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女性吧 关注:3,695贴子:67,087
  • 6回复贴,共1

转贴:【教程贴】 蛋雕文化及其详细制作过程_兴趣大师吧_百度贴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教程贴】 蛋雕文化及其详细制作过程_兴趣大师吧_百度贴吧

内容来自:百度贴吧



1楼2013-06-30 21:37回复


    2楼2013-06-30 21:38
    回复


      4楼2013-06-30 21:39
      回复
        中国蛋雕文化
          在中国,远在明清时期,民间在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为图吉祥如意,就有了赠送红鸡蛋的习俗。当时在北京一带更是流行此风,而且用量也相当可观。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红色染过的鸡蛋,称其为“彩蛋”。后来,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经过多年演变,彩蛋工艺逐步提高,如今,人们将鸡蛋钻孔掏空,在蛋壳表面雕刻精美图案,终于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蛋雕艺术品


        5楼2013-06-30 21:39
        回复
          蛋雕工艺品有多种,一种是用雕刀在表面颜色较深的鸡蛋壳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图案成形后其效果类似于美术中的素描或线条勾勒;另一种是选用质地较厚的鹅蛋鸵鸟蛋等禽蛋作为材料,以浅浮雕或镂空的手法进行雕刻。蛋雕作品完成后,还要进行清除蛋液、消毒等处理。由于禽蛋壳比较薄脆,在上面进行雕刻难度很大,因此目前蛋雕在市面上还不多见


          6楼2013-06-30 21:40
          回复
            世界蛋雕文化
              由于在正常的状态下蛋壳工艺品可以保存百年,因此在世界工艺美术舞台上,蛋文化其实已有百年的历史。彩蛋在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都是吉祥、祝福的礼物,在俄罗斯博物馆的收藏品中,蛋文化占到了4%。
            自古以来,蛋壳的功用似乎只限于是一个大自然所创造的包装容器,当所孕育的生命孵化后,蛋壳就失去了它的功用,顶多只是成为部分的肥料而已。但在基督教传入欧洲之后,大约在中世纪时代,开始有人将蛋壳予以彩绘装饰,取其具有”新生〃,”重生〃之意义,而使它成为复活节的装饰品,变腐朽为永恒,这一创造性的劳动,本身给人联想多多,启发多多,让人喜欢并且珍藏它。


            7楼2013-06-30 21:40
            回复
              这啥?你还真有闲情逸致啊~


              9楼2013-06-30 23: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