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研究生考试政治大纲 [复习专用]
一. 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 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基本问的内容和意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想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a)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2.人对物质世界的时间把握
实践的本主,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3.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的产生,本主和能动作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与系统。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结果 。可能性和现实性。
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辨证关系。辨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3.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辨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辨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c)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2.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辨证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3.真理与价值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辨证关系。真理的具体性。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评价及其尺度。价值选择及其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4.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辨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d)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1.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实践本质。
2.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3.社会的政治结构
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国家的本质和只能。
4.社会的观念结构
社会的观念结构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文明和文明形态。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e)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规律及其特地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