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吧 关注:784贴子:1,437
  • 5回复贴,共1

恩格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内涵 ——读《反杜林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恩格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内涵 ——读《反杜林论》 胡长生
2013-06-04 14:56:00   来源:《江西党校》报2013年第4期    .
 19世纪70年代中期,杜林所谓的“社会主义”唯心史观甚嚣尘上、影响恶劣,恩格斯不得不放下手头的研究工作来收拾“杜林这个可恶的家伙”,写作了《反杜林论》。该作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全面彰显了恩格斯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880年,恩格斯选取其中的三章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批判的辩证法   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应的思维方式。恩格斯是在批判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确立、阐发和发展辩证法的,在这一思想更迭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深刻意蕴:“辩证法恰好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主张“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恩格斯将其概括为“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但他不是把形而上学一棍子打死,而是首先充分地肯定其“合理性”。他说:“初看起来,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来说是极为可信的,因为它是合乎所谓常识的”。在恩格斯看来,批判和摒弃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关键在于反思和超越这种“合乎所谓常识”。他指出,形而上学“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旦进入深层次的“研究领域”,我们就会发现,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正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会“遇到最惊人的变故”。例如,在反思具体人生、个体价值取向等社会问题时,形而上学的线性思维就显得仓促而不足,只有“在对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事物的否定的理解”,才能通晓人生的真谛。   思维的辩证法   恩格斯把“全部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概括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科学地诠释了思维与存在即意识与物质之间的辩证关系。他强调,思维是存在的反映,思维不能脱离思维着的物质,物质是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同时,他也承认思维的能动性,指出应当看到两者的否定性统一。他批判杜林把从思维中引出的永恒原则当作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并从这些原则中构造现实世界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缺乏思维的存在基础,就不会有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即使有一些认识,也只不过是一些“构想”。恩格斯针对空想社会主义由于缺乏相应的现实历史基础而不具备科学性时指出,“他们不得不从头脑中构想出新社会的要素,因为这些要素在旧社会本身中还没有普遍地明显地表现出来;他们只能求助于理性来构想自己的新建筑的基本特征,因为他们还不能求助于同时代的历史。”   认识发展的辩证法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深化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观点,指出人类的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统一。就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和人类认识的本性而言,世界上没有不能被认识的事物,因而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但作为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单一个体来说,个人的认识能力总会囿于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因而人的认识能力又是有限的。这种矛盾只能在人类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中才能不断解决。在此基础上,恩格斯还阐发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一切真理都具有相对性,在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鉴于此,恩格斯强调,“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社会历史的辩证法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进一步论证了“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物质基础。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因:“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他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并揭示了其内涵,由此向世人昭示了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与特征。“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的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社会一旦占有了生产资料并建立起新的生产关系,就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代替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创造了条件,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由此可见,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并不仅仅是自然辩证法,而且蕴含着深邃的思维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其内涵博大精深,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系省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


IP属地:云南1楼2013-08-02 20:45回复
    指导指导指导指倒。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12-20 21:01
    回复
      请问楼主,人的活动讲究效率,能用哲学解释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1-10 11:05
      收起回复
        先顶再说


        IP属地:辽宁4楼2014-04-21 15: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