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吧 关注:96,650贴子:1,347,310

当世《黄帝内经》,史上最牛气功理论,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是广告,吧主勿删。


IP属地:广西1楼2013-07-29 18:39回复
    《化工原理》当年在大学是我的苦主,LZ学什么都是三心二意,不求甚解。所以,读书方法与众不同,常常有新的发现。
    因此,如果我说,我利用化工原理的一些知识,领悟了至高无上的内功心法,请大家Hold住,你遇见的不是一个疯子,也许,应该是个天才,哈哈哈。。。
    LZ从灵机一现开始边练边悟,到打通任督二脉,仅仅只用了14天时间,再到如今大彻大悟,一通百通,想通了无数古往今来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其过程之精微曲折,难以言表。
    写这个帖子开八之前,我已经在练功的过程中证悟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很多看似深奥的东西,点穿窗户纸,其实SOeasy。。。。


    IP属地:广西4楼2013-07-29 18:45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先说目录,LZ打算分以下主要的章节:
      《人体装置论》
      《人体疾病论》
      《气-血相对论和真气-经脉论》
      《脏腑论和任督二脉论》
      《养生功法论》
      《内家功夫论》
      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以,不要因为前面写的东西过于浅显而觉得LZ是跳大神的。
      这些都是事实,是我亲身经历和证悟的。


      IP属地:广西5楼2013-07-29 18:46
      回复
        先说目录,LZ打算分以下主要的章节:
        《人体装置论》
        《人体疾病论》
        《气-血相对论和真气-经脉论》
        《脏腑论和任督二脉论》
        《养生功法论》
        《内家功夫论》
        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以,不要因为前面写的东西过于浅显而觉得LZ是跳大神的。
        这些都是事实,是我亲身经历和证悟的。


        IP属地:广西6楼2013-07-29 18:46
        回复
          气功是经过那么多人验证和体验过的,LZ只是从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原理,来解释一些中医、武术的现象和实质而已,现代人被所谓的科学祸害了,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都觉得是伪科学,殊不知,这才是不科学的态度,如果你无法理解,一定是没有研究透彻其本质,仅此而已。如果科学是真理,那它一定能解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没有这样的精神,不配谈科学。


