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思汇公益志愿者...吧 关注:28贴子:279
  • 2回复贴,共1

【志愿者课堂】有关公益志愿者的相关知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关公益志愿者的相关知识
1、志愿者是什么?
志愿者,又称义工,无偿地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什么是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服务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文化。随着社会性的不断发展进步,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志愿服务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地方、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3、志愿精神是什么?
志愿精神的核心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
4、志愿者的标志及含义是什么?
志愿者标志是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文“青年”的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标志寓意为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以踌世经的精神风貌,面向世界,走向未来,表现志愿者“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
5、志愿者誓词内容是什么?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
我承诺:尽已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7、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意义?
一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
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 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般强大的社会暖流;
二是促进社会和谐。
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加强市民的归属感,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促进社会进步。
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能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积极作用。
8、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一是可以陶冶情操。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实践中,既可以经受锻炼,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也可以奉献社会,完善自我,促进自身的成长和提高;
二是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在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也可以学习新知识,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增强自信心,还可以拓宽社会交际,学会与人相处,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
9、成为“中国志愿者”志愿者的条件是什么?
(1)身体健康,原则上年满14周岁以上;
(2)具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
(3)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
(4)根据自身愿望和条件至少选择一个志愿服务项目,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工作;
(5)遵纪守法,热心社会公益。
-------------转自百度【志愿者】吧


IP属地:上海1楼2013-06-26 20:29回复
    志愿者(英文Volunteer)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志愿者也叫义工、义务工作者或志工。他们致力于免费、无偿地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总的来说志愿者就是不以物质报酬等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或帮助的人!
    志愿者精神: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奉献” 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
    “友爱” 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
    “互助” 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进步” 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
    志愿者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指的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
    志愿者特征
    1、志愿者是无偿,不是开业、打工,而是不计报酬的;
    2、志愿者不是救世主,而是与被帮助者处于平等、互相尊重的地位。
    3、志愿者不仅是给予了他们帮助,同时也得到了收获——自我的一种成长;
    4、志愿者的出发点不是好奇心的满足,而是对社会的回报;
    5、志愿者不是指挥者、教育者,而是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IP属地:上海2楼2013-06-26 20:29
    回复
      2025-05-25 17:55:50
      广告
      哟 瞧瞧


      4楼2013-06-26 21: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