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驺入谷”为蓟州知州事王忠荫题书。“驺”指的是封建时代贵族官僚出门时所带的骑马的侍从。盘山为佛门圣地,古时帝王、达官贵人,为了表示对佛门的虔诚,进山礼佛,常常銮舆随从传呼喝道,前呼后拥地进入山谷,马脖子上的铃声回荡山谷中,经久不息,场景蔚为壮观。“鸣驺入谷”这个词最早出于南朝齐孔稚珪所著《北山移文》之中,文中:“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形驰魂散,志变神动。”意思是,等到朝廷的使臣带着前呼后拥的随从来到山里,皇帝召征的诏书送到山里,他就得意忘形、神魂颠倒、志向变化、心旌动摇。文中对自命不求仕途,隐退山林闲野给予了很大的讽刺和抨击,也说明盘山是游人休闲观光养性的好地方,所以称为“鸣驺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