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与恶友为伍 若依止不善知识及诸恶友,功德损减,增长过患,生诸不欲,于彼一切,皆当弃舍。 世间也有这样的说法:“学好需要三年、学坏只需三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弟子规》亦云:“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因此不可不慎重! 恶友指什么呢?“若与谁相友伴,由菩提心所发起的三种学处以及闻思修会减弱,当知这就是恶友。”“由菩提心发起的三学,如果住在某处得以增长,即为贤善的处所。如果与谁相伴,得以增长,即为贤善的道友,否则就不是贤善的处所与道友。” 应当避免与恶友为伍,因为他们能使我们的证德衰退。如今大多数人都一味地贪着现世,所议论的全是现世的事。我们自己也似乎把这些人看作是亲人和朋友,然而他们实际上是恶友。所谓“恶友”,并不一定是披毛长角的的鬼怪,而是那些表面上貌似亲密,实际上却使你造不善业及退失善业者。我们绝不能听从那些人,避免与之交往(证得登第菩萨的果位、内心坚固不动、具足善巧与智慧后方可依四摄法,随缘接近并调伏之)。
现在常有人对少欲、知足的修行者,说这样一些貌似中听的话:“不要放弃现在的享受,对自己太苛刻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好的结果。”当知这种人就是恶友!对此我们虽不必严词反击,但在行动上却不可受他影响。 《佛子行》中说:“与谁相伴长烦恼,闻思修事日渐衰,能令无有慈与悲,远此恶友佛子行。” 《念住经》中也说:“为贪嗔痴一切根本者,谓罪恶友,犹如毒树。” 《涅盘经》中说:“如诸菩萨怖畏恶友,非醉象等,此唯坏身,前者俱坏善及净心。” 《药师经》中所说的魔伴党: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而破尸罗;有虽不破尸罗而破轨则;有于尸罗、轨则,虽则不坏,然毁正见;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生、鬼趣流转无穷......” 诸菩萨对恶友的怖畏程度,不是对醉象的怖畏可比。因为醉象只能毁坏肉身,而恶友不仅毁坏肉身,还会毁坏善根和清净心。又说彼二:一唯坏肉身,一兼坏法身;一者不能掷诸恶趣,一定能掷。经中又比较二者的过患:一者只毁坏肉身,另一者同时毁坏法身;一者能把人踩死,却不能把人抛入恶趣,另一者定能把人抛入恶趣。因此,恶友的过患远远超过醉象。 《亲友集》中:“无信而悭吝,妄语及离间,智者不应近,勿共恶人住。若自不作恶,近诸作恶者,亦疑为作恶,恶名亦增长。人近非应亲,由彼过成过,如毒箭置囊,亦染无毒者。”
如果亲近恶友,即使自己不造恶,也会被怀疑是造恶者,人们会说:此人亲近恶友,必定不是好人。于是自己的恶名也会增长。如果亲近了不应亲近的恶友,就会由于他的过失而使自己染上过失,就像把一支毒箭放入箭囊,其它无毒的箭也会被染上剧毒一样。
又如:一袋土豆中只要有一颗腐烂,其它土豆很快就会跟着腐烂;一瓶水中只要放入一滴毒液,所有净水很快就会变成毒液。同样,如果接触恶友,不久便会沾染三毒而失坏相续。
“恶知识者,谓若近谁能令性罪、遮罪恶行,诸先有者不能损减、诸先非有令新增长。”
所谓恶知识,就是亲近他之后,会使自己性罪和遮罪的恶行,已有的不能损减、没有的反而出生、增长。
先哲说:“恶友不会自称是恶友、穿着毳衣蔽服而来,反而会是一副关怀疼爱的样子,施予少许财物,倒上几杯茶水,种种方法令远离善知识,生起此世的欲望,这样的人,必须坚决背弃。” 如说:“下劣人与善友共住,不过达到中等,上等人与下劣人共住,不用费力就成为下劣之人。” 如何才能远离恶知识亲近善知识呢?下面详细系统讲来:
现在常有人对少欲、知足的修行者,说这样一些貌似中听的话:“不要放弃现在的享受,对自己太苛刻不会给你带来什么好的结果。”当知这种人就是恶友!对此我们虽不必严词反击,但在行动上却不可受他影响。 《佛子行》中说:“与谁相伴长烦恼,闻思修事日渐衰,能令无有慈与悲,远此恶友佛子行。” 《念住经》中也说:“为贪嗔痴一切根本者,谓罪恶友,犹如毒树。” 《涅盘经》中说:“如诸菩萨怖畏恶友,非醉象等,此唯坏身,前者俱坏善及净心。” 《药师经》中所说的魔伴党: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而破尸罗;有虽不破尸罗而破轨则;有于尸罗、轨则,虽则不坏,然毁正见;有虽不毁正见而弃多闻,于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如是愚人,自行邪见,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生、鬼趣流转无穷......” 诸菩萨对恶友的怖畏程度,不是对醉象的怖畏可比。因为醉象只能毁坏肉身,而恶友不仅毁坏肉身,还会毁坏善根和清净心。又说彼二:一唯坏肉身,一兼坏法身;一者不能掷诸恶趣,一定能掷。经中又比较二者的过患:一者只毁坏肉身,另一者同时毁坏法身;一者能把人踩死,却不能把人抛入恶趣,另一者定能把人抛入恶趣。因此,恶友的过患远远超过醉象。 《亲友集》中:“无信而悭吝,妄语及离间,智者不应近,勿共恶人住。若自不作恶,近诸作恶者,亦疑为作恶,恶名亦增长。人近非应亲,由彼过成过,如毒箭置囊,亦染无毒者。”
如果亲近恶友,即使自己不造恶,也会被怀疑是造恶者,人们会说:此人亲近恶友,必定不是好人。于是自己的恶名也会增长。如果亲近了不应亲近的恶友,就会由于他的过失而使自己染上过失,就像把一支毒箭放入箭囊,其它无毒的箭也会被染上剧毒一样。
又如:一袋土豆中只要有一颗腐烂,其它土豆很快就会跟着腐烂;一瓶水中只要放入一滴毒液,所有净水很快就会变成毒液。同样,如果接触恶友,不久便会沾染三毒而失坏相续。
“恶知识者,谓若近谁能令性罪、遮罪恶行,诸先有者不能损减、诸先非有令新增长。”
所谓恶知识,就是亲近他之后,会使自己性罪和遮罪的恶行,已有的不能损减、没有的反而出生、增长。
先哲说:“恶友不会自称是恶友、穿着毳衣蔽服而来,反而会是一副关怀疼爱的样子,施予少许财物,倒上几杯茶水,种种方法令远离善知识,生起此世的欲望,这样的人,必须坚决背弃。” 如说:“下劣人与善友共住,不过达到中等,上等人与下劣人共住,不用费力就成为下劣之人。” 如何才能远离恶知识亲近善知识呢?下面详细系统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