          IP属地:广西7楼2013-07-29 18:47
          收起回复
            一、前言
            今天,我想从一个工程师的视角来谈谈中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和养生学。并希望能够籍此让大家重新认识一些传统中医的疗法、传统武术的功法、以及慢性疾病、神经性疾病的病因学说。我敢说,我的一些发现是两千年来古今中外关于人体养生最具独创性的观点之一。有人会问,你一个学机械的,凭什么谈论医学和养生?我只有一个回答:“久病自成良医。”
            我从小体质虚弱,成年之后又不懂得煦养身体,曾经有四五年,每天下班后就坐在电脑面前,直到上床睡觉。长时间的久坐和过度的耗费眼睛,加上平时又不爱运动,25岁一过,就明显的感觉到身体素质的下降,表现为眼睛容易干涩、颈椎疼痛,加上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压力,精神和情志的抑郁,带来一系列毛病,诸如睡眠质量差、早醒,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差,心跳过速,血压不定期偏高,容易心慌气短,抑郁等等。
            我相信,我所经历的这些症状,在如今的年轻人中并非个例,而是相当普遍的事情。只不过,有些人体质好,则症状略轻,稍加调节,自然痊愈;有些人体质差,则比较严重,非经医药,不能缓解,有些甚至连药物也难以治愈。
            这些症状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是难以忍受的折磨,我当然也去过很多次医院。说起就医的经历,每个人都有罄竹难书的血泪史。不必说难以忍受的排队、化验、来回驱驰之苦,更不必说众目睽睽之下被问东问西、隐私泄露之羞,光是各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折磨反复、失望和打击,就已经比病痛本身更让人伤心难过了,与之相较,那些药石之苦、针砭之痛,早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身体有如此之多的病痛,可是,每次体检,却一切正常,各项指标简直正确、健康得像教科书一样,正因为如此,我对西医的治疗理念深深的怀疑,每次去西医院,化验一堆的项目几乎就要排队耗费一天,有些结果甚至还要第二天才能拿到,而医生看到之后只有一句——“一切正常”,然后建议去另外的科室做进一步的检查。而且可笑的是,很多西药根本就不是治病的,仅仅是缓解症状而已,我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咳嗽的很厉害,去医院看病,医生给开了一种德国进口的口服液,治疗咳嗽的症状确实有效,效果立竿见影,可是,药效一过咳嗽更加厉害,然后我仔细一看说明书,主要成分就是类似于**之类的镇静和麻醉剂,让我深感震惊。
            各种西药的说明书中,副作用让人触目惊心,而且,大部分都只是起到专门的功效,比如,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些仅仅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抗剂,用阻抗血管收缩的方式降低血压,对血压降低之后供血量不足的危害视而不见,因此,如果没有一个从系统全局来统筹治疗的主治医生,往往是治好了脚痛,却害头疼,因为那头疼就是治疗脚痛的药物造成的。
            最关键的问题是,那么多不同的病症,并不是单独一个科室可以治疗的。在西医的范畴内,
            治疗眼睛干涩和颈椎病,根本风牛马不相及,治疗失眠抑郁和肠胃疾病的专家,也互相不太待见。既然说西医是科学,那么我们不妨来思考一下,如果有一种原因导致了这么多病痛的话,就一定有一种方法把它们同时治好,而不是分成很多种疾病分别治疗。而现实却是,西医把疾病的症状人为的分割成很多部分,分别给予所谓的治疗(其实往往只是缓解),而对疾病本身则是一种盲人摸象的状态。
            西医让人畏惧,中医也好不了多少。现在的中医院,逐渐形成了不好的风气,也开始分科室、专家之类的了,各种高科技的检测手段和仪器,并不会让医生的水平更高,而是完全违背了中医的理论和理念。那些所谓的中医,大部分只是使用中药治病的西医而已,有些甚至只是会治疗一两种病症的所谓“专家”。
            治疗这类检查不出异常指标的疾病,往往并非朝夕可成,更何况很多医生一周只在特定的日期上班,如果要坚持治疗,则为工作所不允许,因此,我也亲身试验过各种养生疗法,桩功,静坐,穴位按摩,针灸,拔火罐,食疗等等。我甚至服用过褪黑素(脑白金的主要成分),吃过抗抑郁类的精神治疗药物,试用过南怀瑾所述治疗心肾不交的方法——将花椒、艾草、桂圆碾成泥、捏成丸,睡觉时放在肚脐里,用胶布封上。
            这些治疗方式并非全无功效,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能完全奏效。站桩,艰苦枯燥,让人难以坚持,而我又不太喜欢出汗,因为不懂得一些禁忌,站桩结束之后大冬天的用冷水洗澡洗头,后来头疼了接近一年;静坐,不得门径,断断续续坐了一年多也没有找到所谓的气感;穴位按摩,开始的时候效果明显,时间久了疗效逐渐轻微,没有持续,仅仅帮助我了解了经脉而已;针灸和拔火罐,我是去专业的中医院治疗的,应该说效果不错,甚至一度帮我畅通了头顶的经脉,但是,治疗费劲,没人帮助,自己几乎无法进行,去医院又没时间,价格也不便宜;食疗,我肠胃吸收功能不好,感觉吃什么都没有太大的效果。
            正是进行过各种方式的治疗,所以,尽管他们没有治好我的病痛,却分别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两三年前起,我就开始自学中医学,然后又购买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研读,虽然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随便翻翻,但是,我经常按照其上的理论进行自我验证和观察,每逢有新的感触,就会翻书寻找根据。我每次去医院,都会记下医生所开的药方,对每一味药物都会查询药性、作用机理,琢磨医生配伍的思路,有时候医生还会增减一两味药物,我就仔细留心自己身体的反应和差别,因此得以渐渐理解了医书上所说的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通过对中、西医的对比和互证,逐渐摸到了人体病理学这头大象的轮廓。


