡他,应停喂1~2天,用软饲料代替颗粒料,加喂鲜嫩青饲料,以葡萄鲜牛奶为饮料,内服氢氧化铝凝胶2-3亳升。慢性的主要是改善饲养管理,药物治疗,效果不大。
4.便秘 - 便秘主要是饲料不当引起消化道的运动减弱、肠肌营养不良造成,饲养环境不安静,造成神经干扰也会使消化道运动不正常而发生便秘。绒鼠发生便秘时,轻度的没有明显症状,只是粪粒形状稍变小,粪粒中多无气孔,颜色较深。重的排粪明显减少或停止,粪粒很小,干而硬。患鼠停食也不喝水,蹲在一处,懒得动弹,有拱背现象和疼痛状,精神不振,眼闭合。长期便秘的逐渐消瘦,体重下降十分明显。治疗时除调整配料外,可采取用下列药物治疗:2%的液体石腊或软肥皂水口服或直肠灌注,每次5~15毫升;10%~15%的热植物油和水的混合液口服或灌肠,每次5~15毫升;用开塞露直肠注入也可促进排粪。
5.肠梗阻 - 便秘加重可造成肠梗阻。绒鼠中有的鼠患食毛症,由於这些鼠吃毛,在消化道中形成毛球而发生梗阻。另外,食物中粗纤维含量甚多,或用大量的抗生素治疗疾病,造成肠道中微生物消化粗纤维的能力降低也会引起便秘,继发为肠梗阻。因此,尽量少用或不用广谱抗生素,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消炎比较安全。肠梗阻病的先期症状就是便秘,突然以急性症状发生肠梗阻的较少,所以表现为便秘的一切症状。病鼠迅速脱水,眼球深陷。腹部常有轻微臌胀,腹部常可摸到坚硬的粪块。病鼠表现腹痛,前肢伸向前方,腹部著地而卧,重的仰面朝天躺著,四肢蜷缩。以十二指肠梗阻病势最为明显。防治措施:出现便秘后就要高度警惕,尽全力排除便秘,防止继发肠梗阻。当肠梗阻已经形成时,治疗则以通便为主,若使用油类通便不能奏效,可试用10%~20%硫酸钠或用软肥皂水深部灌肠,配合泻剂,对轻度肠梗阻有效。重症肠梗阻,其肠已发炎或坏死的,使用泻剂不仅无效,反而有致肠破裂穿孔的危险,必要时可实行手术治疗。
6.肠扭转和肠套叠 - 在配种过程中相互追逐、打架时,在剧烈运动时突然发生此病。该病一经发生,会剧烈疼痛,四肢、全身发抖,不能站立,有时“吱吱”的叫,严重的造成死亡。解剖观察时,能直接发现扭转的或套叠的肠管,粘膜急度出血,伴有出血现象。由於这种病来得急,死得快,往往来不及采取措施,病鼠就已死亡。抢救时,采取人工捋顺肠管,对有的病鼠可以奏效。
7.维生素缺乏症 - 各种营养缺乏症,都是因为配备饲料时的缺陷造成的,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维生素缺乏症中常见的有维生素A和B1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时,病鼠常患角质化皮炎,呼吸道容易感染疾病,繁殖性能下降或不育,明显的乾眼病或夜盲症。病鼠常表现为眼睛不精神,呈云雾状,体毛无光泽,无弹性,体重下降。公鼠的配种率明显下降,性行为消失,母鼠休情期延长或不发情,孕鼠怀孕中断,胎儿吸收或流产。仔鼠缺乏维生素A时,体瘦弱难以成活或瞎眼。每天每只补给病鼠维生素A100国际单位,1周后通过饲料适当补给。维生素B1缺乏时,绒鼠的运动不能协调,神经质,易兴奋,典型症状是抽搐,四肢和躯体突然痉挛,一段痉挛发生后又可正常活动,但继续发展下去,会造成死亡。治疗时应服大剂量的维生素B1,连续服2~4周,每天每只投药量为10毫克。
8.钙磷代谢失调 - 饲料中缺乏钙和磷,或钙磷比例不当,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都能发生钙磷代谢失调。这种病的典型症状是全身肌肉突然痉挛,与维生素B1缺乏症所发生的痉挛很相似,但这种病的痉挛多出现在摄食前后,重要区别在於这种病造成的痉挛不出现摇摆,患鼠腹贴笼底,四肢僵直,前肢伸向前方,头向后背。治疗措施:饲料中增加钙磷的含量,调整好钙磷的比例和维生素D的含量。或用葡萄糖钙肌肉注射,每天1次,每次1~1.5毫升,连续注射3~5天。
9.掉毛症 - 绒鼠皮毛珍贵,掉毛是一大损失,且掉毛症又是经常会发生的。绒鼠的掉毛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缺乏,二是绒鼠易激动,神经性的掉毛。掉毛后的皮张就会失去其制裘皮的价值。症状往往两者搅在一起,常常是神经性掉毛为主。此病无论是在笼中活动,还是人工添食加水等活动时,病鼠均零散掉毛,或者成撮成块地掉毛,笼中可见到处都是残毛,严重的皮肤裸露,呈角质化和癣状。这种病鼠不能参加繁殖。口服或饲料中添加不饱和脂肪酸,随配随喂,最好不过夜。日给亚油酸2丸,连续3~5天,可收到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