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介绍(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原文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30274.htm
沉香[chén xiāng]

沉香 沉香,是一种药材名,属药瑞香科植物;也指白木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同时又是一部小说与一个传说中人物的名字。
中文学名: 沉香
拉丁学名: Aquilaria agallocha (Lour.) Roxb
别称: 蜜香、栈香、沉水香
界: 植物界
科: 双子叶植物药瑞香科
分布区域: 海南,广西省、福建省、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地。
性味: 辛、苦,温
归经: 归脾、胃、肾、肺经
形态特征

沉香1、白木香常绿乔木,幼枝有疏柔毛。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渐尖。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黄绿色,芳香,花萼浅钟状,裂片5,两面均有短柔毛;花瓣10,鳞片状,有毛;雄蕊10,一轮;雌蕊子房上位,2室。蒴果木质,倒卵形,长2.5--3 厘米;种子基部有长约2 厘米的尾状附属物。花期3--4月份,果期5--6月份。生于平地、丘陵的疏林或荒山中,有少量栽培。分布于福建、广东省、海南、广西省。
2、沉香常绿乔木,高达30m。幼枝被绢状毛。叶互生,稍带革质,具短柄,长约3毫米;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5--9厘米,先端渐尖,全缘,下面叶脉有时被绢状毛。伞形花序,无梗,或有短的总花梗,被绢状毛;花白色,与小花梗等长或较短;花被钟形,5裂,裂片卵形,长O.7--1厘米,喉部密被白色绒毛的鳞片10枚,外被绢状毛,内密被长柔毛;花冠管与花被裂片略等长;雄蕊10,着生于花被管上,其中有5枚较长;子房上位,长卵形,密被柔毛,2室,花柱极短,柱头扁球形。蒴果倒卵形,木质,扁压状,长4.6--5.2厘米,密被灰白色绒毛,基部有略为木质的宿存花被。种子通常1颗,卵圆形,基部具有角状附属物,长约为种子的2倍。花期3--4月份,果期5--6月份。野生或栽培于热带地区。国外分布于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中国热带地区有引种。
资源分布
沉香[2]的产地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省、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群岛等东南亚地区。以沉产地韵味划分为“惠安系”与“星洲系”。“惠安系”主产区分布在:中国海南、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西半岛。而以地图西北至马来西亚东南至东帝汶的沉香产出皆为“星洲系”。大致来说,“惠安系”香韵带凉,甜,通透,水果或花香,感觉上味道是成丝状,通常虫漏居多,沉香树,碎片状,很脆,以熏料为主,雕材极罕见。 “星洲系”韵味醇厚或醇和,带甜不带凉,生结平和,熟结张扬。感觉上味道是成片,相对“惠安系”的沉香,“星洲系”沉香密度大,生结与熟结均可做雕材
构造特征
主要为2—4个径向复管孔。轴向薄壁组织包裹星散状的内含韧皮部,两者混杂在一起,形成结合型。木射线同型单列,稀2细胞宽。射线与导管间纹孔大致同管间纹孔。内含韧皮部可见,散生,结合型薄壁组织一起呈长椭圆形、月牙形、眼睑形,该部分在干燥时易受损。干燥材横切面上可见小孔
木材材性
岛屿状(星散形)内含韧皮部明显,肉眼下明显。新鲜原木横截面与戴尔夹竹桃相似。 树皮:1—2cm厚。外皮灰色至灰黄色,内皮灰白色至浅灰色,呈纤维质。 木材: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木材浅黄白色至浅灰白色。 重量:轻、软,气干密度0.33—0.46克/立方厘米。 纹理:通直。 结构:略粗。
产地分级
中国香文献中的沉香产地分级产地分级,真腊者为上,占城次之,渤泥最下。真腊之香又分三品,绿洋极佳,三滦次之,勃罗问差弱。绿洋、三滦、勃罗间皆真腊属圃。真腊,今之高棉。占城,今越南南部广南省地。渤泥,今婆罗洲。这些地方,今天仍有沉香输入台湾。高棉之菩萨奇南仍为收藏者所喜爱,森莫诺萨、贡斋密仍令人怀念。又,渤泥、三佛齐(今巨港》所产,称为番香,沉香木手链,一名番沉。气矿而烈,价似真腊.绿洋减二分之二,沉香树,视占城减半矣。显然叶廷珪给高棉沉香最高的评貭,并且还在占城之上。
主要特性
【沉香树脂】 (1)沉重:当树脂含量超出25%时,任何形式的沉香(片、块、粉)均会沉于水。 (2)坚硬:树脂呈晶体状,故极为坚硬。 (3)易燃:含挥发油,故极为易燃。燃烧时有浓烟产生,并可以见到油脂在沸腾。 (4)无香味:燃烧前几乎无任何香味。(沉香原木亦没有香味)
【颜色】 (1)五种:绿色、深绿色、金色(微黄色)、黄色、黑色。 (2)香味:不同颜色的沉香在燃烧时产生不同的香味。
【形成原因】 (1)原因:沉香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因年代及自然因素,倒伏经风吹雨淋后,剩余不朽之材,称为“倒架”。第二种倒伏后埋于沼泽,经历生物分解,再于沼泽区捞起者,称为“水沉”。第三种倒后埋于土中,受微生物菌分解腐朽,剩余未腐部份称之“土沉”。第四种为活体树经人工砍伐,置地后经白蚁蛀食,剩余之部位称为“蚁沉”。第五种为活树砍伐所采摘者,称为“活沉”。第六种为树龄十年以下者,已稍具香气,称为“白木”。 (2)时间:100~500年(+),形成时间通常决定沉香的树脂含量。 (3)自然:形成时间长。
【产地】 (1)亚洲: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老挝、印度尼西亚、印度。
主要种类
野生天然沉香 ------"风树"在受"伤"后会进行自我保护所分泌油脂,先会在伤口初形成"种子",然后可能会"蔓延",这些油脂与木质混合物,就是大家所说的沉香.
1、已经结香的部分或整颗树受外力或自然枯死形成倒架,掉在地上,有的再被埋入泥土中,经微生物分解,其包裹的白木及腐木不断腐烂脱落,经千百年的时间醇化,形成"死沉",死沉类之水沉图例
2、结香后风树仍然具有生命,结香部分被砍下来,就是"活沉".
3、蚁虫咬噬所形成典型的"虫漏"

