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里是莱斯特贴吧,但是我还是想介绍一下安妮赖斯,他给了莱斯特灵魂,造就了这个在吸血鬼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安妮·赖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有“吸血鬼之母”之称,她1941年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1961年与诗人斯坦·赖斯结为伉俪,1964年获旧金山州立大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加州大学硕士学位。她在成名之前做过多种工作:女招待、厨师、引座员等等,经历十分丰富,为她的写作奠定了充实的基础。赖斯的作品以生动描写恐怖情节而著称,小说的主题多为历史背景下人的离群索居及对自我的追求,小说中的人物总是现实社会或非现实社会中孤立的群体。安妮赖斯的的主要作品有十二部,共称为《吸血鬼编年史》,它们分别是:《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1976年创作〕并在接下来的25年间接连创作了—— 《吸血鬼莱斯特》(The Vampire Lestat 1987)《被诅咒的女王》(The Queen of the Damned 1989)[又做《吸血鬼女王》(The queen of the Vampire 1989)] 《肉体窃贼》(The Tale of the Body Thief 1992)《恶魔迈诺克》(Memnoch the Devil 1995)《潘朵拉》(Pandora 1998)《吸血鬼阿曼德》(The Vampire Armand 1998) 《吸血鬼维多利奥》(Vittorio the Vampire 1999)《梅瑞克》(Merrick 2000)《血和黄金》(Blood and Gold 2001)《布莱克伍德庄园》(Blackwood Farm 2002)《血颂》(Blood Canticle 2003 ) 故安妮赖斯有“吸血鬼之母”之称。其中前两部小说,<<夜访吸血鬼>>被改编成为同名电影(1994),<<被诅咒的女王>>改编为电影"吸血鬼女王"(2002). 安妮赖斯下的吸血鬼,如:《万圣节》中的混血儿,都是一些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个体。吸血鬼貌似人类,也渴望与人类为伍,但只能游离于人类之外;《万圣节》中的混血儿则无论多么富有,无论接受过何等的教育,都无法进入白人社会。赖斯的笔下就是这样一些苦苦追求自我、追求美好,却始终被社会排斥在外,永远游荡的孤魂野鬼。 另一方面,小说还突出表现了个体的渺小与无奈,吸血鬼在赋予了超自然的神力之后,依然受到死亡的威胁。故事中所描绘的另一类吸血鬼,没有情感,不具备人性,对杀人麻木不仁。莱斯特就是其中的典型,他一味杀人吸血,甚至玩弄人类的感情,“让她们迅速爱上他,然后送她们进地狱”,对一切都表现得冷漠与超然,因而没有痛苦、没有矛盾,没有挣扎。尽管如此,他们也难免孤独的一生,超自然的神力并没有使他们立于不败之地。由于缺乏群体意识,缺乏凝聚力,他们像一具具行尸走肉,最终必然导致灭亡。小说运用幻想的手法,呈现给读者一个非现实世界,从形而上的层面上反映了人性的困惑,人与社会的矛盾,具有超越具象的哲理意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投影。但作者在对人类命运作理性思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社会的疑惧,体现了作者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安妮·赖斯是个多产作家,除了吸血鬼系列之外,还有《鞭打者》、《魔法时刻》、《万圣节》、《木乃伊》、《向天哭泣》等。《夜访吸血鬼》是吸血鬼系列中的第一部,因小说前所未有地展现了一个吸血鬼世界,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原文的销售量已达150多万册。虽然评论界对之褒贬不一,然其影响之广泛,令人瞩目。
安妮·赖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有“吸血鬼之母”之称,她1941年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1961年与诗人斯坦·赖斯结为伉俪,1964年获旧金山州立大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加州大学硕士学位。她在成名之前做过多种工作:女招待、厨师、引座员等等,经历十分丰富,为她的写作奠定了充实的基础。赖斯的作品以生动描写恐怖情节而著称,小说的主题多为历史背景下人的离群索居及对自我的追求,小说中的人物总是现实社会或非现实社会中孤立的群体。安妮赖斯的的主要作品有十二部,共称为《吸血鬼编年史》,它们分别是:《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1976年创作〕并在接下来的25年间接连创作了—— 《吸血鬼莱斯特》(The Vampire Lestat 1987)《被诅咒的女王》(The Queen of the Damned 1989)[又做《吸血鬼女王》(The queen of the Vampire 1989)] 《肉体窃贼》(The Tale of the Body Thief 1992)《恶魔迈诺克》(Memnoch the Devil 1995)《潘朵拉》(Pandora 1998)《吸血鬼阿曼德》(The Vampire Armand 1998) 《吸血鬼维多利奥》(Vittorio the Vampire 1999)《梅瑞克》(Merrick 2000)《血和黄金》(Blood and Gold 2001)《布莱克伍德庄园》(Blackwood Farm 2002)《血颂》(Blood Canticle 2003 ) 故安妮赖斯有“吸血鬼之母”之称。其中前两部小说,<<夜访吸血鬼>>被改编成为同名电影(1994),<<被诅咒的女王>>改编为电影"吸血鬼女王"(2002). 安妮赖斯下的吸血鬼,如:《万圣节》中的混血儿,都是一些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个体。吸血鬼貌似人类,也渴望与人类为伍,但只能游离于人类之外;《万圣节》中的混血儿则无论多么富有,无论接受过何等的教育,都无法进入白人社会。赖斯的笔下就是这样一些苦苦追求自我、追求美好,却始终被社会排斥在外,永远游荡的孤魂野鬼。 另一方面,小说还突出表现了个体的渺小与无奈,吸血鬼在赋予了超自然的神力之后,依然受到死亡的威胁。故事中所描绘的另一类吸血鬼,没有情感,不具备人性,对杀人麻木不仁。莱斯特就是其中的典型,他一味杀人吸血,甚至玩弄人类的感情,“让她们迅速爱上他,然后送她们进地狱”,对一切都表现得冷漠与超然,因而没有痛苦、没有矛盾,没有挣扎。尽管如此,他们也难免孤独的一生,超自然的神力并没有使他们立于不败之地。由于缺乏群体意识,缺乏凝聚力,他们像一具具行尸走肉,最终必然导致灭亡。小说运用幻想的手法,呈现给读者一个非现实世界,从形而上的层面上反映了人性的困惑,人与社会的矛盾,具有超越具象的哲理意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投影。但作者在对人类命运作理性思考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社会的疑惧,体现了作者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安妮·赖斯是个多产作家,除了吸血鬼系列之外,还有《鞭打者》、《魔法时刻》、《万圣节》、《木乃伊》、《向天哭泣》等。《夜访吸血鬼》是吸血鬼系列中的第一部,因小说前所未有地展现了一个吸血鬼世界,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原文的销售量已达150多万册。虽然评论界对之褒贬不一,然其影响之广泛,令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