            IP属地:广西8楼2013-07-29 18:47
            收起回复
              没看完,马克下


              12楼2013-07-29 19:20
              回复
                原贴有些乱,可以看这里的汇总贴:http://tieba.baidu.com/p/2005076360?pn=1


                IP属地:广西13楼2013-07-29 20:4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三、人体疾病论
                  要搞清楚如何治疗疾病,要先弄清楚人体为什么会产生疾病,而疾病又是什么。
                  在遇到一种疾病的时候,西医首先找以下原因:
                  ①是否是病毒造成的?
                  ②是否是血液成分变化?
                  ③是否是激素水平改变?
                  ④是否是身体组织异常?
                  ⑤是否是基因缺陷?
                  然后,根据找到的异常因素一一进行纠正和治疗。这是西医常见的思路,其治疗手段因为具有针对性,效果也往往立竿见影,值得信赖。
                  但是,西医又存在不少弊端:
                  ①杀死病毒?病毒多种多样,还会产生变异和耐药性,则研制对抗和消灭病毒的药物显得永无出头之日,而且,杀死病毒的药物,往往也会杀死对人体有用的细胞,对身体危害很大,属于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疗法;
                  ②清除血液中的有害成分?听起来似乎不错,但是,人类的化工水平远远达不到那么高的程度,血液中的物质种类多样,一则很难做到中和一种有害成分而对另外有益的成分秋毫无犯;二则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往往含量很低,为了治疗疾病,不得不让大部分的无用甚至有害成分进入血液,带来二次污染;三则剂量很难精确,药物本身往往是有害物质,为了保证疗效,往往是适当过量使用的,容易造成肝肾代谢的负荷加大;
                  ③调节激素水平?这个更加是野心勃勃的计划。人体内的激素种类就多达75种以上,肽类激素,氨基酸类激素,胺类激素,类固醇激素,每一种激素对身体的影响都是复杂微妙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剂量极其微小,控制非常困难,同时,饮食的影响也无法忽略,每个人的饮食环境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如何找到最合适的剂量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也往往最大最复杂。
                  ④组织异常?手术呗!可是,手术切除身体的一部分,其破坏很多都是损伤、消耗性和不可恢复性的。所以,即使是西医,一般能够采取保守治疗的,也绝不轻易使用手术。
                  ⑤基因药物?目前只存在于传说之中,据说是下一次科技**的重点突破方向之一。
                  相对而言,中医治病的思路则完全不同。中医的理念中,压根就没有什么感冒、咽喉炎、高血压、肝炎的概念区分,这些不过是疾病的症状,而非本质,中医对疾病本质的描述大致可以用虚实和正邪来定义。
                  所谓虚实,就是人体脏腑及其他器官、组织功能的强弱,脏腑虚,则易受邪气侵犯。所谓正邪,就是免疫系统的负荷状态,免疫系统是主导人体是否生病的决定性力量,如果外来致病性因素,诸如病菌和毒性物质对免疫系统的侵犯程度超出了负荷,则邪气盛,疾病生,就需要扶正祛邪,加强脏腑器官的功能,提高免疫系统的能力。
                  事实上,如果对一些中药和西药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发现,它们很多是具有同样的药理的,大部分都是激发特定的肾上腺素或者脑垂体分泌,短时期内提高身体的机能,来帮助身体免疫系统杀死侵犯身体的致病性因素,或者进入一种良性循环,逐渐纠正或者消除致病性因素。区别在于中西医的辨症理念不同,西医是独立的辨症,中医是系统的辨症。在西医眼中,各种疾病是独立的,或者有限伴生的,因而容易忽略和破坏免疫系统本身,疾病被治好了,以为是药物杀死了病菌,其实,药物只是刺激了身体,切换到了特殊的模式,然后,免疫系统杀死了病菌。而中医用药,从最原始的理念,就是帮助身体脏腑充实、协调,从而增强人体机能,逐渐消除疾病。


