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吧 关注:68贴子:203
  • 2回复贴,共1

小学生暑假作业现“神题” 有人叫骂有人叫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根据节奏,写出乘法算式:1.叮叮叮,叮叮叮;2.啊,啊,啊,啊;3.呜呜呜,呜呜呜;4喵喵,喵喵,喵喵……”,这则“小学生暑假作业之数学神题,你会吗?”的网帖,近日被网友们疯狂转载并讨论,连续两天高居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前列。
有网友笑称,连题目啥意思都没看懂,智商急需充值。“幸亏小学上得早,不然怕连小学都毕不了业。”更有网友调侃“这是音乐附小的测试题,老师们莫非看好声音看疯了?”
相对网络大部分调侃之声,记者将这道题“布置”给几名小学生和数学老师,却有孩子认为“不难,挺好做”。还有数学老师称,儿童的理解方式与成人不同,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孩子的作业题。也有儿童教育专家认为,这类题目是对孩子创造能力的鼓励,“神题的出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限制住了孩子的想象能力。”
一道题引来网络大激辩
“小学数学神题,你会吗?”的网帖一发出,被网友们疯狂转载,“神题”的答案也成为网友们关注的焦点。大部分网友表示,看了“神题”,一头雾水,完全摸不着头脑;少数网友也只是抱着不确定的心态猜测答案。
日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公布了正确答案。该老师称,根据拟声词的发音规律,正确的答案分别是:3×2;1×4;3×2;2×3。
该老师还表示,乍看此题让人一头雾水,其实并不难。小学生和成年人的思维是不同的,而且学生在课堂上受过类似的教育。这道题要是把拟声词换成水果或其他实物,以图示人,估计绝大多数人都能找到规律。“这种以文字的叠加来出题,难度稍大,而大人的思维会更复杂,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IP属地:山东1楼2013-08-06 15:17回复
    反方:偏题怪题毫无价值
    对于这一说法,很多网友表示难以接受。“这是什么玩意啊?现在的小孩虽然是聪明,但是肯定挡不住这样的架势。”还有网友将此题和今年上半年网传爆红的一道“找外星人”的小学二年级题目归为“神题”,并得出结论:出这些题的人才是外星人。
    “奇葩”数学题的网络爆红,一部分人抱着娱乐的心态,一笑而过。而有的网友就担忧道,出这样的题目目的何在,对学生到底有什么帮助?“作为一个家长,我认为这种题对于小学生没什么意义,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提高学生素质,出题宜适应其年龄段,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做那些偏题怪题毫无价值!”
    而电视台的一知名新闻评论员也对此做出评论“一道题考的是孩子,反思的是家长和老师。追求新颖固然值得鼓励,但出题者不能单纯为了求新,出‘难题’、‘怪题’,‘炫耀’自己的出题水平。毕竟,让学生们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才是教学考试的基本目的。”
    正方:出题新颖培养创造力
    奇葩数学题难倒众人,那么在孩子的眼里,又如何看待呢?金陵晚报记者将这道题,布置给了几名小学生和数学老师。
    南京市后标营小学六年级冯元龙答案:111×111,2×2×2×2,555×555,66×66×66,评价:“不难,一下子就做出来了。”
    不愿透露所在单位的南京某小学数学老师胡老师答案:3×2;1×4;3×2;2×3,评价:“这不能算数学题,而是一道综合题。考的是童趣。”
    而在胡老师将这道题在班上的QQ群里扩散后,引来的答案更是五花八门,她向记者推荐了这条来自她学生的“神回复”:一天,小明骑着自行车“叮叮叮,叮叮叮”出门玩,突然前面有个大石头,“啊,啊,啊,啊”摔倒了,于是“呜呜呜,呜呜呜”地哭起来,一只小猫爬过来,“喵喵,喵喵,喵喵”地叫,叫你小学数学题都不会!


    IP属地:山东2楼2013-08-06 15:18
    回复
      >>>专家观点
      神题不可怕,“标准答案”才可怕
      胡老师从班上学生给出的不同答案中看出,孩子的世界有其奇妙之处,成人不该过多约束其思维,“还有孩子能就此编出一个有趣味的小故事,你能说他是错的么?不但不该判错,更应该鼓励。这类题目的开放性,使得只要答案合乎逻辑,就不该只服从一个标准答案。”
      而教育专家王军荣更在其署名文章中认为:对奇葩神题,该给予宽容,如果不是题目出现逻辑错误,答案不是囿于“标准答案”,我们无妨将其当作是对孩子的思维训练,多出现几次也无妨。“在教育中,使用标准答案,有时候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教育需要呈现开放、创新的特点,这才能够培养出创造型的学生。教育也提倡多角度、灵活性地看问题。当真的脱离“标准答案”时,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可以通过碰撞产生新的理解,创新思维也就由此得到提高。


      IP属地:山东3楼2013-08-06 15: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