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吧 关注:54贴子:380
  • 5回复贴,共1

【论述】 血虚和贫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医医吧! 血虚和贫血:
血虚症状状分析和诊断 : 血虚证在临床主要表现为; 面色无华(面色白无光泽)、
皮肤晦暗无光、指甲白、身体无力、体乏、毛发无光泽、女子表现为经血少、唇白、
--------------------------------------------------------------------------------
血生成与那些脏器相关:中医学认为,血液生成主要和脾胃与肾有着密切的关系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原,脾胃消化和吸收的水谷经微物质,经过生理变化而成血液。
对此【灵枢·决气】是这样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邪客】
又说:‘营气分泌津液注入于脉管中,化以为血。’另外,中医学还认为,
精血之间可以互相生成化生。
关于血液的生成尽管中医学理论阐述得那么深刻具体,但从脾胃所吸收之营养
物质,可以变化生成血液,精血又可以互相转化来看,与现代西医对血液生成
的认识是有相一致的地方。现代西医认为最主要的造血器官是‘红骨髓’红骨髓
可以制造红血细胞、有粒白细胞、小板、淋巴细胞以 及单核 细胞等。因而,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生髓精血互成’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医学认为,血液的运行主要靠心气推动,心脏和血管再结构上密不可分的
。心脏连着血管,血管又与心相连,组成了无端循环途径。如果心气虚弱不足
则推动血液无力,则血流缓弱,重则血滞脉中。此外,血液正常循行还要靠脾与
肝的作用。这是由于脾气有统血,使之不溢脉中作用,因而,当脾气虚时,不仅影响
血液生成化生,而且也往往影响循环,使血失统摄溢于脉管之外,。此外临床,
常见各种血证,如便学、皮下出血,等,这是属于血失统设的病症。
血液主要营养人体,供给器官提供各种营养之需要。但血液能营养
循行流动全身,是与心气的推动、脾气统摄、以及肝气贮藏调节密不可分。
@气和为贵 @注贴子 @单身妈妈


1楼2013-08-11 12:00回复
    @ 注贴子


    2楼2013-08-11 12:03
    回复



      3楼2013-09-20 15: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