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喜侠客,而侠客的行为及意境受到中国传统思想源远至深。
老子遵循自然之道,孔孟遵循处世之道,而墨子遵循入世之道。
其中对我国人民思想影响最深的是孔孟之道,它所讲的是治国治世之说,脱不了“官”“管”二字,是上层建筑所喜爱与津津乐道的思想流派。
可是孔孟之道对普通百姓却是遥不可及,对他们影响更深的是老子和墨子的为人之道。
而老子之道讲究闭世修身、墨子之道讲究入世为人。两个思想流派看似毫不相干,甚至相互矛盾。其实他们有两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平等与和平,即追求人之平等,追求社会之和平。
正因如此中国的老百姓虽受孔孟之道压制千年,却不时会爆发农民起义,这都是百姓追求平等力量的总爆发。
更多时候,老百姓只能编造出“侠客”的故事来慰寄他们的追求平等的幻想。他们都寄望着侠者的出现来解救自己的苦难。
李白的一首《侠客行》也吟唱至今。
而侠客的故事也是由此展开。
第一阶段:世道,这个时候的故事中侠客锄强扶弱,救普通百姓于水火,与社会联系最紧密,而且很多侠客都参与到社会变革之中。此类武侠小说以梁羽生写的最好,而金庸写得最吸引人。当然金庸也把“侠者”引入误区,后面会加以分析。
第二阶段:剑道,这个时候的故事中侠客不再醉心于社会变革,更注重个人修为的提升,并且只醉心于侠义的外壳——武功的追求。此类小说古龙写的最好,他小说中的侠客都是有追求的人,而且很多侠客都在追求武学剑道的至高境界。他的武侠作品中侠客从世道变成剑道的追求,把社会的人又拉回到普通的人,而且尝试着剑道和人道的结合,通过对剑道的追求反映社会中人的复杂性。代表《三少爷的剑》。
第三阶段:天道,这个时候的故事中侠客的追求已是从剑道的追求上升到天道,更注重个人修身,并实现由人到神的飞跃,像破碎虚空。此类小说黄易写的最好,他的小说中的侠客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人,但是都有一颗“侠心”,而且他的小说中更好的是把天道和世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像《寻秦记》、《大唐双龙传》。
第四阶段:人道,人道的追求是对个人行为反思的追求,此时的人是有丰富感情,既追求内心平和,也追求侠义之道,以入世之心扶助弱者。专门写人道的武侠小说不多,因为人道的精神与“侠”之道相契合,但却非常难写。人道是对人的反思却有不拘于自身修为的提高,是以平等的身份去帮助另一个平等之人,此时社会中已没有强者和弱者,也就无需侠义行为,所以是一个去“侠者”的过程。因此对“人道”的追求与“侠道”的追求有契合、有矛盾,此类题材甚难在武侠作品中掌控,所见不多。
老子遵循自然之道,孔孟遵循处世之道,而墨子遵循入世之道。
其中对我国人民思想影响最深的是孔孟之道,它所讲的是治国治世之说,脱不了“官”“管”二字,是上层建筑所喜爱与津津乐道的思想流派。
可是孔孟之道对普通百姓却是遥不可及,对他们影响更深的是老子和墨子的为人之道。
而老子之道讲究闭世修身、墨子之道讲究入世为人。两个思想流派看似毫不相干,甚至相互矛盾。其实他们有两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平等与和平,即追求人之平等,追求社会之和平。
正因如此中国的老百姓虽受孔孟之道压制千年,却不时会爆发农民起义,这都是百姓追求平等力量的总爆发。
更多时候,老百姓只能编造出“侠客”的故事来慰寄他们的追求平等的幻想。他们都寄望着侠者的出现来解救自己的苦难。
李白的一首《侠客行》也吟唱至今。
而侠客的故事也是由此展开。
第一阶段:世道,这个时候的故事中侠客锄强扶弱,救普通百姓于水火,与社会联系最紧密,而且很多侠客都参与到社会变革之中。此类武侠小说以梁羽生写的最好,而金庸写得最吸引人。当然金庸也把“侠者”引入误区,后面会加以分析。
第二阶段:剑道,这个时候的故事中侠客不再醉心于社会变革,更注重个人修为的提升,并且只醉心于侠义的外壳——武功的追求。此类小说古龙写的最好,他小说中的侠客都是有追求的人,而且很多侠客都在追求武学剑道的至高境界。他的武侠作品中侠客从世道变成剑道的追求,把社会的人又拉回到普通的人,而且尝试着剑道和人道的结合,通过对剑道的追求反映社会中人的复杂性。代表《三少爷的剑》。
第三阶段:天道,这个时候的故事中侠客的追求已是从剑道的追求上升到天道,更注重个人修身,并实现由人到神的飞跃,像破碎虚空。此类小说黄易写的最好,他的小说中的侠客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人,但是都有一颗“侠心”,而且他的小说中更好的是把天道和世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像《寻秦记》、《大唐双龙传》。
第四阶段:人道,人道的追求是对个人行为反思的追求,此时的人是有丰富感情,既追求内心平和,也追求侠义之道,以入世之心扶助弱者。专门写人道的武侠小说不多,因为人道的精神与“侠”之道相契合,但却非常难写。人道是对人的反思却有不拘于自身修为的提高,是以平等的身份去帮助另一个平等之人,此时社会中已没有强者和弱者,也就无需侠义行为,所以是一个去“侠者”的过程。因此对“人道”的追求与“侠道”的追求有契合、有矛盾,此类题材甚难在武侠作品中掌控,所见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