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上黑客帝国这部作品大概是在六年前,相信大部分人和我一样,是被黑客帝国颠覆性的世界观所吸引。我很佩服沃卓斯基姐弟这一对鬼才,在短短黑客帝国三部曲中,充斥着大量可以考究的细节,而在这之前,已经有大量的高手对这些细节发表了见解。所以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在这里只是想说一下关于Matrix的几个个人的理解。
三年之后,在写一篇娱乐文的时候,因为用到了缸中之脑的经典设定,所以自然想到了黑客帝国,好的作品总是能在人不断提升自我后常看常新,而这次重新品味又有了不同的思考。
黑客帝国三部曲的第三部叫做矩阵革命(Revolutions)。但今天我想说说进化(Evolution)。
在抛出的我的观点前,首先需要确认的是zion的存在。关于zion的真实性的探讨。其实zion的真实性并不重要,这是我一直坚持的一个看法,一部作品不同的人看必然有不同的理解,而盲目的将这些理解分个正反对错是不明智的,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的关键不在于最终的结论如何,而在于思考的过程。I think therefore I am,思考是最高级的娱乐形式。
另外,由于时隔已久,如果以下所述有记忆错误的地方,请务必斧正。
首先,是电池理论。
这个理论本身就存在着漏洞,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得出,将培养人类加入到获取能量的这个途径中,食物链的转化吸收效率非常低,这个方案本身就是不划算的,机器完全有能力使用一种更为经济的能源获取手段。那么,这个设定的存在又是为何呢,答案很简单,它和zion的存在的意义相同,只是一个掩人耳目的“蜜罐”。所谓蜜罐,在计算机中指的是是一个虚假的系统,它的存在是为了保证真正有用的系统不被破坏,在一次网络攻击中,如果是没有经验的黑客,很可能就会将这个“蜜罐”当做是真实的目标。既然获取能量的电池理论不成立,那么机器为什么要制造出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来将人类置于其中呢?
答案很简单,为了进化。如果是为了进化而研究人类,那么很显然可知机器人的智慧要落后于人类,所以才需要研究人类。这个结论是很容易推导出的,计算机是基于人类的数理逻辑而创造出来的,人类作为比机器高级的一种智慧生命,对自身的了解尚不能达到完满,所以人类开发出来的机器智慧,肯定是比人类低级的。而机器很幸运,因为人类的研究,他们对于自身的了解肯定是100%,所以机器既然已经了解了自身,接下来追求的进化目标,首先就是人类。所以方案就很显然意见了,将人类放置在一个由计算机来模拟的环境,并借此来收集数据,最终使自身得到进化。
所以问题就出现在了这里,那就是BUG(系统缺陷)为什么会出现,本文的核心也在这里。
黑客帝国的世界架构看似是一个缸中之脑的模型,可是,却在隐含条件上出现了破绽。为什么说有破绽?因为如果没有破绽的话,也不会有醒来的人类(这一点在缸中之脑的证明中已经被证过了),所以,我想对破绽的产生,说一下个人的观点。建筑师对尼奥说,你是这系统所有余数的总和,那么,这些余数是如何产生的?zion中的人是如何察觉到这世界的异样的?
我想应该从第一代母体说起。如果是一个比人类高阶的智慧生命创造出一个完全能容纳人类所有讯息的系统,那么处于这个系统中的人类将永远也觉察不到自己处于缸内。可是机器所掌握的数理逻辑,相比于整个宇宙,可谓是冰山一角,或者连这一角都算不上,在模拟人所生存的环境上,必然是有困难的,所以机器只能退而求其次,来模拟一个“大概”的系统,而由于人类是在自然世界(这里指的是母体存在之前的世界)中进化而成的,所以可以看出,人类感觉出这个系统的破绽,是很有可能的。第一代母体,是一个人类构想中的天堂、理想世界、乌托邦。按理来说,在这个世界,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最大的资源,理所应当成为理想中的国度,最佳的实验环境。可是事与愿违,这个“天堂”是最失败的一代。为何?因为这个世界所提供的环境,和人类经过了长期的岁月进化而得来的身体所能适应的环境,相差太大了,人类向往着天堂,并不代表着人类能够适应天堂,拥有者无法适应环境的基因的个体,只能被自然所淘汰。
之后的母体,由于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建筑师构建了一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环境,使大多数人在这个虚拟的系统中安居乐业。可那并不是机器的目的,机器的目的,恰恰在于尼奥这个BUG上,只有通过不断的对系统进行修正,才能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够完整的容纳下人类基因所记载的全部内容,有了这些数据,机器人才能完成自身向人类的进化。而zion,不仅仅是一个蜜罐,还是收集这些BUG数据的载体,从这一点看来,zion的虚拟性,也是必须的。如果说matrix是一个测试版的世界的话,zion可以说是一个稳定版的世界,两个版本不断向前更新,最终达到完美。
