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尊佛吧 关注:41贴子:513
  • 1回复贴,共1

【学佛最不能要的三种心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叶公好龙
叶公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很多人信佛,都是表面上信,一问真心则不信;看似长期信佛,一到关键时刻,就完全否定了。须知学佛若能有所成就,真信为第一要素。
二、拔苗助长
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发现禾苗都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比喻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都是适得其反。
学佛修道也是非常注重缘分的,佛教术语称之为“缘法”,缘分不到莫强求,拔苗助长,只会坏了一个人的佛道之心,应该顺其自然地,让人去自悟佛道。
三、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近义词:华而不实。
现代社会是末法时期,很多修行的人,一提起佛道理论,就眉飞色舞,高谈阔论而且滔滔不绝,真正办起慈悲的实事了,则一无是处。有的人甚至宣扬,佛教不是宗教,拜偶像(指给佛菩萨上香)就是迷信;也有的人强说佛学是“科学”,应该成立学校,将佛经印刷成教科书,供人们接受佛的教育……
我想反问一下,古代的儒生尚且参拜孔孟,为何现代的佛子,就不应该参拜佛菩萨的塑像了,这种尊师重教的礼仪规范,怎么就成了迷信呢?还有,学佛也要参加“大学”了,那以后学佛是不是还要搞应试教育呢?学生在佛教大学里学习之后,需不需要考试一番,再颁发个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呢?
我们修行是在学佛,学习佛菩萨的菩提心,绝不是在搞佛学——就比如我们要学习雷锋,而不是要搞“雷锋学”。倘若学佛修道的人本末倒置,那就真是虚度光阴了。
现在出现了很多佛学培训班,其性质跟心理辅导班差不多,利用传统的佛道思想,包装成心灵鸡汤这样的商品,收费不低,很多高僧也成了商务“教授”。我就认识一位高僧,以看风水为职业,每次出手都收取很高的费用——我倒不是想否定人家赚钱生活的方式,只是感到有些不伦不类罢了,一旦出家成为某种商业化职业,就免不了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最后说一句——艺术不是生活,但来源于生活,也要高于生活;佛学不是科学,却是科学之母,更要高于科学!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07-01 07:04回复
    南无弥勒尊佛


    2楼2013-07-01 07: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