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复外蒙古。北洋政府有位徐树铮将军,江苏萧县人,秀才出身,文武双全,皖系名将。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时,外蒙古在沙俄的威逼利诱和卖国王公的唆使下,宣布独立,脱离祖国。孙中山、徐树铮对此表示强烈愤怒,报界称赞他们为“当时中国唯一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外蒙失土的两个爱国者”。
1919年德国在一战中战败,西方列强们忙于争夺胜利果实,沙俄也急着应付苏维埃革命,无暇顾及中国事务。如何在不刺激列强的前提下,依靠有限的力量夺回蒙古呢?这就是北洋政府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北洋政府的指令下,徐树铮于1919年10月率领西北边防军拉开了收复外蒙古的战幕。他的部队对地域辽阔的外蒙古而言微乎其微。但徐将军自有谋略,他一方面虚张声势、旌旗招展、大肆张扬,号称全国精兵都派来收复外蒙;另一方面他又软硬兼施,派人沿途劝降,减少直接作战的机会。归降者以礼待之,顽固者杀一儆百。从而最大限度地威摄王公贵族;第三他采用“只攻不占”的策略,直取首都,以获全外蒙。11月,徐部迅速攻入乌兰巴托,外蒙伪政权只好俯首称臣。1919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书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呈请废除中俄“蒙”一切条约、协定,至此蒙古全境重归祖国。尤其是早已被沙俄侵占的唐努乌良海等失地,也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的版图在辛亥革命后,达到最大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