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英文名Sugarcaneringspot异名甘蔗环斑病。病原甘蔗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sacchariBredadeHaan,属子囊菌亚门。无性态为蔗生叶点霉PhyllostictasaccharicolaP.Henn,属半知菌亚门。寄主甘蔗。危害影响产量和含糖量。分布南方蔗区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出现稍呈长形的斑点,边缘有一狭窄的黄晕;病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几个病斑可合并成大的红褐色斑块。老病斑的中央常为杆黄色,有明显的淡红色边缘。此病多在老叶上发生,当条件适宜发病时,常使最高肥厚带以下的所有叶片感病,甘蔗生长受抑制。
病原物:
子囊座埋生于表皮下,榄褐色,球形。子囊圆筒形。子囊孢子纺锤形,无色,大小(19~23)μm×(4.5~6)μm。分生孢子初无色,老熟时呈浅褐色,大小(10~30)μm×(3~3.5)μm。
侵染循环:病原地面上的病残体上越冬,是主要初侵染。病原的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落到叶片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即萌发侵入。
发生因素:高温高湿易发病,闽糖70/611,云蔗71/388易受侵染。
防治方法:
一定要选用抗病品种,另外再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甘蔗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及早剥除老叶病叶。发病初期喷施农药杀菌剂进行保护,例如;北京为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生产的新型绿色环保系列杀菌剂产品;恶霉灵,氟硅唑咪鲜胺,立灵净,真菌唑等
文章来源;北京为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英文名Sugarcaneringspot异名甘蔗环斑病。病原甘蔗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sacchariBredadeHaan,属子囊菌亚门。无性态为蔗生叶点霉PhyllostictasaccharicolaP.Henn,属半知菌亚门。寄主甘蔗。危害影响产量和含糖量。分布南方蔗区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出现稍呈长形的斑点,边缘有一狭窄的黄晕;病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几个病斑可合并成大的红褐色斑块。老病斑的中央常为杆黄色,有明显的淡红色边缘。此病多在老叶上发生,当条件适宜发病时,常使最高肥厚带以下的所有叶片感病,甘蔗生长受抑制。
病原物:
子囊座埋生于表皮下,榄褐色,球形。子囊圆筒形。子囊孢子纺锤形,无色,大小(19~23)μm×(4.5~6)μm。分生孢子初无色,老熟时呈浅褐色,大小(10~30)μm×(3~3.5)μm。
侵染循环:病原地面上的病残体上越冬,是主要初侵染。病原的子囊孢子随风雨传播,落到叶片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即萌发侵入。
发生因素:高温高湿易发病,闽糖70/611,云蔗71/388易受侵染。
防治方法:
一定要选用抗病品种,另外再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甘蔗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及早剥除老叶病叶。发病初期喷施农药杀菌剂进行保护,例如;北京为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生产的新型绿色环保系列杀菌剂产品;恶霉灵,氟硅唑咪鲜胺,立灵净,真菌唑等
文章来源;北京为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