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西频道
盛夏时节,柳林县沿黄枣林内郁郁葱葱,一株株红枣树开花坐果、拔节吐绿,一支支专业管护队剪枝整形、分外忙碌。今年以来,柳林县将红枣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把红枣林管护作为红枣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改变以往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管护办法,财政拨出专项资金给予补贴,在孟门、薛村、石西、高家沟、三交等五个沿黄枣区乡镇大范围推广乡、村集体管护模式,管护面积达到1.1万亩,走出了一条枣林管护的新路子。
柳林现有红枣林28万亩,但由于近年来“政府重视不够、农民放任自流”,一度声名远扬的柳林红枣处在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为了改变粗放简单的管护办法,重振柳林红枣雄风,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拨出1500万元财政资金,在红枣主产区5个乡镇建设了3万亩红枣管护示范区,每亩给予财政补贴500元,充分调动起了枣农管护的积极性。
红枣林管护涉及千家万户枣农的投入和收益,规模大,风险也大。如何使每亩500元的管护资金充分发挥作用,柳林县各级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由乡、村集体组织实施管护就成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具体实施中,由林业部门总牵头,各乡镇具体实施,各乡镇党委书记为管护第一责任人,乡镇长为直接责任人,把每一片管护区域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各乡镇村委都分别成立了两套机构:一套由乡镇书记、村支部为组长的组织领导组,负责示范园区的组织实施;一套是以林业站长和村级技术能手为组长的技术组,负责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病虫害预测预报等工作,搞好技术服务。三交镇坪头村采取村集体统一耕作、施肥、剪枝、喷药、刷白的“五统一”模式,组织专业队实施,管护面积达到2000亩;高家沟乡政府集中购买枣林地深翻机具60台,由各村集体统一耕作、施肥,农民个户管理,管护面积达5000亩;石西乡组织了40多人的专业管护队,对枣林统一采取刮老皮、缠胶带、抹黄油等办法,有效解决了虫害问题,受到群众的一致肯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柳林全县按照集体组织实施的红枣管护面积达到11000亩,占到今年3万亩示范园的37%,为红枣林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