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发了个微博:“但愿”,立马有不少朋友留言,新专辑是不是叫《但愿》?何时推出?
后来又发了条“有没有人上车”,再度看到留言:新专辑叫《有没有人上车》是吗!…
大家的期待从中已可感受到了。在这个流行嗅觉稍不灵敏就会有落伍感的时代,能得到这么多份延续很久的信任和爱——我不想再多言感动感恩之类的话,只能竭尽全力投入到作品中才能对得住大家的期待。新专辑一直在进行,中途虽有些小曲折,但应在下半年可以奉上。
另外要捎来关于另一个作品的消息——
即将发表的是我的第一本图书作品,《海上灵光》。
在这本摄影随笔集里,我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了在希腊的一段旅行生活,同时,我也是被记录和被拍摄的人。借这本文字+摄影+写真的视觉日记,重游爱琴海上的古老城邦,和读者分享东方客在西方文明古国的所思所想。若说我有点儿什么期待的话,那就是期待通过它连结到更多共鸣体——如同我们在音乐里寻找共鸣一样。
成书的过程略微分享一二。
《海上灵光》1/3的内容是,摄影师镜头下的我。换个常用的舶来词,那就“写真”吧。
写真写真,写下真实。但摄影大师杉本博司直言:“说照片不会说谎,这本身就是一个谎言。”以通常的人像摄影而论,我们总在追求各种角度、各种构图、各种用光、各种前期后期软硬件技术,以“把一个人拍的比平时更有气质、更好看、更富吸引力和故事感”作为“好”的标准,是吧?
可这次,我和法国杂志品牌《费加罗》的摄影团队尝试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全程的跟拍中,我和摄影师探讨达成了一个共识,宁要不美的真,不要不真的美,无论拍景还是人。拍出“好看”的、但却“好看”的与他拍过的无数艺人差不多感觉的大片,于我而言毫无意义。我们必须放弃pose放弃套路放弃对光影进行过多的摆弄,甚至,放弃写真这种概念:我们不必考虑这些照片将会伴随文字一起出版,反而我们要在心里设定这些照片不会被什么人看到,只会摆在自家书桌上的相框里留念——这样是不是可以放下潜意识里的拘束感而更加纯粹的去摄影?
从希腊回来后,摄影师刻盘寄来了多达7000多张相片,这数量把我惊呆了,并且身旁没有小伙伴。但当我真从这庞大的数量里选出一百张来,也并没有花费很多天。每张几乎都是一眼就决定了是否选用。“让情绪在一页页的图片里流动起来”,这是挑选、排序这近百张相片的主要依据。
第二个1/3的内容是,我的摄影。随走随拍,点滴记录,已是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只不过各自视角不同罢了。我也一直相信真实的感动总是寓于平淡之中的。标志性的景物我几乎没有拍摄,我想它们已经被拍累了,不必再去打扰。我拍的,只不过是那些让我“有话想说”的寻常画面。
要插说一句的是,昨日看到瓜农与城管的新闻图片非常难过。此前的一桩类似案件发生时,我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歌。没想到歌还未发表,这么短的时间内悲剧却又上演,一如在《苏格拉没有底》里我写过《拆东墙》,但时间的流逝从未改变了什么,以至于我即便下张专辑再次收录依然应景。以前媒体问我接下来有什么计划或梦想时我总是很楞的回答,我没有梦想。真的,一个年过半半百的人还把梦想这种字眼挂在嘴上是很乏味的。睁大眼看看眼前的生活,周遭的一切吧。脚踏实地认真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吧。至于心底的信念——是决计不必拿出来高谈阔论的。
最后1/3的内容是,我的文字。在《海上灵光》里,我没有对每一幅照片都进行旁白式的描述,没有选择图文一一对应的编排方式。有的时候文字是主角,看起来仿佛与相片没有干系;有的时候又让一系列相片自己串联情节,不着一字;有的时候干脆把手写的便笺扫描进了书里——总而言之,是一个随性。谈希腊历史,希腊哲学,希腊戏剧,聊美酒、美食、美人……笔随心走,无甚拘束。
因此,《海上灵光》既不是一本摄影画册,又不是一本私人写真,也不是一本随笔集——却又全都是了。
《海上灵光》不是什么“周边产品”,而和我的音乐专辑一样都是核心作品。我不知道同类型的摄影随笔集有多少是主人公自己和摄影师沟通,选相片,撰文,编排,指定装帧方式、纸张的质感,但至少我是这么认真去做的。你不可说我敬业,因为我压根并未将其视为工作——我只是很喜欢自己所做的这件事情。读者翻完它的时候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点用心,能有一点道不明的回味空间,那便很好了。
感谢整个希腊行团队成员的倾心相助,感谢亲友在我闭门造车那段日子里的细致关怀,还有那许多素未谋面的期待与陪伴。晚安。
音乐纯粹, 爱V绝对。
七年之仰,一如既往。
@Vae @许嵩 @____唯忆 @Vae顶贴_逸萧 逸萧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