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水灾前,安康中心城区仅由东大街、西大街、江南新区、金州街几条石板路和散落其中的手工业作坊构成。1983年水灾之后,经过逐年建设,城区面积扩大了7倍,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从16%提升到现在39.4%。
城市道路面积增长30倍
1983年安康中心城区仅有城市道路37条,道路总长度16.24千米,总面积13.80万平方米;城市排水管道13.37千米,路灯647盏;城市桥梁1座。3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撤地设市后,通过不懈努力,克难奋进,逐年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复重建了江南防洪城堤,新建了兴安路、大桥路和解放路等城市道路,经过逐年改造、新建,城市道路骨架基本形成,中心城市不断拉长加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中心城区人口从4万多人增加到33.95万人;建成区面积从不足5平方公里增加到37.5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增至197条,总里程达到186.79千米,道路面积增至396.56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到10.44平方米,城市道路总长度增长了11倍,道路面积增长30倍;排水管道增至210.40千米,各类照明设施增至21480盏,城市桥梁增至7座。
人均居住面积增长近4倍
安康市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从80年代初期的6平方米,90年代的12平方米,增加到当前的29平方米。市民住房观念发生根本转变,居民家庭财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房产价值在居民家庭财产中的比重达到了70%以上。长兴小区、竹园小区、南门小区、兴华名城、都市花园小区、金洲城、江南一品、御公馆等一批高品质小区先后建成,安康市的住宅产品从单体建筑到住宅小区,从多层住宅到高层住宅,从注重容积率到注重楼盘品质,推动着本市住宅产品不断升级换代。人均居住面积增长了近4倍。特别是城市服务功能大为改善,人居环境大幅提升,群众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