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色数据
每年3—8月空调安装高峰期,空调工坠楼伤亡的消息总会不断传来。今年,湖南由于空调安装维修发生的重大事故就有不下5起,伤亡人员20余人。
●今年7月16日,常德市武陵区一小区内,空调安装工从6楼坠亡。
●6月22日,长沙解放中路一单位宿舍5楼,一空调维修工更换氟利昂坠落,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
●6月10日,星沙一小区内,空调安装工坠入8米深管道井。(三湘华声全媒体记者 刘驰实习生 苏小帆 熊玉环)
每年3月至8月,空调安装“游击队”现身。他们在长沙各大社区的电器小店里集结,自称“三八队”。
这两个月热得厉害,长沙城内“三八队”人数远多于往年的4000人。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各大工地的农民工,比在工地上的报酬更丰厚。
长沙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表示,“三八队”具备行业用工资格的少之又少。
7月23日,记者跟随一组空调安装工亲历数次“命悬一线”的高空作业。
【安装实录】
16楼,生命系在一根绳上
23日上午,空调安装工老蔡正在给伍家岭北一处小区16楼的住户装空调,身边跟着一脸稚气的徒弟小周。这次是移机,老蔡骑着电动车把柜机从河西一路拖过来,上了楼还没来得及喝口水,他便探出窗外寻找安装位置。
这是台2匹的柜式空调,外机要安装在阳台右侧。腰系约两指粗的安全绳,老蔡便一跃翻出阳台,安全绳另一头绑在户主家的门框上。
出到室外,老蔡尽量贴近墙壁,徒弟将电钻和角铁等递给他,老蔡不到三分钟就在外墙钻出孔来,固定底座支架。之后是最危险的外机吊装。说是吊装,其实只是将外机在室外平移,并非从楼顶往下吊。
小周将绑着40公斤重外机的绳索系到自己身上,双手死死抠住阳台边。师徒俩一内一外,合力将外机安在支架上,剩下的调试程序就由老蔡一人完成。十分钟后,老蔡说“搞定!”小周便接上电源,随着压缩机开始运作,冷气徐徐地吹出来。
【记者体验】
不是谁都能站在支架上
稍事休息之后,师徒又开始安装另一个房间的空调。这台空调就装在窗台外面,外机轻,安装难度小了很多。系好安全绳将支架装好后,老蔡居然一脸坦然地站在带有镂空的不锈钢支架上,吆喝着小周把外机挪过来。
“支架是不锈钢材质,站在上面完全没问题。”老蔡解释说,但老蔡还是拒绝了记者想到支架上站一站的愿望。老蔡告诉记者,高空作业的大忌就是自己的恐惧,心里发虚,手脚很可能会不听使唤地发软,到时候空调的重量将人往后压,一根安全绳能起到的作用就有限了。
【经验之谈】
“装空调最怕低层老房子”
从当天第一个客户家中走出来已近上午10点,室外温度38℃。老蔡跨上电动车,载小周前往下一个点,河西观沙岭的一处老式居民区,5楼。
本以为这次安装会相对轻松,老蔡却摇头告诉记者,“最怕低层的老房子。”老旧的小区,虽然不会超过7层,但家家户户繁杂的防盗网会牵绊安全绳,“要想办法避开。”如果实在无法避开,只能将防盗网割开一道口子,钻出去悬空安装。
在长沙从事空调安装超过9年,老蔡以亲身经历总结了两种威胁:其一,客户选择将空调外机装在与窗户平行位置,逼得安装工必须在窗外悬空。 其二,房型设计存在缺陷。除了老式住宅没有空调安装平台外,某些高楼的空调外机平台离窗户很远。
【一日盘点】
日入近千元,“把命绑绳上”
晚上7点,老蔡接到电话,动身前往车站路给一住户移机。这是当天的第五单生意,也是最后一单。算下来,一天的收入有近千元。“不是收入还行,谁会去干这种把命绑在绳子上的工作?”老蔡告诉记者,去年3月到8月这段时间他赚了6万多元,如果在工地干活,干一年也才4万出头。
“有没有高空作业上岗资格证?”这个问题把老蔡问得一愣。“那是电器大卖场的安装员工才有的吧,我们没有证,都是师傅带徒弟。”老蔡透露,“我们主要是与社区的便民电器维修店合作,我们负责技术,他们招揽客源,收了钱分成。”
记者问,“出了安全问题电器修理行老板会负责吗?”老蔡说,“我们是合作关系,出了问题找他们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