极品水沉沉香图片
这里请注意
风树----特定的可以结沉香的树种,材质疏松,不结香的话,基本不具备经济价值.
伤-----有很多可能性,雨季的雷击,动物攀登,甚至部分自然死亡....
结香------不是所有的风树都可以结香,也不是在收外力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就必须结香.
醇化-----原理基本同普洱另,所谓"土沉"和"水沉" 根据我的了解,在越南没有这个概念,圈内统称"货死","货活". 沉香的产地一年只有两季,雨季与旱季,最开始结香的部分可能脱落在地面或水里,但随着季节的变化,暴雨,泥石流等等不确定因素,很难说是在水里还是土里,也没有从开采地确认这一说. 奇楠奇楠就是枷楠、伽罗同翻译版本. 与死沉本是共生体,但油脂在醇化的过程中产生质变,形成与沉香完全不同的新物质,也就是说,挖到一个沉香的坑,可能全是死沉,也可能会有极少部分奇楠,但更多的情况是只有沉香没有奇楠. 与沉香最基本的区别在于 1、表面干涩且有风化或有氧化现象,但切开后油脂丰富.几乎全是油脂 2、加热后散发的味道完全不同 3、相同含油的奇楠很软,而沉香很硬 4、咀嚼后会粘牙,感觉类似年糕,而沉香咀嚼后的结果是木渣

沉香树 5、味道辛辣,麻,但回甘,生津则更持久,更强烈. 6、相同含油量的沉香绝对会沉水,而奇楠绝对不沉. 人工沉香几十年前越南就有人种植风树,并人为的施加外力,钻孔,火烧,插管子等等方式试图工业化量产,台湾,海南,广东都有大面积种植,并号称获得全面成功 “沉檀龙麝”,沉香成为四大名香之首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深厚的底蕴。虽然香界门派林立,但对于沉香的看法几乎是一致的,由此也可以见其魅力。[6] 可实际上,人工方式结香大致需要8-10年,且与天然野生沉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个课题是美国一所大学在研究,实验基地在马来和印尼,且,并没有宣布实验结果成功.可以投入量产,在此不做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一下.
原文链接:http://baike.baidu.com/view/30274.htm
沉香[chén xiāng]

