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or幼稚吧 关注:8贴子:1,097
  • 3回复贴,共1
一楼度娘


IP属地:安徽1楼2013-08-09 02:30回复
    环境布置的时候是木工,油漆工,踩着梯子上窜下跳,拿着刷子挥来挥去,只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老师冒着生命危险。
    户外活动游戏时,老师是保镖,是护花使者,孩子们乐此不疲,老师们提心吊胆,那哪是玩滑梯啊,简直是玩老师的命呢!当班上的孩子摔哪儿了、撞哪儿了,那可就是天翻地覆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家长的怒吼声、园长的责备声,最后老师不得不哈腰弯背地向家长赔礼道歉,然后还要向园长发誓: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可是有谁曾想过,家长在家一对一地照顾孩子都很难保证不会让孩子摔到、撞到;更何况老师是一对几十地来照看呢?
    我们样样工具都要用:
    刀、剪、绳、梯、刷……看看那双手……该美容了!
    吃、喝、拉、撒、学-----管得多---鸡毛蒜皮!
    文、理、弹、唱、画-----算全能---这也能称?
    领导希望我什么都行;家里人评我:还是小儿科
    13.彻底精神分裂:喜怒哀乐不可溢于言表!明明不开心可还得满面微笑.明明不想说话可还得保持热情哎!郁闷:(
    14.难以成才:永远有自信,却永远长不大,时间长了话都不会”,悲哀中的悲哀!工作十年还比不上人家在社会上混半年,永远那么单纯好骗,和老公出去常被他朋友说:“以后别带你老婆出来了,太幼稚了!”可怜我已是一张老脸了啊!
    15.家长工作越来越难做:辛辛苦苦的工作着,脑子里整天想着孩子,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在家孩子怎么摔大人都觉得没事,在幼儿园孩子自己跌跤就和老师不依不饶!下午有的家长来接孩子,先把孩子从头到脚检查一遍,就差没看孩子有没有少根头发了,上帝保佑我们的孩子吧!!!
    16.后遗症不少:
    回家后脱口而出的歌是幼儿园里常唱的歌曲,开电视得将声音放到最响,入睡了,孩儿们还会不请自到,匆匆挤进梦中......
    以前看到别人的孩子喜欢的不得了,现在看到自己的孩子都要避而远之。回家后不愿和家人儿子说话(白天早把一整天该说的话都说完了)
    17.工作性质特殊:
    赶上带小班吧,第一个月新生刚入园时那场面,那家伙,那是相当壮观!二三十个孩子一起哭,抱完这个哄那个,哄完那个又抱个,老师常常是骗一个、哄一个、抱一个、拽一个、拉一个后头还跟着好几个!要是你没有三头六臂哄不了这么多孩子,得,你也哭吧!要是遇到几个感情脆弱的家长,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长。于是大人小孩一起哭,那场面那家伙那整个一人间炼狱啊!哭还算小事,现在的孩子普遍奥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闹又踢又咬死活不要上幼儿园,所以老师光荣负伤手上留个疤什么的那是常事。
    赶上带大班吧,一大群孩子跟孙悟空似的上窜下跳、东奔西跑、大喊大叫弄得整个教室鸡飞狗跳,这么叫他们都不消停,可怜原本一个个细声细气、温婉娴静的老师们,半年下来都变成了大嗓门的泼妇,声音小点谁理你呀!谁说幼儿园老师都很温柔那您一定不是幼儿园老师的家属。
    18.桃李满天下却无成就感:路上碰到以前教过的学生不是闪身而过,就是隔着一条马路象发现新大陆似的大叫“*老师”,天哪,一条街的人都朝我张望!不过,这样的孩子越来越绝迹啦!世态炎凉,世风日下啊!基本上是我辛辛苦苦与你朝夕相处三年,你一出了园门,就把我遗忘了!偶尔发现以前班上的孩子,我先热情打招呼,那头冒出一句:“你谁呀?”真是我心向明月,明月照沟渠!试问有几个人长大了还记得你幼儿园的老师长什么样?
    我想所有的幼儿教师看完以后都会一起抱头痛哭:“姐妹!咱太不容易了!”