                  IP属地:广西15楼2013-07-30 09:37
                  回复
                    那什么是“气/真气”呢?这似乎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问题,武术家们为我们描绘了无数得气、行气、运气的感觉和神奇功效,但是,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能够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清楚“气”究竟是什么。
                    即使是很多练习气功的医者,也弄不清“气”究竟是怎么来的,怎么发挥功效的。它看上去似乎是通过特殊的修炼方式,通过呼吸得来的。可是,如果说是空气在体内行走,那显然是不符合医疗验证的。如果想要弄清楚“气”是什么,一定要先弄清经脉(或经络)是什么。从解剖学的意义上来说,经脉是不存在的,这也是西医不承认人体经脉学说的原因。但是,经脉的诸多神奇功效,又是不容质疑的。
                    提起经脉,不得不说一个人——祝总骧,中国著名经络学家,首次用科学实验证明人体经络存在的世界级经络学家。此人生于1923年,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化学系,1947年转入北京医科大学后任生理学讲师,1956年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任教,并在心脏生理和高血压发病原理研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3年以来,他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与合作者经过二十年长期艰苦攻关,发表论文110篇。写成专著《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中国第一大发明的科学验证》(北京出版社,1989)。他们运用电子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声学和形态及动植物等多种学科检测和独特的实验法,准确地揭示人体经络线的分布位置,证实了古典经络图谱的高度科学性和客观存在。以后又提出“经络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立体结构的调控系统”的理论。这一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之中,取得神奇效果。因此获得国家科委首届“星火杯”创造发明特等奖。此外还10次荣获国家卫生部、市科委等科学进步奖。


