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2日03:43
本报深圳8月1日电(记者武欣中)从今天起,在深圳市区域内,公民实施救助行为将不再有被“讹诈”的担忧一部被称为“好人法”的《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以下简称《保护规定》)于8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对救助人权益进行保护的专门法规。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救助行为理应得到赞扬和支持。然而,由于缺少保护助人行为的专门法规,助人者反遭被救助者误解甚至讹诈的事情时有发生,南京“彭宇案”等有争议的判罚案例加剧了“好人自危”的现象,而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更是引发了全民关于道德滑坡的大讨论。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深圳制定出台了《保护规定》。深圳市法制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规定》的制定和实施旨在鼓励和保障助人行为,阻止“见义不为”等冷漠行为的蔓延,防止“恩将仇报”的不当索赔。
《保护规定》全文仅10条,主要从“无过错推定、举证责任、惩戒措施”等几方面对救助人的善行进行保护。
本报深圳8月1日电(记者武欣中)从今天起,在深圳市区域内,公民实施救助行为将不再有被“讹诈”的担忧一部被称为“好人法”的《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以下简称《保护规定》)于8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对救助人权益进行保护的专门法规。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救助行为理应得到赞扬和支持。然而,由于缺少保护助人行为的专门法规,助人者反遭被救助者误解甚至讹诈的事情时有发生,南京“彭宇案”等有争议的判罚案例加剧了“好人自危”的现象,而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更是引发了全民关于道德滑坡的大讨论。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深圳制定出台了《保护规定》。深圳市法制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规定》的制定和实施旨在鼓励和保障助人行为,阻止“见义不为”等冷漠行为的蔓延,防止“恩将仇报”的不当索赔。
《保护规定》全文仅10条,主要从“无过错推定、举证责任、惩戒措施”等几方面对救助人的善行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