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苑吧 关注:25,427贴子:197,769

普洱茶苑~一周评一茶~景迈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镇楼~~
“君子之茶,和而不同”

口感感触各不同,只有比较交流才能更清晰。
特别重申:垃圾楼广告楼要地址楼删除,可在楼层讨论~!专门贴的建立就是为了讨论茶,请不要在评茶贴内灌水,无意义回复将被删除,见谅。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07-20 09:37回复
    景迈山的相关资料
    景迈山
    景迈古茶山地处云南省澜沧县惠民乡境内,与勐海县勐满乡相邻。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拥有28000亩古茶林。景迈古茶山在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景迈村委会以及芒景村委会两个村委会境内。景迈村委会下辖:芒埂、勐本、老酒房、景迈大寨、糯干、帮改、笼蚌、南座。芒景村委会下辖:翁哇、翁基、上寨、下寨、芒洪、那耐。
    传送门:http://tieba.baidu.com/p/2459973403 几位老茶友的景迈讨论~
    感谢老茶友@gzljh2000 @烟雨醉黄昏1 @荷苑峰以及@雨婷说茶 妹子的无私奉献~~
    普洱茶苑的活动是想把支离破碎的讨论交流做个集合~~希望大家多参与~~!
    下面开始召唤
    @荷苑峰 @cainiaoliu8089 @gzljh2000 @老西86 @独步于云间 @swly33 @lavalive @chr1628 @moonworst @烟雨醉黄昏1


    2楼2013-07-20 09:38
    收起回复
      先发现成的,找找看景迈茶,再重新开汤
      一、景迈A(年份不详)(个人认为是景迈小乔木茶,或生态至乔木之间,达不到老树茶)
      5.0克,按顺序,1、2泡,分别用时:15S、30S

      1

      2

      叶底


      实时品饮记录,未经整理


      5楼2013-07-20 10:09
      收起回复
        二、芒景(年份不详)(个人认为乔木茶,或乔木至老树茶)
        5.0克,按顺序,1、2泡,分别用时:15S、30S

        1

        2

        叶底



        实时品饮记录,未经整理(应为芒景,与最近喝过一个芒景接近)


        6楼2013-07-20 10:16
        收起回复
          景迈山位于中国云南省的西南边陲,在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乡,西邻西双版纳勐海县,东邻缅甸,是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的交界处。这里群山环抱,山峦叠翠,山川秀美,南朗河(南腊河)和南门河在山谷中缓缓流淌。在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山花烂漫,果实累累,亚热带风光旖旎。山间云雾缭绕,山下云海茫茫,犹如人间的世外桃源。
          景迈山茶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景迈山古茶园占地2.8万亩,实际采摘面积10003亩。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分布在澜沧县境内的惠民乡景迈、芒景2个村民委员会辖区范围内,坐落在景迈、芒景万亩古茶园内的村寨有糯岗、景迈、勐本、芒埂、上芒景、下芒洪、翁洼、翁基、老酒房等10个自然村。景迈主要是傣族,芒景主要是布朗族。
          芒景村位于惠民乡南部,位于澜沧景迈芒景景区核心地区,是“千年万亩古茶园的座落地之一”,以布朗族为主,全村实有茶园面积22944亩,其中古茶园面积12000亩,共有古茶树478576株,茶叶总产量785吨,古茶产量120吨。
          景迈茶特点:
          1、树龄古老,古茶园的茶树主要以百年的茶树为主。整个古茶园占地面积2.8万亩,实有茶树采摘面积1.2万亩。是普洱茶的原生地。
          2、生态环境好,茶树没经过人为矮化,而且同山上原生古树混生在一起,这种混生正是景迈茶香气独特而强烈的源泉之一,由于这些茶树树龄甚高,所以在外形上都显得历尽沧桑、饱含风霜。茶树的枝干上长满了苔藓、藤蔓、野生菌类和许多寄生兰花等附生物,还有一种形状类似螃蟹的寄生物—螃蟹脚。
          3、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由于与森林混生,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是乔木古树茶中山野气韵最明显的古茶之一,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花香。兰花香是景迈独有的香。
          4、甜味明显而持久。景迈的的甜是直接的快速来,同时又是持久的。
          5、苦弱涩显,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
          6、条索紧结,较细且黑亮。景迈制茶有充分捻揉的的传统,条索较紧结黑细,同时长于山野中有古树避光,且生长周期长,因此色泽黑亮。
          7、耐冲泡,一般可以到20泡。
          8、兰花香储存得当,香气越存越显


