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吧 关注:30贴子:486

【中医】送给热爱中医的人----手把手中医自学教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送给苦苦钻研中医的学子和患者,希望中医吧能在各位仁人义士的辅助下切实扛起引领中医健康发展的历史重担,成为中国中医文化的一面鲜明的旗帜。
转帖自: http://tieba.baidu.com/p/2473406410


IP属地:广东1楼2013-07-21 20:53回复
    说明:1,本人非中医专业,没有执业证,但通过其他正常方法目前正在准备考助理,所以本人暂没处方权。
    2,本人自易入医,已学中医6年,期间得到过不少明医高士指点,也得到不少其他方面的指点,得窥一点天地奥秘。
    3,本人切实反对网诊,在没取得正式医师证之前,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问诊,即使取得也不会进行网诊。
    4,开贴的目的在于传播正确的中医知识。如果你接受我的观点,可以持续关注,如果你不接受,请点右上角X,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攻击,可以在我的观点范围内进行指点评论,并接受各界朋友的建议。
    5,本人确实有实践,并运用所学治好了不少亲戚朋友的病,所以本人不是空讲家。本人所讲理论出自天地之道,由于本人水平学识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受授业恩师明示不可轻泄于人,请谅解。可用本人所讲去验证历代医书,或有所得。


    IP属地:广东2楼2013-07-21 20:53
    回复
      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我们要想把中医学好,得到中医的精髓,研究易学必不可少。


      IP属地:广东3楼2013-07-21 20:53
      回复
        第一个问题:易学是什么?是不是迷信?包含什么?
        通俗简单的讲易学是中国的古代先贤用符号演化宇宙和人生的道理。也就是说易学包含了人生和宇宙的奥妙道理。有人把易经冠上卜筮之书,确实易经有这个方面的作用。为什么有这个方面的作用,是因为易经包罗万象。除去卜筮之外,由于易经包含了天地之间的道理,所以历代一直把易经奉为群经之首,有人认为中华的文化源于易经,这个一点也没高吹。下面我们先简单的认识一下易学。


        IP属地:广东4楼2013-07-21 20:53
        回复
          一物一太极,意思是每个物体都可以看成太极,说白了就是把每个物体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对待。比如磁铁,如果断开就变成了两块磁铁,每个磁铁都可看成一个太极。通过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把阴、阳分别对待细化,可以发现在这基础上分为四个。也就是这种情况。


          IP属地:广东6楼2013-07-21 20:54
          回复
            先不讨论在易学里面的具体含义,如果四象继续分化,四象的两个阳组合,可以成为三阳,上阴下两阳。其他依次类推。我们很快就能得到八卦。


            IP属地:广东7楼2013-07-21 20:54
            回复
              好了,具体的问题来了,从这个衍生次序你想到了什么?理解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1生2,2生4,4生8,好像有点熟悉。


              IP属地:广东8楼2013-07-21 20:54
              回复
                如果我们把阳看成A,把阴看成B。
                成为四象的公式是什么?就是(A+B)的平方=A的平方+2AB+B的平方。换句话说结果就是
                AA,AB,BA,BB。
                如果是八卦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A+B)的3次方=A的三次方+3A平方B+3B平方A+B的三次方。有点乱。
                可写成 AAA,AAB,ABA,BAA,BBA,BAB,ABB,BBB。


                IP属地:广东9楼2013-07-21 20:55
                回复
                  如果继续推,可以得到(A+B)的N次方,这样就得到了二项式定律。讲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引出二项式定律。


                  IP属地:广东10楼2013-07-21 20:55
                  回复
                    也就是说,从易学的相生原则,我们可以推出来二项式定律。生生之谓易,这句话的含义也呼之欲出了。我们深解一下这个二项式定律,简单看一下这张图。


                    IP属地:广东11楼2013-07-21 20:55
                    回复
                      上图很有意思。但是我们看一下宋代的杨辉三角,就明白原来在北宋时期,二项式的规律,已经被发现了。


                      IP属地:广东12楼2013-07-21 20:55
                      回复
                        可能还不太好领悟,只是看到了二进制的加法。好的,下面来一个大点的图,我们研究一下六十四卦圆图,看看能否有所得。


                        IP属地:广东14楼2013-07-21 20:56
                        回复
                          我国古代认为天圆地方,简单理解就是天是动的,地是不动的。说地是方的,那是理解错误了。我们看方图,第一行,从坤到否卦,自己研究看有什么规律。我们今天主要是讲一下圆图。
                          先找到圆图的乾坤二卦,我们发现是相对的。再看一下坤左侧的复卦,是一阳处在下面,在看复卦隔壁的颐卦,是上下都一阳,再看屯挂,是阳在下,一阳居在上五的位置。


                          IP属地:广东15楼2013-07-21 20:56
                          回复
                            好了,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讲一下,就是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问题。在这张图中表现出来了,就是乾坤二卦隔壁的位置,一个是复卦,一个是姤卦。阴于极处则生阳,阳于极处则生阴。看到这里很多同学可能悟不出什么,只是知道简单啊的阴阳转换。这个点的秘密很多,我提一句吧,活子时是哪里?一阳来复?懂点气功的人可能就明白什么意思了,为什么子时练功最好?


                            IP属地:广东16楼2013-07-21 20:56
                            回复
                              我们可以发现圆图从复卦开始,到颐卦,写成数字就是10000,100001,接着屯卦100010,后面是益卦100011,从复卦到乾卦又是二进制加法。如果从姤卦一阴起于下,011111,011110,011101,一直到坤卦是二进制的减法。从这点能看到同中医的联系吗?能看出的都是可以初窥门径的人了。


                              IP属地:广东17楼2013-07-21 20: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