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法桐的主要天牛为光肩星天牛。
星天牛
Anoplophora malasiaca
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星天牛体翅黑色,每鞘翅有多个白点。它体长50mm,头宽20mm。
分布与为害 星天牛又名,俗名花角虫、牛角、虫、水牛娘、水牛仔、钻木虫、铁炮虫、倒根虫、柳天牛、白星天牛。中国辽宁以南、甘肃以东各省(区)都有分布。国外分布在日本、朝鲜、缅甸。为害多种花木。幼虫蛀害树干基部和主根,严重影响到树体的生长发育。
为害状 幼虫一般蛀食较大植株的基干,在木质部乃至根部为害,树干下有成堆虫粪,使植株生长衰退乃致死亡。成虫咬食嫩枝皮层,形成枯梢,也食叶成缺刻状。
形态特征
成虫:漆黑色具光泽,雄虫触角倍长于体,雌虫稍过体长。
卵: 长圆筒形。长5.6-5.8毫米,宽2.9-3.1毫米,中部稍弯,乳白色,孵化前暗褐色。
幼虫:老龄幼虫体长60-67毫米,前胸背板前方两侧各有1黄褐色飞鸟形斑纹,后半部有一块同色的凸形大斑,微隆起。
蛹: 长28-33毫米,乳白色,羽化前黑褐色。
生活史及习性 星天牛在各地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基部或主根木质部蛀道内越冬。多数地区在次年4月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开始外出活动,5-6月为活动盛期,至8月下旬、个别地区至9月上、中旬仍有成虫出现。5月至8月上旬产卵,以5月下旬至6月是旬产卵最盛。产卵25-32粒。低龄幼虫先在韧皮部和木质部间横向蛀食,3龄后蛀入木质部。10月中旬后幼虫越冬。
成虫飞出后,白天活动,以上午最为活跃。阴天或气温达33℃以上时多栖于树冠丛枝内或阴暗处。成虫补充营养时取食叶柄、叶片及小枝皮层,补充营养后2-3天交尾,成虫一生进行多次交尾和多次产卵。产卵前,成虫先用上颚咬1个椭圆形刻槽,然后把产卵管插入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产卵,每刻槽产卵1粒,产卵后分泌胶粘物封塞产卵孔;每产1粒卵,便在干皮上造成约1平方厘米的韧皮层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