                    IP属地:广西20楼2013-07-30 09:42
                    回复
                      但是,祝教授仅仅证明了经脉的存在和位置,至于经脉究竟是什么东西,“气”如何在经脉里面运行,却语焉不详。虽然发明了“312”经络锻炼法,毕竟只是功法,未能把原理讲述明白。因为,不亲身练习气功,找到“气”感是什么感觉,体会行气打通经脉是什么感觉,是很领悟到“气”和经脉的。
                      我练习过一年的桩功,从开始的时候,只能站48秒的马步,到后来可以轻松站半个小时以上,虽然那时候,我还没有领悟到真气是什么,却给我逐渐领悟真气和经脉的“真相”提供了莫大的帮助(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我所说的也许仍然是假相,因为这只是我的一种猜想,不过,很多科学都是从猜想开始的,只要理论框架没有问题,一些砖瓦基石自有更加深入和细致的人去补充和完善)。
                      48秒和半个小时,无疑是数量级的差别,虽然我练功前后,腿部力量的确有了很大的增强,但绝对不存在数量级的差异。所以我就一直在琢磨为什么能够站那么久,然后,细心体会身体的状态和差别。
                      我发现,最开始站桩,腿部肌肉非常的紧张和酸痛,特别是膝盖韧带的疼痛,多坚持一秒钟都是莫大的煎熬。可是,后来找到感觉了,站的时间长了,大腿根本就不会酸痛,反而,站得久了会觉得腿跟身体仿佛都在呼吸,全身轻松,感觉很舒服,在武术家们的所谓功法心得里面,这就是“得气”了。可是,我从来没有学过什么功法,只是盲人骑瞎马的自己找感觉,拼命的坚持,到后来就慢慢的做到了原本不可能的事情。这个谜题一直在我脑海里面盘旋,久之不去。
                      人体发力,通常依靠神经发出信号,使得肌肉产生收缩,肌肉收缩在细胞内基本是个生化过程,通过主动调节钙离子浓度而实现细胞收缩的调节,所以缺钙容易发生肌肉抽搐。长时间的肌肉收缩,会大量消耗能量,需要心脏增加供血以补充养分,养分供给不足发生缺氧,则分泌乳酸,产生肌肉酸痛。这也是初学桩功的人普遍的状态。
                      但是,血液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提供钙离子和其他养分而已,它本身也会起到“液压油”的作用。在肌肉收缩的时候,神经系统发出信号,局部血管随之收缩,通过体积改变的方式,提高微观区域内的血液及其他液体的压力,从而产生液压力辅助肌肉组织的收缩。因此,在站桩的时候,如果能够利用这种液压力和肌肉收缩力轮替,有节奏的让肌肉获得休息,则不会因持续、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而产生乳酸,就像我们走路的时候肌肉也在不停的收缩,但是,因为不是持续的,则不会发生缺氧状态。
                      但是,问题又出来了,如何获得这种液压力?我们可以按照一般科学的方法,进行局部分析,截取一段肌肉组织作为这种液压力的研究对象。维持液压力,首先要保持这段肌肉组织中是充满液体或者气体的,否则,力无法稳定平衡的输出。但是,血液在血管之中脉动,似乎并没有充满,其他液体(包括组织液、淋巴液、水等)在血管之外也存在波动或者流动,似乎也不可能完全充满,心脏收缩压一消失,到下一次收缩压恢复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压力中断期,而气体是可压缩的,无法像液体一样传递那么大的压力,这种力的输出平衡很快被打破。幸好,肌肉和血管的收缩可以帮忙改变这一状况,当进入这个压力中断期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人为的收缩肌肉和血管,改变液压密封腔的大小,来代替心脏维持这种液压力。
                      因此,桩功练上身的时候,你不是用大腿正面的肌肉群维持一个不变的拉力,而是它维持一会儿拉力,一会儿又放松这种拉力,改成了整个大腿肌肉群收缩,增强血管及经脉收缩,维持局部地区的液压力来替代它,如果用一个放大镜去观察人体站桩时的腿部状态,就是时钟1的时候,大腿正面肌肉很紧张,血液供给主要依靠心脏压;时钟2的时候,心脏压降低,大腿正面肌肉放松,整个大腿径向(即环向)收缩,减小因心脏压降低带来的血管空腔,大腿内的液压力上升,身体的重力转化为大腿内的液体均匀分布的——对大腿血管和肌肉、皮肤、骨骼的径向(即环向)压力,透过膝盖骨铰接处传递给小腿骨骼。普通人是通过膝盖韧带绷紧,拉住大腿不让其与小腿的夹角变小,维持上半身不下沉,而正确的方式是大腿通过液压力的传递,把小腿变成了一个铰链支座,上半身的重量是压在小腿骨上的,因此,膝盖韧带基本是放松的。从身体自身的感觉来说,就是腿部在“呼吸”,内部液体在试图扩张大腿,但是,大腿肌肉实质上在收缩,维持这种压力。肌肉力和液压力这两种不停交替的力,支撑着因身体重力带来的不平衡。功力较浅的人,较难掌握这两种不同力之间的平稳切换,因而有时候液压力不足以完全替代肌肉力,在站桩的时候,身体会上下有节奏的弹动,因而,较多的使用了肌肉力,容易疲劳。


                      IP属地:广西21楼2013-07-30 09:43
                      收起回复
                        ④毛细血管总横断面积大于主动脉数百倍。平时一般仅有小部分毛细血管轮流开放。由于毛细血管壁薄,和有较高通透性,使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通过管壁进入组织,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也能通过管壁进入血液,从而完成血液与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


