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儿乖乖1984吧 关注:62贴子:1,522
  • 1回复贴,共1

〔品茗〕哥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哥窑一直是陶瓷史上的一个谜,
虽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台湾故宫博物院等都收藏有哥窑实物,
但由于哥窑不仅未见于宋人的记载,也未发现有窑址,
因此难以用考古所得的资料与传世哥窑相互印证。


1楼2013-07-17 23:01回复
    从哥窑传世的实物来看,
    有三足炉、鱼耳炉、双耳乳足炉、觚式瓶、胆式瓶及折腰盘等炉、瓶、盘类器型,
    其式样多仿古代青铜礼器,属宫廷用瓷式样,
    这一点与汝窑、官窑相同,而与民间用瓷有很大区别。
    哥窑属无光釉,有人形容它的光泽像“酥油”,
    有一种含蓄的光泽,又像丝绸一般柔和,
    釉色有米白、米黄、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可谓五光十色。
    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当。
    胎有薄厚之分,其胎质又有瓷胎与沙胎两种,
    胎色有黑灰、深灰、浅灰、土黄多种色调。
    哥窑釉最大的特征就是“龟裂”,
    釉面有网状开片,
    或重叠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称“百圾碎”或“鱼子纹”)。
    一般都有两种纹路,
    即较粗疏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俗称“金丝铁线”或“鳝血纹”)。
    但有的则只有一种黑紫色裂纹,而细小片纹并无颜色。
    这主要是胎釉彼此间的膨胀系数不一致引起的,
    原本是一种缺陷,
    却被聪明的工匠们巧妙地加以利用,为瓷器增添了审美情趣。
    这一特征也是鉴定哥窑真伪的重要依据。


    2楼2013-07-17 2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