沉香 沉香,是一种药材名,属药瑞香科植物;也指白木香的含有树脂的木材;同时又是一部小说与一个传说中人物的名字。
中文学名: 沉香
拉丁学名: Aquilaria agallocha (Lour.) Roxb
别称: 蜜香、栈香、沉水香
界: 植物界
科: 双子叶植物药瑞香科
分布区域: 海南,广西省、福建省、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地。
性味: 辛、苦,温
归经: 归脾、胃、肾、肺经
形态特征

沉香1、白木香常绿乔木,幼枝有疏柔毛。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渐尖。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黄绿色,芳香,花萼浅钟状,裂片5,两面均有短柔毛;花瓣10,鳞片状,有毛;雄蕊10,一轮;雌蕊子房上位,2室。蒴果木质,倒卵形,长2.5--3 厘米;种子基部有长约2 厘米的尾状附属物。花期3--4月份,果期5--6月份。生于平地、丘陵的疏林或荒山中,有少量栽培。分布于福建、广东省、海南、广西省。
2、沉香常绿乔木,高达30m。幼枝被绢状毛。叶互生,稍带革质,具短柄,长约3毫米;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5--9厘米,先端渐尖,全缘,下面叶脉有时被绢状毛。伞形花序,无梗,或有短的总花梗,被绢状毛;花白色,与小花梗等长或较短;花被钟形,5裂,裂片卵形,长O.7--1厘米,喉部密被白色绒毛的鳞片10枚,外被绢状毛,内密被长柔毛;花冠管与花被裂片略等长;雄蕊10,着生于花被管上,其中有5枚较长;子房上位,长卵形,密被柔毛,2室,花柱极短,柱头扁球形。蒴果倒卵形,木质,扁压状,长4.6--5.2厘米,密被灰白色绒毛,基部有略为木质的宿存花被。种子通常1颗,卵圆形,基部具有角状附属物,长约为种子的2倍。花期3--4月份,果期5--6月份。野生或栽培于热带地区。国外分布于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中国热带地区有引种。
资源分布
沉香[2]的产地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省、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群岛等东南亚地区。以沉产地韵味划分为“惠安系”与“星洲系”。“惠安系”主产区分布在:中国海南、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西半岛。而以地图西北至马来西亚东南至东帝汶的沉香产出皆为“星洲系”。大致来说,“惠安系”香韵带凉,甜,通透,水果或花香,感觉上味道是成丝状,通常虫漏居多,沉香树,碎片状,很脆,以熏料为主,雕材极罕见。 “星洲系”韵味醇厚或醇和,带甜不带凉,生结平和,熟结张扬。感觉上味道是成片,相对“惠安系”的沉香,“星洲系”沉香密度大,生结与熟结均可做雕材
构造特征
主要为2—4个径向复管孔。轴向薄壁组织包裹星散状的内含韧皮部,两者混杂在一起,形成结合型。木射线同型单列,稀2细胞宽。射线与导管间纹孔大致同管间纹孔。内含韧皮部可见,散生,结合型薄壁组织一起呈长椭圆形、月牙形、眼睑形,该部分在干燥时易受损。干燥材横切面上可见小孔
木材材性
岛屿状(星散形)内含韧皮部明显,肉眼下明显。新鲜原木横截面与戴尔夹竹桃相似。 树皮:1—2cm厚。外皮灰色至灰黄色,内皮灰白色至浅灰色,呈纤维质。 木材: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木材浅黄白色至浅灰白色。 重量:轻、软,气干密度0.33—0.46克/立方厘米。 纹理:通直。 结构:略粗。
产地分级
中国香文献中的沉香产地分级产地分级,真腊者为上,占城次之,渤泥最下。真腊之香又分三品,绿洋极佳,三滦次之,勃罗问差弱。绿洋、三滦、勃罗间皆真腊属圃。真腊,今之高棉。占城,今越南南部广南省地。渤泥,今婆罗洲。这些地方,今天仍有沉香输入台湾。高棉之菩萨奇南仍为收藏者所喜爱,森莫诺萨、贡斋密仍令人怀念。又,渤泥、三佛齐(今巨港》所产,称为番香,沉香木手链,一名番沉。气矿而烈,价似真腊.绿洋减二分之二,沉香树,视占城减半矣。显然叶廷珪给高棉沉香最高的评貭,并且还在占城之上。
主要特性
【沉香树脂】 (1)沉重:当树脂含量超出25%时,任何形式的沉香(片、块、粉)均会沉于水。 (2)坚硬:树脂呈晶体状,故极为坚硬。 (3)易燃:含挥发油,故极为易燃。燃烧时有浓烟产生,并可以见到油脂在沸腾。 (4)无香味:燃烧前几乎无任何香味。(沉香原木亦没有香味)
【颜色】 (1)五种:绿色、深绿色、金色(微黄色)、黄色、黑色。 (2)香味:不同颜色的沉香在燃烧时产生不同的香味。
【形成原因】 (1)原因:沉香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因年代及自然因素,倒伏经风吹雨淋后,剩余不朽之材,称为“倒架”。第二种倒伏后埋于沼泽,经历生物分解,再于沼泽区捞起者,称为“水沉”。第三种倒后埋于土中,受微生物菌分解腐朽,剩余未腐部份称之“土沉”。第四种为活体树经人工砍伐,置地后经白蚁蛀食,剩余之部位称为“蚁沉”。第五种为活树砍伐所采摘者,称为“活沉”。第六种为树龄十年以下者,已稍具香气,称为“白木”。 (2)时间:100~500年(+),形成时间通常决定沉香的树脂含量。 (3)自然:形成时间长。
【产地】 (1)亚洲: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老挝、印度尼西亚、印度。
主要种类
野生天然沉香 ------"风树"在受"伤"后会进行自我保护所分泌油脂,先会在伤口初形成"种子",然后可能会"蔓延",这些油脂与木质混合物,就是大家所说的沉香.
1、已经结香的部分或整颗树受外力或自然枯死形成倒架,掉在地上,有的再被埋入泥土中,经微生物分解,其包裹的白木及腐木不断腐烂脱落,经千百年的时间醇化,形成"死沉",死沉类之水沉图例
2、结香后风树仍然具有生命,结香部分被砍下来,就是"活沉".
3、蚁虫咬噬所形成典型的"虫漏"

