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祖籍河南省辉县北云门镇南姚固村,村中有数千赵姓。我是第十七世“锡”字辈人,第九世祖先赵绅在乾隆十年(1745年)续编的家谱中记载,第一世先人“赵乙”明朝时“寄籍”在新乡县武灵、戒海(即现在的新乡北站耿庄),第二世祖先“赵晟”去世后,二世祖母带着次子赵沛、三子赵勤,在大约公元1547年前后,迁到了辉县南姚固。从那时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已经将近二十辈人了。
当时,二世祖赵晟的长子赵瑾,留在了新乡县。现在辉县南姚固的家谱中关于赵瑾一支的记载不多(详见附二),而且新乡县一支那几世好象一直是单传,第三世赵瑾、第四世赵东之、第五世赵崇礼、第六世赵四海,再往后,由于两地较远,加上古时候交通不便等等原因,新乡县那一支就没有再入辉县南姚固这一支的家谱了。
我们也曾到现在的新乡北站耿庄(即清朝时的新乡县武灵、戒海)多次拜访,那里的家谱是1983年造的,与辉县南姚固的家谱及辈份用字差别很大。经过多方了解,现在耿庄赵姓的始祖“赵清”是清朝人,这支赵姓是明朝初年从山西移民至新乡县朗公庙永安村,后来又到坛后村(在今天的新乡市红旗区)——东张门村——耿庄,这一支赵姓和我们的先人可能不是一支的,因为从年代上判断,在赵清老人迁到耿庄之前,我们的先人“赵乙-赵晟-赵瑾-赵东之-赵崇礼-赵四海-”已经在这里居住了六、七辈人了,也就是说,在赵清迁到耿庄之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在耿庄居住了一百多年了。所以很可能不是一支的。
我们的第一世祖先赵乙在明朝嘉靖年间,居住在新乡县,年代是公元1500年前后,离现在五百多年了。既然家谱中讲他是“寄籍”在新乡县,那祖籍在哪里?还是个谜。再往前,到底来自何方呢?在第九世先人赵绅续编的家谱中,记载有“后又访族人,言汲县李敛屯系祖居,现有族人居住。然究之不甚清楚”(详见附一),这是一条线索,但是不敢确定汲县(即现在的卫辉市)李敛屯就肯定是祖居,因为一直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况且现在卫辉根本没有“李敛屯”这个地名,根据辉县当地的方言发音,推断可能是“李元屯”这个地方,然而至今也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
所以在这里请教各位赵姓同宗,请问您的家谱中是否有“赵乙→赵晟→赵瑾→赵东之→赵崇礼→赵四海”这六代人的信息呢?无论您祖籍何处,如果有相关信息,请不吝赐教,本人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