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最终话末尾,天使消失。
音无对天使态度的变化作为AB贯穿全剧的一条主线,这段场景的伏笔可以说是做得最充足的。充足的伏笔,不仅使得这段感情显得水到渠成,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这段感情的深度和真实感。他们必然的别离必定是AB中没有最为悲伤的悲剧。
BGM运用方面却让人遗憾。当音无和天使互诉衷肠时,BGM一直维持在音量较小的状态,糟糕的时候甚至完全意识不到BGM的存在。我的眼泪已经在眼眶中蓄上了。然而直到说完话之前,我都没法哭出来。
当音无大叫一声“奏!”,天使消失,对话结束。BGM逐渐变大了,隔了一会,我哭了。
只是剧情足够悲伤,观众充其量只不过是产生一种哭的冲动而已,要让观众真正哭出来,把自己理解的悲伤转化成让眼泪掉落的动力,并把这段场景铭记于心,还需要一种纯感情的力量才行。这正是BGM的职责。倘若BGM小声到存在感低下,我们是不能期待它对人感情能够起到什么作用的。这也正是为什么BGM声音一大之后,我能够成功的哭出来。
当然,这段场景即使没有BGM搭配也是很令人回味的,但是如果能有运用良好的BGM相搭配,给人产生的印象将会更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