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吧 关注:302,216贴子:14,681,250
  • 9回复贴,共1

【求助】三国迷多 特来求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求是三国演义约三千字读后感一篇~~~~大孔明镇楼!


IP属地:河北1楼2013-08-02 11:11回复
    难道三国吧都是水货么 怎么没人帮忙啊!


    IP属地:河北2楼2013-08-02 11:15
    回复
      初次读三国还是在小学三年级,那时的魔法士方便面里还有一种叫做“三国人物卡”的东西,据说集齐120张便可以兑奖——于是一股三国热席卷校园,我才得以初次认识刘关张。  都说三国人物有三四百甚至更多,这也成为了我迟迟不敢阅读三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后来看着周围同学大谈三国,我忍不住到书店买了本青少版《三国演义》开始了我的三国之旅。  呵,一上来就出现这么多人!“桃园三结义”理所当然地出现在第一回,但这个汉帝那个黄巾军还是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好在是白话文,故事情节一读便懂,即便如此这些浓缩的三国故事还是花了近一个月时间才读完,因为人物实在太多,还要记住他们的生平、字——这对当时我可绝非易事。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也算是一个读过三国的人,再也不用眼睁睁地看着别人高谈阔论了,这对我而言诚然是最大的满足,于是小学的三国梦便戛然而止。  再次读起三国已经是在初中了,而且清晰地记得是在某一天整理房间时,翻出来很多以前手机的三国卡,我便饶有兴趣地一张张浏览…… 这一下子,不看不要紧,一看我可傻了眼了——怎么这么多武将我还不认识! 不用说,显然是当初读的三国故事里把这些武将都略去了。就这样,我二话不说去买了本原著,准备好好“钻研”一番。  这次的“三国游”可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在看到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时我已是昏昏欲睡——仅这一回中首次登场的武将就不下半百!当时真是有一种鸡肋的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于是我翻开目录,挑自己感兴趣的章节阅读。  首先映入眼帘的当属“三顾茅庐”了,再熟悉不过的情节经过文言白话文的一般渲染倒也增色不少。紧接着,从火烧新野到单骑救主;从舌战群儒到群英会;从苦肉计到连环计;从草船借箭到借东风再到火烧赤壁…… 整个赤壁之战宛如一幅幅画卷展现在眼前,不论是人物形象的惟妙惟肖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淋漓尽致的描写,都堪称经典。  从三足鼎立到三国归晋,原汁原味的《三国演义》就这样又重新通读了一遍,然而好奇心的趋势下我又找来了一本《正品三国》,希望在领略小说文采的同时品味品味三国历史,恰恰就是这本书,使我对于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有了动摇,满腔热忱似乎也黯然不少。即便如此,《三国演义》既然以蜀汉为正统,我也须尊重原著,充分领略这本不朽的小说的价值所在。  三国故事如此耐人寻味,仅“读”当然是不够的,还要有“感”。揣摩其中的情节,或是对其中的人物作出一面之评也不乏乐趣。  也许我和绝大多数三国迷们不太一样,对于一些驰骋沙场的武将并没有多大兴趣,反而觉得一些幕后谋士更值得津津乐道。相信读者们初次看三国时可能印象最深的不是刘关张,而是诸葛亮。这应该也符合情理——《三国演义》中有三分之一的章回都与诸葛亮有关,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这些典故更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除此之外,演义中尊刘抑曹的思想也给这位蜀汉丞相增色不少。不过卧龙先生也并非料事如神,尤其是在蜀汉后期九伐中原的屡屡失利,也让读者为其长叹一口气。  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中,曹军兵败赤壁,脱华容之难后幸得曹仁接应,入南郡安歇。酒席间曹操仰天痛哭,言曰“若奉孝在,绝不使吾有次大失也!”就是这一细节引发了一股争论热潮,促使读者不得不静心思考一番:倘若郭嘉在世,是否还会有赤壁之战,乃至三国鼎立的后话呢。更有甚者将郭嘉与诸葛亮的才智谋略进行对比…… 其实这也不无道理,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中,郭嘉在曹操北伐袁氏残部的途中病逝,年仅三十八岁。那一年是公元207年,恰好是诸葛亮出山的那一年,而仅仅一年之后就爆发了赤壁之战。这两位奇才的擦肩而过,不得不说是历史的遗憾。“从征十有一年,多立奇勋。”“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从这些后人的评价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郭嘉才策谋略确实非常人可比。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一位慧眼识主、才识过人的谋士怎能不永载史册。