    IP属地:安徽7楼2013-08-09 02:44
    回复
      原文地址:(转载)幼儿教师工作现状调查:无奈的爱的“不等式”作者:中国教师报幼教周他们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超过了孩子家长,他们教给孩子们最初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孩子们最初的对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的兴趣,引导孩子们认识他们眼中最初的大自然。他们对每个孩子都尽可能地无私关爱,具体到一颦一笑,繁琐到吃喝拉撒……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光荣名字:幼儿教师。可令很多幼儿教师无奈甚至辛酸的是,他们在承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双重负荷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包括一些家长)对于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及其工作的不尊重、不理解,以及缺乏关爱。因此,他们极力向社会呼吁——
        调查1:幼儿教师日常生活
        爱孩子,他们累却无悔
        在某县一家公办幼儿园做保育老师的王蕾,一天的生活基本上是这样的:
        早上7:30上班,先用消毒液打扫卫生,包括擦拭桌椅、玻璃等孩子容易接触到的地方;
        7:40:在门口迎接孩子入园;
        7:50:带班老师领孩子们做早操,之后王蕾给孩子们开饭。饭后,孩子们出去散步,王蕾打扫教室;
        10:00:王蕾给孩子们第一次“加点”(发点心),照顾孩子们喝水;
        11:20:孩子们吃午饭,王蕾去伙房提饭,照顾孩子们吃饭,年纪小的需要喂;
        (由于老师数量有限,王蕾有时中午不能回家,帮助照看日托午休的孩子)
        14:30:孩子起床,给孩子第二次“加点”,帮孩子叠被、如厕,打扫寝室,冲厕所……一般要忙一两个小时;
        17:00:照顾孩子吃晚饭,之后收拾、打扫;
        18:00:开门让家长进园接孩子,但总有孩子因没人来接留园,王蕾需耐心等待家长前来。
        王蕾一天的工作一般会在晚上7点结束。这样算来,她在幼儿园里的时间常常达到十一二个小时。
        王蕾只是庞大幼儿教师队伍中的普通一员。采访中,所有幼儿教师对于他们的工作给出了近乎一致的评价:辛苦、繁琐、累。
        在省实验幼儿园带过多年小托班的赵老师,这样形容她的工作状态:“11点去打饭,可能下午两点还吃不到嘴里;满屋两三岁的孩子你哭我闹,大冬天我也会汗往下淌。”
        难对付的还有孩子们的午休。这些小托班的娃娃们常常在幼儿园里的前半年都基本保持着在家睡觉时的固有传统:有睡前要听音乐的,有要讲故事的,有要上厕所的,有必须搂着才能入睡的……你必须忙而不乱、又要带着极大耐心与爱心地做这一切,孩子们才会在你唱儿歌的呢喃中、讲故事的情景中或者你轻轻拍打的臂弯中安心地甜甜睡去……
        虽然挺辛苦,可无论是王蕾还是赵老师,抑或其他许多受访的幼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仍然觉得“很有干头”。赵老师说,她最欣慰的事是在郑州街头碰见十几、二十几年前自己照顾过的孩子,对方已经大学毕业、结婚生子,还能亲热地喊出她的名字;而她最感动的,是班上的孩子连家人捎来一块蛋糕也会掂着让她尝一尝。孩子们对老师的爱与信赖,就在这样的小事中支撑着她干下去,累却无悔。
        调查2:幼儿教师工作压力
        比身体更累的是“心”
        高强度、大负荷的工作,幼儿教师们大都能够适应、习惯,对他们来讲,比身体之累更难以承受的,是“心累”。
        建业小哈佛双语幼儿园的张华凤主任告诉记者,在孩子平均年龄只有3~6岁的幼儿园里,教师们最大的压力是安全问题,每天一上班神经便绷得紧紧的,生怕孩子们磕着碰着,一直到放学把孩子送走后才放心。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对老师的过高要求,更在无形中加大了老师这种心理上的压力。
        淅川县幼儿园园长曲淑波说得很无奈:“在幼儿园里孩子一旦头上、身上碰个包或有个小伤口,有的家长便到学校吵闹,而且往往是父母找过爷奶找,爷奶找过姑姑姨姨找,找过老师还要找园长……”


      IP属地:安徽9楼2013-08-09 02:55
      回复
        “心累”还来自一些家长对老师教学方法上的不理解,和由此带来的不认可。
