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不少武侠片,发现所谓大侠侠客,多少都有些迂腐,有的甚至比书生有过之而不及。比如,这部《 情定少林寺(或称武林奇缘)》第十八集中,在蓝刚要杀李辅国时,这个张京云以所谓的“杀人要光明磊落”“我欠他(她)一份情”来阻止,真是不知所谓。我以为,自古至今,贪者无非两者---名或利,有人为利出卖了很多,比如蔡京、秦桧、严嵩之流,有人为名也做出了很多更为无耻的行为,比如王振,温体仁之流;张京云以自己的侠义道为由救一个残害天下人的恶魔,自己反被控制又做了不少坏事,其他人以其被李辅国控制,迷失了心智为由,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不问问自己为什么会着了道,为什么为迷失心智;张京云自己终于成就了侠义的虚枉之名,可害苦了不不人,根本不明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可谓自私之极;杀一个李辅国,即使玷污自己的侠义之名,又何足道哉,比如韦小宝用卑鄙手段除去鳌拜(当然是虚构),人人称颂。纵观各大家的所谓的以侠义道著称的武侠,唯有黄药师,洪七公赏罚分明,快意恩仇,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方才脍炙人心。很多所谓的侠客好不容易终于擒住了坏人,以彰显宽大为怀,却又不问缘由放之任之,有的只批评几句,狠者“废了他的武功”什么再也不能害人了,有些一定要杀之的人反而被诬为“心胸狭窄”,真是岂由此理,难道不知道,坏人作什么坏事必受相应的处罚,如果不作责罚,如此以来所有的坏人都知道犯了错,杀了人,反悔就可以一笔勾销,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对坏人还有什么威慑力,天下还不大乱,看看《逆水寒》就知道了,戚少商杀顾惜朝的机会还少吗,没有十次也有八次吧,每次都放之,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无辜而死,终于成就了“九现神龙戚少商”的美名,在我看来,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那些每个死了的人,戚少商的手上都沾有其血,应该自裁以谢罪才是!
可见,大部分的侠客就是一个划天下之大稽的笑话!!!
可见,大部分的侠客就是一个划天下之大稽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