当曹军与袁绍百万之众还在官渡相持时,郭嘉分析袁绍“优柔寡断”,刘备“人心未归”的现状后,不失时机地提出分兵出击的战略部署,结果大破刘备。官渡之战后,孙策已称霸江东,日益强盛,曹操帐下皆以为患,唯有郭嘉认为孙伯符不足为虑,“为人轻率、疏于防备,他日必死于刺客之手。”即便是历史的巧合,也为奉孝的神机妙算添上一笔色彩。至于后来的挥师北上讨伐袁氏二公子时,郭嘉在遗计中又建议曹操“声东击西,以待其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起郭嘉,那就不得不想到另外一位曹操帐下的首席谋士——荀彧。如果说郭嘉是正面战场上为曹操出谋划策的指导者,荀彧便是在背后规划方针和路线的战略家,在曹操擒吕布、破荆州,扼袁绍等重要行动中屡出奇谋,政治上,荀彧为曹操举荐了荀攸、钟繇、郭嘉、司马懿、陈群等大量旷世奇才,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在官渡之战中,在曹军粮草不济难以打持久战,曹操写信给荀彧准备退兵,而文若在回信中说道:“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于是曹操采纳其建议,坚守待机。不久许攸投曹,献计劫乌巢烧粮,袁绍大败而归。之后曹操准备趁势南下讨伐刘表,荀彧建议应先将袁绍残部歼灭,防止袁军卷土重来。荀彧官至尚书令,遗憾的是,在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时,荀彧认为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结果惹怒了曹操,在其远征孙权时被迫随军南下,中途郁郁而终。王佐之才终未能其志。  尽管如此,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可能还不是上面二位——而是贾诩。 这是一位身份十分复杂的谋士,先后辅佐了李傕、张绣、曹操、曹丕等四人,被称为“毒士”,算无遗策,奇谋百出。张绣曾采用他的计谋两次大败曹操,尤其是在宛城之战中,斩杀了曹操帐下大将典韦,还使其失去长子曹昂,其“毒”之深,可见一斑。 后来贾诩归顺曹操,曹操占领荆州后想趁机顺长江东下,贾诩认为应该先安抚百姓等待时机,而曹操不听,结果赤壁之战惨败而归。后来曹丕问贾诩先伐蜀还是吴,文和认为应该先治理好国家再对外征讨,曹丕不听结果征吴无功而返。而在立嗣问题上,贾诩则始终站在曹丕一方,曹植出口成章深受魏王喜爱,贾诩则建议曹丕用真情来感动魏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曹操就立嗣的问题询问贾诩时,贾诩闭口不答,曹操问之,贾诩说“我刚才在想刘表和袁绍啊。”魏王大笑,于是立长子曹丕为太子。之所以说他是最聪明的人,无非是因为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官至魏国太尉,自己活到七十七岁且能够保全家人,又有谁能比他聪明呢。  最后再说一说曹操吧,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刚一出场就表露了他奸诈的一面:“身高七尺,细眼长髯”仅仅八个字便将这位奸雄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作为《三国演义》中的反面人物,曹操的雄心大志可以说并不为人所称赞,杀吕伯奢、杀华佗等情节又将他阴险狡诈的性格充分暴露出来,一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更是让后人对其议论纷纷。不过如果摆脱演义,历史上的曹操却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曹操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毋庸置疑是他开创的建安文学。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赋诗才华也有一定体现,但其他方面恐怕就不能差强人意了。不过细细品味,曹操在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方面确确实实要胜过刘备和孙权,这从曹魏帐下谋士众多便能看出。作为明君,曹操也毫不逊色,“以发代首”更能体现出其纪律严明,励精图治的一面。  《三国演义》可谓百看不厌,百品不乏。读三国,谈三国,品三国,实则人生一大乐事也。


      IP属地:江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08-02 11:27
      收起回复
        按演义吧规矩,要先鲍照才能钓到大婶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3-08-03 08:29
        收起回复
          我是来看镇楼图的……知天意逆天难……


          IP属地:上海5楼2013-08-03 12:56
          回复


            IP属地:江西6楼2013-08-03 19:00
            回复
              没看法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8-03 1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