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书生,屡考不中。世态的炎凉,使他决意放弃仕途的追求,抛弃趋之若鹜的尘世功名,出家寻道。经人指点后,书生来到一座山洞里,欲拜道长为师。道长慧目望去,上下打量了一番,内心不禁的暗暗自喜。然后缓缓的对他说:你想学什么?我有点石成金之术,有空行之法,有遁入之道。书生没有多想,只是诚恳的说:弟子只想学道。于是,道长每天给他讲法,教他打坐入定修炼。 几年后的一天,道长叫来书生,对他说:他想建一座宏伟的天宫。但资金不足,所以想让书生,白天到山下的繁华街市卖胭脂,晚上回来接着打坐修炼。书生看到师父已经吩咐下来了,做弟子的只有遵从。书生问:师父,弟子一贫如洗,去哪里可以弄到胭脂呢?道长指着一堆石头,一瞬间,这些石头就都变成了最上等的胭脂,足有几大箱。书生非常的不解,师父有点石成金之术,何苦让弟子奔波世俗,挣钱呢?疑问归疑问,修道的人,要遵从师父的意愿是最重要的。 于是,书生每天天刚亮,就挑着胭脂,带着满心的不情愿,下山了。书生本是斯文腼腆的人,还不习惯于在市井之间,像伙夫一样,吆喝叫卖。所以一开始,书生站在安静人少处,低着头,以嗡嗡,细如蚊子的声音,说着:卖胭脂喽,卖胭脂喽。偶有过路的人,要很仔细听,才能听到书生的叫卖声。道长站在不远处看着他,看他一个修道的,还如此惧怕世俗,道长一面看,一面摇头。便化作粗鲁的屠夫,提着刀,来到书生身边,问他干什么的?书生低着头,红着脸说:卖胭脂的。屠夫突然一声大作,用刀架起了书生的脸,开足了嗓门说:说什么?听不清。书生清了清嗓音,镇静了一下,看着刀,颤抖的说:卖胭脂的。屠夫说:卖,就得喊出来。街面那么吵,你的声音那么小,谁听的清呀!你的声音再这么小,我就把你的货箱砍烂。
书生真是不明白,看着市井上你来我往的,井井有条,竟会陡然出现这么一个无赖。想要完成师父的意愿,就得尽快卖完胭脂。豁出去了,书生克服了胆怯,渐渐的自然吆喝叫卖起来。身在世俗,看的自然都是俗事,叫骂的,打架的,打情骂俏的,孩子哭,痞子闹的,没点安宁。可想而知,书生的厌世情绪了。每天晚上回来打坐,心也被搅的不安宁。他也不好问师父,只好自己想,自己悟。后来明白:修道人的心是为修道而来,心在道中,自然就能远离世俗,怕什么呢?
书生真是不明白,看着市井上你来我往的,井井有条,竟会陡然出现这么一个无赖。想要完成师父的意愿,就得尽快卖完胭脂。豁出去了,书生克服了胆怯,渐渐的自然吆喝叫卖起来。身在世俗,看的自然都是俗事,叫骂的,打架的,打情骂俏的,孩子哭,痞子闹的,没点安宁。可想而知,书生的厌世情绪了。每天晚上回来打坐,心也被搅的不安宁。他也不好问师父,只好自己想,自己悟。后来明白:修道人的心是为修道而来,心在道中,自然就能远离世俗,怕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