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泪吧 关注:48贴子:11,512

回复:别看哦,会晕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范例
1。闺人赠远(其三)王涯
啼莺绿树深,语燕雕梁晚。
○○●●○,●●○○◆。
不省出门行,沙场知近远。(阮韵)
●●●○○,○○○●●。
2.江行 柳中庸
繁阴乍隐洲,落叶初飞浦
○○●●○,●●○○◆。
萧萧楚客帆,暮入寒江雨。(麌韵)
○○●●○,●●○○◆。
3.寒食下第 武元衡
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
●○●●○,○○●○◆。
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屑韵)
○○○●○,●●○○◆。
4.席上夜别张主簙 李益
红烛剪还明,绿尊添又满。
○●●○○,●○○●◆。
不愁前路长,只畏今夜短。(旱韵)
●○○●○,●●○○◆。
5。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筱韵)
●○○●○,○●○●◆。
6.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屑韵)
○○○●○,●●○○◆。
7.天台国清寺 皮日休
十里松门国清路,饭猿台上菩提树。
●●○○●○◆,●○○●○○◆。
怪来烟雨落晴天,元是海风吹瀑布。(遇韵)
●○○●●○○,○●●○○●◆。
8。春闺怨 程长文
绮陌香飘柳如线,时光瞬息如流电。
●●○○●○◆,○○●●○○◆。
良人何处事功名,十载相思不相见。(霰韵)
○○○●●○○,●●○○●○◆。
9.独坐吟 秦韬玉
客愁不尽本如水,草色含情更无已。
●○●●●○◆,●●○○●○◆。
又觉春愁似草生,何人种在情田里。(纸韵)
●●○○●●○,○○●●○○◆。
10.江村乱后 顾况
江村日暮寻遗老,江水东流横浩浩。
○○●●○○◆,○●○○○●◆。
竹里闲窗不见人,门前旧路生青草。(皓韵)
●●○○●●○,○○●●○○◆。
11、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筱韵)
●○○○○,●●●○◆。●○○●●,●●●○◆。
12.意绪 韩偓
绝代佳人何寂寞,梨花未发梅花落。东风吹雨入西园,银线千条度虚阁。
●●○○○●◆,○○●●○○◆。○○○●●○○,○●○○●○◆。
脸粉难匀蜀酒浓,口脂易印吴绫薄。娇饶意态不胜羞,愿倚郎肩永相著。(药韵)
●●○○●●○,●○●●○○◆。○○●●●○○,●●○○●○◆。


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3-07-29 23:06
回复
    (药韵)
    ●●○○●●○,●○●●○○◆。○○●●●○○,●●○○●○◆。
    上图○为平声,●为仄声,◆为仄韵。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3-07-29 23:08
    回复
      范例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真韵)
      ○○○●●,○●●○◎。
      2.放鱼 李群玉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銛钩。(尤韵)
      ○○○●●,○●●○◎。
      【銛钩】锋利的钓钩。暗喻社会的险恶。
      3.引水行 李群玉
      一条寒玉走清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
      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先韵)
      ●●●○○●●,○○○●●○◎。
      【寒玉】指竹筒。南方山区,连接打通竹节的竹筒,作为渡槽,用来引水。
      4.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删韵)
      ○○●●○○●,●●○○○●◎。
      5。上汝州郡楼 李益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
      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尤韵)
      ○●○○●○●,○○●●●○◎。
      【汝州】州治在今河南临汝县,原为唐王朝腹心地带,中唐因边患、藩镇之祸,这里实际成了朝廷势力的边区。
      6.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先韵)
      ○○○●○○●,●●○○●●◎。
      7.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五) 杜甫
      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
      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灰韵)
      ○●○○●,○○●●◎。●○○●●,○●●○◎。
      【郑广文】郑虔,广文馆博士,作者好友。
      【何将军山林】在长安韦曲之西。山林即园林。
      【银甲】套指上以弹琴。
      【金鱼】官员三品以上佩饰物。
      8。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支韵)
      ○●○○●,○○●●◎。○○●○●,○●●○◎。
      【谷口】古地名,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
      【补阙】官名,职司供奉规谏。
      【茅茨】茅屋。
      【薜帷】茂密如帐的藤蔓植物。
      【萝】松萝,常与薜合称薜萝,为隐逸者特征。
      9.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3-07-29 23:14
      回复
        9.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真韵)
        ○○●●●,○●●○◎。●●○○●,○○●●◎。
        【灞上】古地名,在今西安市东。
        10.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阳韵)
        ●●●○●,●○○●◎。○○●○●,○●●○◎。
        【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铎】铃。
        【驿站】旧时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休息住宿处。
        11、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
        12.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
        上图○为平声,●为仄声,◎为平韵。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3-07-29 23:16
        回复
          (2) 省略谓语动词
          “平明送客【 】楚山孤”,是送客(我)觉得楚山孤。
          “多少楼台【 】烟雨中”,是楼台“耸立”或“隐藏”在烟雨中。
          省略动词后,句子往往成为一个名词性词组,有时很难确定省略的是什么动词,在什么位置,使句子有多义性,迷离朦胧,启人想象,更富情思和神韵。如: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是渭北杜甫手“抚”春天树,或是李白“遥望”、“想念”渭北春天树,此等问题, 都可有读着驰骋想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上下句各用三个名词构成,都是早行所“见”所“闻”有特征性的景物,使道路辛苦、羁旅愁思见于言外。
          省略,还有省略介词、连词、助词等虚词。
          2.倒装