极品水沉沉香图片
这里请注意
风树----特定的可以结沉香的树种,材质疏松,不结香的话,基本不具备经济价值.
伤-----有很多可能性,雨季的雷击,动物攀登,甚至部分自然死亡....
结香------不是所有的风树都可以结香,也不是在收外力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就必须结香.
醇化-----原理基本同普洱另,所谓"土沉"和"水沉" 根据我的了解,在越南没有这个概念,圈内统称"货死","货活". 沉香的产地一年只有两季,雨季与旱季,最开始结香的部分可能脱落在地面或水里,但随着季节的变化,暴雨,泥石流等等不确定因素,很难说是在水里还是土里,也没有从开采地确认这一说. 奇楠奇楠就是枷楠、伽罗同翻译版本. 与死沉本是共生体,但油脂在醇化的过程中产生质变,形成与沉香完全不同的新物质,也就是说,挖到一个沉香的坑,可能全是死沉,也可能会有极少部分奇楠,但更多的情况是只有沉香没有奇楠. 与沉香最基本的区别在于 1、表面干涩且有风化或有氧化现象,但切开后油脂丰富.几乎全是油脂 2、加热后散发的味道完全不同 3、相同含油的奇楠很软,而沉香很硬 4、咀嚼后会粘牙,感觉类似年糕,而沉香咀嚼后的结果是木渣

沉香树 5、味道辛辣,麻,但回甘,生津则更持久,更强烈. 6、相同含油量的沉香绝对会沉水,而奇楠绝对不沉. 人工沉香几十年前越南就有人种植风树,并人为的施加外力,钻孔,火烧,插管子等等方式试图工业化量产,台湾,海南,广东都有大面积种植,并号称获得全面成功 “沉檀龙麝”,沉香成为四大名香之首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深厚的底蕴。虽然香界门派林立,但对于沉香的看法几乎是一致的,由此也可以见其魅力。[6] 可实际上,人工方式结香大致需要8-10年,且与天然野生沉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个课题是美国一所大学在研究,实验基地在马来和印尼,且,并没有宣布实验结果成功.可以投入量产,在此不做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百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