          8楼2013-07-20 11:10
          收起回复
            先转个景迈茶人的帖,找个时间再开汤
            景迈古茶口感
            清清兰香,汤色黄亮,口感甘醇,密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纯正的景迈茶有“三香”:干茶香、茶汤突显持久、杯底留香。
            1、甜味明显而持久。
            2、苦弱涩强。
            3、汤质厚而口感显薄


            9楼2013-07-20 11:30
            收起回复
              景迈古树茶之特点苦弱涩强,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入口涩味化的很快,回甘也很快,由于景迈古茶园的茶多数生长在万木丛林中,与数百种野生药植物共存,古茶园中各种蜜蜂飞鸟及各种小动物繁多,导致异花传粉丰富,具有珍贵的药物含量,所以导致景迈茶特有的香气。景迈茶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茶香,头五泡蜜香浓郁,五泡后淡淡兰香。


              10楼2013-07-20 11:31
              收起回复

                一般茶的甜是苦后回甘的甜,而景迈茶的甜是直接的快速到来的,同时又是持久的。品饮景迈茶时,茶汤一入口就可以出甜味,而且持久性长,好的景迈茶上午喝了,只要中午没有吃过分影响味觉悟的食物,睡中午觉起来,口中舌上都还有甜感。
                汤质厚而口感显薄。这是一个很难解释的矛盾现象。纯正的景迈茶冲泡后会发觉汤质很黏稠,甚至有时会出现汤中气泡浮在中间不移向杯壁的现象,这是汤质黏稠才会出现。但黏稠的景迈茶汤进入口中产生的却是“薄”的感觉,这可能是涩味掩盖了醇厚感。


                11楼2013-07-20 11:32
                收起回复
                  这段时间喝茶。觉得用壶喝的话茶香气就很浓郁,盖碗的话就差的明显。盖碗试茶比较方便省事。


                  16楼2013-07-20 12:37
                  收起回复
                    盖碗200CC,茶11克左右,~~









                    IP属地:广东18楼2013-07-20 15:39
                    回复
                      IP属地:广东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9楼2013-07-20 15:44
                      回复

                        洗茶后第一泡,5秒左右出汤,第一口微苦涩,几分钟后舌喉已生津回甘。
                        第二泡10秒左右出汤,涩味明显,生津明显。
                        第三泡20秒左右出汤,苦涩味比第二泡重,过程喉舌生津,茶香浓郁。
                        第四泡30秒左右出汤,苦涩味与喉舌生津跟第三泡差不多。
                        第五泡50秒左右出汤,苦涩味比第4泡轻,舌底生津。
                        第六泡1分钟左右出汤,苦涩味很轻微, 喉舌生津感觉差不多,不知道是否上几次的留甘。第七泡1分20秒左右出汤,涩味基本上没有,微回甘。
                        第八-十泡平均2-4分钟左右出汤,没苦涩味,生津感轻微。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没总结,
                        比如此茶不适合我口味
                        此茶比我喝过的XX好
                        此茶不如我喝过的XX普洱好~~呵呵,,
                        我没喝过多少茶作不了对比,况且不同地出产不同,个人体质不同也喝出不同味,澳洲新鲜龙虾直接空运到来也不及在当地海底抓的鲜。


                        IP属地:广东21楼2013-07-20 15:54
                        收起回复
                          景迈PK芒景


                          上景迈,下芒景


                          22楼2013-07-20 16:06
                          回复



                            23楼2013-07-20 16:08
                            回复


                              重手泡对比


                              24楼2013-07-20 16: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