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湖北频道7月5日电(金贵满、刘卫东)7月5日上午8时30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正式开始采集青年党员邹世佰的造血干细胞,然后在第一时间送往河北患者所在地医院进行移植。
7月4日14时30分,日正当午。枝江市七星台镇大埠街村村民杨叶凤的家中,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湖北分库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后面还跟着已经外出“献血”4天的儿子邹世佰。
外出“献血”怎么要4天时间?当儿子邹世佰告诉她,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河北一32岁的白血病女患者配型成功,准备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时,杨妈妈大吃一惊:儿子竟瞒着她干了这么大一件有爱心的事情。
邹世佰今年32岁,长得黑黑瘦瘦,身高1.67米的他,体重仅仅50公斤。“你怎么想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笔者问道。邹世佰说,2006年,他在浙江宁波打工,见当地号召自愿献血,他就参加了献血,并填写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表格。今年元月,已回家务农的邹世佰,突然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浙江分库管理中心的电话,称他的造血干细胞与河北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
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挽救一个生命,给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拾生活信心。经过一夜的思考,邹世佰给浙江方面回话,答应捐献造血干细胞。3月7日,枝江市人民医院又给他进行了两次配型,结果均与患者相符。
7月1日,邹世佰给母亲说去“献血”,就乘坐高铁到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接受捐献前检查,进行前期准备。
“打了几天动员剂,感觉膝盖以上有点疼。”邹世佰对笔者说,身体状况良好,中午还吃了几片家乡的鱼糕。
邹世佰的家虽是二层楼房,但里面除了一台冰箱和几代小麦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和家电。村党支部书记杨军华在钦佩邹世佰义举的同时,也告诉笔者说,这是个不幸的家庭。2年前的9个月里,邹世佰的父亲、爷爷、奶奶3位亲人相继去世,剩下他和60岁的母亲相依为命,耕种着近20亩农田。曾经担任过村团支部书记、出纳的邹世佰,期待尽早找到情投意合的“另一半”成家。
“捐献对身体有没有影响,捐献后还能不能扛起一袋麦子?”杨妈妈虽然知道儿子在几年前就献过血,但她担心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影响干农活,因为邹世佰是家里的顶梁柱,天天要干体力活。经过湖北分库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和专家耐心解释,终于同意儿子捐献造血干细胞。她拉着儿子的手说:“救人是好事,你承诺了就要兑现。”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