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墨雅阁吧 关注:886贴子:31,834
  • 3回复贴,共1

【管理交流】 · 20130802 ·寻千古之风云,觉古今之能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许我三千繁华的寂寥
文/婉汐
并不是所有的话都可以说出口,所以我们选择了缄默;并不是所有的伤痛都可以呐喊,所以我们独自承受。我们被贯予了“隐居族”的名号。社会批叛我们逃避生活,逃避现实。我们蜗居在城市的一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社会说,我们孤僻、颓废、拒绝沟通。社会告诫我们,要直面现实,勇于挑战。可社会啊,你并不能否定,这样的我们是另一种现实。我们是繁华都市中的隐居族。我们关闭那一扇通向社会的大门,绻居在自己的角落,我们忽略了外界的所有,我们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是雾霾还是风雨,我们自在这一方小小的角落,不曾动摇。我们孤独地用自己那残缺的温暖温暖我们自己。我们不是陶渊明,我们也不曾渴望有那么一隅属于我们的桃花源;我们不是刘禹锡,我们亦不曾渴望有那么一座属于我们的陋室;我们不是诸葛孔明,我们更不会渴望有刘备三顾茅庐。因为,我们什么都不是,不曾有渊明的《桃花源记》,不曾有禹锡的《陋室铭》,更不会有孔明的三计定天下。我们不过逃避现实罢了,何以致社会的申讨?我们只是累了,我们只是停下来,我们只是偏安一隅。三千繁华的寂寥,你们,谁又懂?你们可知,我们亦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向?你们可知,我们即使隐居,也依然怀揣着希望在默默地前行?我们从未忘记过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心里亦记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样的句子。我们也记着,那个风流少年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的潇洒与不羁。那些,仅是你们对我们的定义,你们又是否知道我们隐居族心中的这一方角落?可否停止那些仅是自我式的猜测?梦中繁华落三千,即使聆风听雨,闲赏花开花落,漫看云卷云舒,那亦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从不奢求太多,只请你们许我三千繁华的寂寥,可好?我们从不奢求太多,一个角落,一本书,一支笔,便够了。当你们在批判我们的时候,可有想过,什么才是我们所想要的生活?隐居,亦只是在这种环境中无奈的选择。谁人能知我们心中的角落?谁人能知我们心中所想?独守这一方角落,便是你们给予我们最美的承诺。隐居族,我们无所谓被贯予这样的名号。许我们一个角落,许我们一片寂寥,许我们一块安静的净土。一枚小小的心愿,一个卑微的要求。留给我们一隅小小的角落。那一隅小小的角落,便是我们的天地,任世界阑珊,我自不动声色。守着这一方小小的净土,独处这三千繁华的寂寥。


1楼2013-08-02 18:22回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文/雪儿
    问三千往事如东流水,阅千年春风聚凹墨间。孟春三月,集社未厌。新霁月色,清景难逢。今时漏三转,炎日景长,愁闷非常,犹徘徊于花荫之下,清池之畔,然天地解和人意,薰风自凉。忽思古人之闲趣,至山川之锦绣,因逢何处,择未厌之域,闲置断墨流水之文,务结知心盘桓其中。 谓或开文章,或吟诗风,或填词韵,或论古遗,或道今运,则曰成仁。昔文斗之佳作,空明淡雅非俗流,群英之文字,花开幽馨自芳菲。今慕前人雅作自难及,然幸叨泉石亦风流。故择一时之偶兴,遂成后人之佳谈。 惜宴集雅人,时折柳执书,醉飞吟盏;时琴墨交合,隐世高望;时星月俯首,自有佳期;时吟章对句,人逢知己。故焚香邀月,则聚九州,举杯畅饮,笑谈八荒。溢秦之古韵,汉之华丽,醉唐之繁荣,宋之清雅,欲匠心独具,念春夏为欣,秋冬为景,然则戏题新句,自成一格。


    2楼2013-08-02 18:23
    回复
      故至此斯文,以解心意,得不忘初心者,方可始之为终。寻浊世一隅,烦忧何解?挥墨展笔笑风生;笺集莫叹,高山流水遇知音。请君望之,未厌于此,望君至归! 未厌而今,四部并行——
      【雨碎轩】未厌文学社写手部,负责各类文稿的撰写成稿,包括社团的对外宣传文文本、活动征文文本等,成员无意外情况必须参加每期征文活动,活动每月一至两次。 【境千阁】未厌文学社管理部,负责确定未厌文学社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方向,策划各项活动并在活动中妥善安排各部分工合作,主持社团各项非部门内部会议,对全社上下人事状况以及各管理的职责履行程度负责,兼管社内各成员的工作调配。
      【归时居】未厌文学社宣传部,对外负责各项外交外联事宜,宣传本社以及本社各大对外的活动,招收各方面的人才,筹备与外社联谊合作;对内负责新人接待,并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
      【长亭筑】未厌文学社后期部,下设美编文编两分组,美编负责各项活动图片稿件的提供与制作,包括宣传海报,文集插图等,文编全权负责对各类文字稿件的后期纠错,校改,排版出稿。
      寻千古之风云,觉古今之能人。微墨聚砚题诗章,曲水流觞觅知音。请君望之,意欲属心,迎之欢也。考核群门牌号:127991219


      3楼2013-08-02 18:23
      回复
        笔者有些词句需再斟酌,毕竟古文与现代汉语在有些字、词的用法上差别很大。
        看笔者文案,像是仿汉赋。汉赋的讲究可不少,写起来不太容易。
        西晋的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说:“古诗之赋。以情义为主,以事类为佐;今之赋,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助。”
        汉赋着重炫博耀奇,堆垛词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在丰富的词汇运用上也有很高的要求。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擒丈”;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问好朋友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3-08-07 1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