          有两句之间的倒装,或者倒插、倒卷、逆挽。如“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先说现在,后说从前,相当于补叙。
          更多的是句子内部词语的倒装,即不按常规语序排列,前后倒置。 有两种情况:
          (1) 纯因合符平仄规律而倒装。
          “孤帆一片日边来”,为合“平平仄仄仄平平”,不作“一片孤帆”。
          “孤城遥望玉门关”,同理,不作“遥望孤城”。
          “风雪夜归人”,为合平仄和押韵,不作“人夜归”或“夜人归”。
          “问姓惊初见”,实际应是“初见惊问姓”。
          (2) 主要是为修辞效果而倒装。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实际上是因浣女归而致竹喧,渔舟下而莲动。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应是“怜新雨后竹,爱夕阳时山。”
          “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主谓语倒置。
          如此倒装的结果,一是不落俗套,使句子有波澜,增加动感,使人感到新鲜;二是放在句首和句末的词,可以起强调作用,给读着以鲜明强烈的印象,增加诗味。
          省略和倒装,都应以读着理解、增加美感为度,新鲜而不流于怪异,自然而不失于做作。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3-07-29 23:19
          回复
            范例
            1。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啸韵)
            ○○○●○,○●○○◆。
            【篁】竹林
            2.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尤韵)
            ●○○●●,●●●○◎。
            3.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东冬韵)
            ●○○●●,●●●○◎。
            【题解】本篇或作王建诗。
            【行宫】皇帝外出处所。
            4.啰唝曲 刘采春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
            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先韵)
            ●○○●●,○●●○◎。
            【啰唝】俗话来啰,有盼望远行人回来之意。
            【生】偏,最。
            【儿】女子自称。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尤韵)
            ○○●●●○●,○●○○○●◎。
            6.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碧衣。
            ●○○●●○◎,●●○○●●◎。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微韵)
            ○●○○●○●,●○○●●○◎,
            【越中】今浙江绍兴。
            7.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文韵)
            ●○○●○○●,○●○○●●◎。
            【曛】落日的余光,昏黄。
            8。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阳韵)
            ●○●●○○●,●●○○●●◎。
            9.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庚韵)
            ●●●○○●●,○○●●●○◎。
            10.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麻韵)
            ●○●●○○●,○●○○●●◎。
            11、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支韵)
            ○○●●○○●,●●○○●●◎。
            12.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
            可怜夜半虚前席,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3-07-29 23:20
            回复
              贾生才调更无伦。
              ○●○○●●◎,●○○●●○◎。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真韵)
              ●○●●○○●,●●○○●●◎。
              上图○为平声,●为仄声,◎为平韵,◆为仄韵。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3-07-29 23:20
              回复
                绝句结尾一般有三种情况:
                1.
                以理结。纯粹以理结束不易动人,多半是伴随抒情、议论,寓理于事,如《登鹳雀楼》“更上一层楼”,《贾生》慨叹“不问苍生问鬼神”。
                2.
                以情结。由景及情,或是情的深化。如《寒食下第》“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3.
                以景结。结得好,能有神韵。如《江行》“萧萧楚客帆,暮入寒江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唯见长江天际流”。
                绝句四句,结构方式不完全一样,说明如下:
                1. 单句串合式,【(1)】,【(2)】,【(3)】,【(4)】。
                一二两句一起一承,点题,三四两句就全诗来说是一转一结,就两句本身来说仍是起承关系。四句连贯直下,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的间隙和跳跃较大。这是最常见的结构方式。如王维《竹里馆》、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岑参《逢入京使》。
                2. 对起单合式。 【(1)、(2)】,【(3)】,【(4)】。
                一二两句相对并起,有时在三四句点题。此式也较常见。如王之涣《登鹳雀楼》、刘禹锡《石头城》。
                3. 单起对合式。【(1)】,【(2)】,【(3)、(4)】。
                一二句如常,一起一承,点题。三四句并列相对,作铺陈语。如孟浩然《宿建德江》。
                4.对起对合式。【(1)、(2)】,【(3)、(4)】。
                两两相对,两对都是并列关系,彼此关联似不很紧密,但是共同表达一个主旨。 如杜甫《绝句》。
                5. 单起中并单合式。【(1)】,【(2)、(3)】,【(4)】。
                首句单起,中两句并承铺叙,末句转折并作结束。如李白《越中览古》。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3-07-29 23:2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3-09-05 19: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