最后是关于最后一次更新。从一开始的oracle的“重要的不是选择什么而是选择的原因”,到最后的尼奥打破这一思维,不选择回到核心“这是另一种控制”。个人认为,黑客帝国三部曲的路线,从宿命论走向了非宿命论,而史密斯失败的原因也在于此,他憎恨自己的宿命,却继续走向这一条道路。在最后的一次更新中,人类教会了机器,什么是无限的可能。
新人发帖,
欢迎各位黑吧前辈吐槽。
三年之后,在写一篇娱乐文的时候,因为用到了缸中之脑的经典设定,所以自然想到了黑客帝国,好的作品总是能在人不断提升自我后常看常新,而这次重新品味又有了不同的思考。
黑客帝国三部曲的第三部叫做矩阵革命(Revolutions)。但今天我想说说进化(Evolution)。
在抛出的我的观点前,首先需要确认的是zion的存在。关于zion的真实性的探讨。其实zion的真实性并不重要,这是我一直坚持的一个看法,一部作品不同的人看必然有不同的理解,而盲目的将这些理解分个正反对错是不明智的,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的关键不在于最终的结论如何,而在于思考的过程。I think therefore I am,思考是最高级的娱乐形式。
另外,由于时隔已久,如果以下所述有记忆错误的地方,请务必斧正。
首先,是电池理论。
这个理论本身就存在着漏洞,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得出,将培养人类加入到获取能量的这个途径中,食物链的转化吸收效率非常低,这个方案本身就是不划算的,机器完全有能力使用一种更为经济的能源获取手段。那么,这个设定的存在又是为何呢,答案很简单,它和zion的存在的意义相同,只是一个掩人耳目的“蜜罐”。所谓蜜罐,在计算机中指的是是一个虚假的系统,它的存在是为了保证真正有用的系统不被破坏,在一次网络攻击中,如果是没有经验的黑客,很可能就会将这个“蜜罐”当做是真实的目标。既然获取能量的电池理论不成立,那么机器为什么要制造出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来将人类置于其中呢?
答案很简单,为了进化。如果是为了进化而研究人类,那么很显然可知机器人的智慧要落后于人类,所以才需要研究人类。这个结论是很容易推导出的,计算机是基于人类的数理逻辑而创造出来的,人类作为比机器高级的一种智慧生命,对自身的了解尚不能达到完满,所以人类开发出来的机器智慧,肯定是比人类低级的。而机器很幸运,因为人类的研究,他们对于自身的了解肯定是100%,所以机器既然已经了解了自身,接下来追求的进化目标,首先就是人类。所以方案就很显然意见了,将人类放置在一个由计算机来模拟的环境,并借此来收集数据,最终使自身得到进化。
所以问题就出现在了这里,那就是BUG(系统缺陷)为什么会出现,本文的核心也在这里。
黑客帝国的世界架构看似是一个缸中之脑的模型,可是,却在隐含条件上出现了破绽。为什么说有破绽?因为如果没有破绽的话,也不会有醒来的人类(这一点在缸中之脑的证明中已经被证过了),所以,我想对破绽的产生,说一下个人的观点。建筑师对尼奥说,你是这系统所有余数的总和,那么,这些余数是如何产生的?zion中的人是如何察觉到这世界的异样的?
我想应该从第一代母体说起。如果是一个比人类高阶的智慧生命创造出一个完全能容纳人类所有讯息的系统,那么处于这个系统中的人类将永远也觉察不到自己处于缸内。可是机器所掌握的数理逻辑,相比于整个宇宙,可谓是冰山一角,或者连这一角都算不上,在模拟人所生存的环境上,必然是有困难的,所以机器只能退而求其次,来模拟一个“大概”的系统,而由于人类是在自然世界(这里指的是母体存在之前的世界)中进化而成的,所以可以看出,人类感觉出这个系统的破绽,是很有可能的。第一代母体,是一个人类构想中的天堂、理想世界、乌托邦。按理来说,在这个世界,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最大的资源,理所应当成为理想中的国度,最佳的实验环境。可是事与愿违,这个“天堂”是最失败的一代。为何?因为这个世界所提供的环境,和人类经过了长期的岁月进化而得来的身体所能适应的环境,相差太大了,人类向往着天堂,并不代表着人类能够适应天堂,拥有者无法适应环境的基因的个体,只能被自然所淘汰。
之后的母体,由于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建筑师构建了一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环境,使大多数人在这个虚拟的系统中安居乐业。可那并不是机器的目的,机器的目的,恰恰在于尼奥这个BUG上,只有通过不断的对系统进行修正,才能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够完整的容纳下人类基因所记载的全部内容,有了这些数据,机器人才能完成自身向人类的进化。而zion,不仅仅是一个蜜罐,还是收集这些BUG数据的载体,从这一点看来,zion的虚拟性,也是必须的。如果说matrix是一个测试版的世界的话,zion可以说是一个稳定版的世界,两个版本不断向前更新,最终达到完美。
最后是关于最后一次更新。从一开始的oracle的“重要的不是选择什么而是选择的原因”,到最后的尼奥打破这一思维,不选择回到核心“这是另一种控制”。个人认为,黑客帝国三部曲的路线,从宿命论走向了非宿命论,而史密斯失败的原因也在于此,他憎恨自己的宿命,却继续走向这一条道路。在最后的一次更新中,人类教会了机器,什么是无限的可能。
新人发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