                        IP属地:广西23楼2013-07-30 09:45
                        回复
                          那么,我们如何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气体液体变成所谓的“真气”呢?那种谐频波动该如何找对频率?为何普通人很难有“真气”的感觉呢?我来一一解释。
                          首先,我们常说经脉不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经脉不是不通,而是太通了,所以,你感觉它不通。这么说,估计很多人觉得是自相矛盾的,其实不然。我已经说过了,中医和武术范畴里的“气”,并不是单纯的气体,而是气液相都有的物质。打通经脉,并不是因为经脉的通道是闭塞的(当然,有些地方的确是狭窄和闭塞的),而是,经脉的通道有些地方(特别是丹田和穴道)太大了,填充在经脉中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富余的液体太少了,光是气体在里面跑,一会儿就从皮肤浅表层穿透出去了。因此,那些液体仅仅在局部地区孤立隔离的存在,维持着微弱的作用,帮助改善血液的循环,在一些意外的情况下,肌肉和血管发生了规律性的收缩波动(这些经脉通道的面积改变和血液压力变化正好配合正确),而那里的各种液体正好又很充盈(也就是所谓的真气充足)的情况下,就得气了。
                          所以,要产生真气,有几个条件:
                          ①毛细血管逐渐畅通。
                          ②组成真气的那些液体分泌速度大于消耗,要逐渐充盈,能够在经脉内汇集,产生虹吸循环的最小封闭量(不一定是真空度带来的虹吸,也可能是正压推动的虹吸,总之,液体在一个截面积较小的密封管内,通过两端压力差的作用输送液体,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水银压差计,不管是左侧压力升高还是右侧压力降低,均可以推动水银流动)。
                          ③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逐渐被训练到能够自如控制肌肉、血管和各种组织与心肺有规律的配合(事实上,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条,那些液体无法自动汇集)。
                          解释了经脉和真气是什么,我们再来看一个重要的概念——穴道。穴道,是我们通俗的说法,中医经典中的正式名称叫做腧穴,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肌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这是百度百科中的说法,它说的基本没错,但是,听起来过于神奇,没人知道其本质是什么(应该说,还少了一层含义,就是储穴的意思,穴道还是储存真气液体的地方,这点很重要,后面解释。汉语、汉字的表达层次之丰简直让人惊叹有鬼神之工)。
                          如果用我创立的理论,就基本可以解释明白。回到我在人体装置论中对经脉和穴道所做的描述——经脉类似于平衡冲洗管系统,穴道是冲洗液储藏池。没错,真气中的液体就是用来冲洗血管的冲洗液(严格意义上说,只是其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可以冲洗毛细血管,其余的仅起到液压油的作用),其中的气体,一部分为血液中代谢排出来的废气,一部分为一些特殊通道进入其中的空气,其作用是吹扫和汇集那些孤立存在的液体。只要学过化工原理,就会知道,任何存在液体的地方,一定存在其气相,因此,血管中一定存在着微量的不凝、也不溶解的气体,如果汇集起来,容易形成气泡,阻碍血液的流通,我们注射药物到血管之前,一定要挤掉空气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经脉的存在,一方面减小了这种危险和弊端,一方面,又和血液交换了大量液体,冲洗了血管,改善了血质。
                          而穴道通常是血管、神经密布的地方,那里是经脉之上相对体积较大的地方,因为有它们存在,如果你的真气液体不够充足,则经脉之中的液体不容易封闭经脉截面,无法形成虹吸管,而不能被真气中的气体推动,因而,真气中的液体在经脉之中孤立的存在,而形成我所说的“太通而不通”的状态。


                          IP属地:广西24楼2013-07-30 09:46
                          回复
                            以下这节不是正文,只是随笔:
                            气功被误解,不容易练成,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大家都以为真气是气体。
                            真气中的确有不少气体成分,特别是任督二脉未通,真气液体还很少的时候,主要靠气体驱动,然而,如果你按照我所说的方法打通任督二脉之后,你会恍然大悟,真气的有效成分,绝对不是气体。
                            在刚开始得气时,因为真气液体非常的少,大部分是气体,气体在经脉中流转,有时候还透过较薄的皮肤,比如手掌心,脚掌心,印堂处等,感觉那里在随着你的呼吸而吞吐,实际上,那是因为液体已经封闭了一些穴道,使得气体无法短路逃逸出,而行走到了距离较远的地方。