          根据幼儿成长规律和国家颁布的幼儿教育纲要精神,幼儿阶段应以游戏为主,老师通过游戏帮助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由于这种发展往往是隐性的、长远的,而不少家长却将孩子会查几个数、识几个字作为衡量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学到东西的标准,老师的教育理念与家长的要求之间便产生了矛盾,老师的能力受到质疑,辛勤劳动和付出得不到认可。
          而2001年改革的新的幼儿教育纲要,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激烈的市场竞争,也驱使幼儿园不断地通过工资挂钩、优胜劣汰等手段对园里的老师施压。内在和外在的种种要求,逼使幼儿教师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不断进行自我加压,参加各种培训与继续教育课程。是“累并充实着”,还是“充实也累心”?个中滋味,也许只有他们自己了解。
          调查3:幼儿教师社会受尊重、关爱度
          无奈的爱的“不等式”
          令一些幼儿教师感到无奈甚至辛酸的是,虽然他们尽己所能,对每一个来到幼儿园的素昧平生的孩子付出了爱、精力与青春;虽然他们承受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双重负荷,社会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尊重和关爱度,却显然不能与他们的付出划等号。
          而隐藏在这种爱的“不等式”后面的,是一些家长和社会舆论对幼儿教师工作根深蒂固的曲解,和对他们辛勤劳作的漠视。
          “有些家长把幼儿教师等同于阿姨和保姆。认为自己孩子上幼儿园既然花了钱,就该一切由老师担着,凡事拿老师‘是问’。”一位幼儿园园长这样告诉记者。
          在郑州某幼儿园执教的小张老师至今记得:班上两个小朋友玩闹,一个小朋友在另一个小朋友脸上抓了一下,留下了一个小口子。第二天,孩子的妈妈气势汹汹地赶到园里,指着小张老师的脸一字一句地说:“张老师,我今天原谅你一次,下次我绝不原谅你!”
          一些幼儿教师自嘲说,碰到不讲理的家长,虽然有时感到委屈,也只好常把“对不起”放在嘴边。这些老师往往来自基层幼儿园,对他们来讲,找份工作不容易。
          省实验幼儿园园长张秋萍认为,目前幼儿教师普遍面临着工作强度大而待遇偏低、付出多而获得的社会关爱度较少这双重矛盾与尴尬。一位姓袁的幼儿教师给记者引用过她看到的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若如此,幼儿教师们从事的应该是“神”的工作了。可在省会一家公办幼儿园,记者问几个正在津津乐道于自己班上孩子的幼儿教师:“你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吗?”刚刚还在谈笑风生的女教师们,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默。
          调查4:男幼儿教师群体
          幼儿园何以难觅男教师
          也许,记者在称呼幼儿教师的时候,应该更多地用“她们”而不是“他们”。因为在我省的大部分幼儿园,特别是基层和民办幼儿园,男教师都难觅踪影。
          曾有专家研究后得出结论,一个幼儿园里男教师的合理比例应保持在10%~20%。在孩子性格养成和身心培育方面,男教师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可现实是,全郑州市的男幼儿教师只有30人左右,全省的男幼儿教师可能也就六七十人。”刘明阳告诉记者。
          25岁的刘明阳是郑州市商务厅二幼的4名男教师之一。3年前,郑州师专音乐系毕业的他和另外两位大学同学李永阳、吴磊来幼儿园应聘时,郑州市几乎还没有男幼儿教师。第二年,大学同学窦建辉也加入了进来。
          “当时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工作才来试试的。”刘明阳坦承。入园后,他们3个立刻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压力主要来自于舆论。”刘明阳说。“同学们聚会时都开玩笑,说你们怎么去当阿姨了。家人也不理解:‘大学毕业了,还去幼儿园看小孩?’”
          所幸的是,度过最初的迷茫与动摇,刘明阳等很快找到了属于男教师的宽广舞台,他们在教学中显现出的特有的开朗与阳刚,做保育老师时不逊于女教师的细心与耐心,感染了孩子们,也让家长的眼光由怀疑变成了赞许。去年,刘明阳当上了中一班的班主任。


        IP属地:安徽10楼2013-08-09 0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