                            IP属地:广西25楼2013-07-30 09:4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是腧穴功能中储存和运输的一面,为储存之“穴”;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输注,灌注之“穴”。这一点应该如何理解呢?那就是,穴道都是经脉中的真气液体跟人体各血管系统交换物质的集中/中转站,这里血管众多,神经密布,真气液体在一些特定的穴道进入不同的血管,比如静脉末端,帮助静脉回血,同时,在一些特定的穴道让血管中的微量代谢气体排出,减小血管内的空压,增加血管内液柱两侧的压力差,加强血液循环。同时,真气液体还濡养穴道处的神经系统,因此,经脉、穴道及其中的真气对身体各系统的作用是综合的、立体的、复杂的、多层次调控。
                              普通人的穴道中,真气液体虽然并不充盈,无法密封联通经脉,但是,通过刺激穴位,造成疼痛带来的自然肌肉收缩反应,却可以输送真气液体,使得其附近的经脉被液体填充密封,成为一个虹吸管,在呼吸带来的空气推动力之下,液体流动,产生真气运行的感觉,从而疏通经脉。但是,普通人的经脉真气液体是远远不够充盈的,这种虹吸现象因为真气液体运行至下一个穴位时不足以再次形成液封而告失败,再则,普通人不懂得所谓的“心法”,呼吸、心跳、肌肉和血管的收缩等无法有效有规律的配合,真气中的气体推动液体的力量不够集中和强大,因为经脉在有些地方是很宽的,气体很容易穿过液体,成为气泡从一些距离皮肤较近的地方穿透出人体跑掉了(通常是穴道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真气中的液体必须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运行,那就是跟血液一样的脉动,脉动会有一定的惯性,即使真气中的气体跑掉了大部分,你仍然可以通过收缩肌肉,缩小经脉的截面积来维持虹吸,在虹吸动力即将消失之前,恰到好处的呼或者吸气,使得气体推动力可以跟上,这样,真气中的液体就有足够的动力去导通经脉了。
                              导致这一过程中断的原因可能会有几个:
                              ①你的真气液体不足,这个没有好办法,只有等待身体慢慢分泌,所以,真气的积累并非朝夕之功。
                              ②你的呼吸、心跳、神经系统、肌肉和血管收缩配合的不够好,这个相对比较好办一些,只要理解了原理,经过简单训练,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③真气液体运行至丹田了。丹田,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三个最大的穴道,它们拥有较大的容积,通往众多的经脉,正因为如此,要填满丹田是很困难的事情,普通人炼气,刚开始能够感觉到有气(其实是液体)进入丹田的时候,丹田仿佛很快又消失不见了,空空如也。这就是因为,真气液体在丹田之中微不足道,完全不能形成虹吸推动力需要的最小密封容量,就仿佛你从水井摇水,必须要有一瓢引子一样,没有这个,根本无法推动真气液体继续前行。另则,因为无论是哪个丹田,通往的经脉众多,不把那些经脉通道淹没填满之前,是很难把丹田填满至虹吸最小容量的(好在普通人的那些经脉一般也并不畅通,只要淹没至真气液体不会继续前行就可以了)。所以,很多练气的人在这时候都会很迷茫,以为自己方法不对,突然气感就消失了。在丹田被真气液体填充至建立虹吸密封的最小容量之后,真气中的气体就推动液体在丹田联通的经脉之中前行,因贯通的经脉体积逐渐增大,丹田很快又空了,气感完全消失,只好耐心等待真气液体的分泌,等到丹田再次能够建立虹吸密封。因此,这种中断和恢复要持续多次,直到逐渐到达无论真气液体运行至任何经脉(通常是督脉,所以,一般最后通督),都还留有余存在丹田之中,形成密封为止,这实际上就是“小周天”的前兆了,之所以打通任督二脉完成所谓的小周天那么重要,就是因为,一旦完成小周天,就意味着,真气液体已经丰足到真气运行再也不会中断的程度了(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会使得这种运行中断,比如,短时间内过度的耗损真气,后面详解)。


                              IP属地:广西26楼2013-07-30 09: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