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吧 关注:10,922贴子:493,175
  • 6回复贴,共1

闲来无事,给大家转个恐怖小说提提神如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书讲述了一个殡仪馆女工的离奇经历,小说看似荒诞,但又反映出了我们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一些现象,小说不仅是一本恐怖小说,读完此书,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虽然小说的口味有点重,只要你耐心读完这本书,你会对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有更深的认识。马上开更,希望不会被和谐,希望吧主大人手下留情。


1楼2013-08-12 14:48回复

    一个殡仪馆女工的手记 第一卷 第一章
    更新时间2012-3-25 20:17:34 字数:2329  每个大学生第一天工作可能都是带着无限的喜悦去的.尤其是现在,考上个公务员不容易。当江梅看到公务员国考发成绩的时候,她高兴的蹦了起来,江梅考上了民政局的公务员。
      江梅爸爸妈妈就她这么一个女儿,从小就心疼她,虽然江梅的爸爸身体不好,不能喝酒,但还是在发榜那天,端起了酒杯。
      然而事情马上就乐极生悲,分配工作的通知书很快下来了,江梅一万分悲哀的荣任了市民政局殡仪服务中心的会计。
      去还是不去,在江梅心理斗争了很久,最后决定征求一下男友林海的意见。
      江梅的男朋友林海是江梅高中的上届学长,学习很好,现在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心理学博士。再有半年就可以完成学业回国了,想想江梅都高兴,她们从高中开始的马拉松式的恋爱已经谈了十年。决定林海从美国一回来,她们就结婚。
      每天晚上江梅都能度过一段最甜蜜的时光,那就是情侣之间用ICQ言语传情之时。每天都是,只有和林海聊过一会江梅才能安然入睡。江梅把自己被分配到殡仪馆工作的事告诉了林海,想征求一下林海的意见,其实江梅真的很害怕那个工作环境,天天和死人打交道,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浑身都起鸡皮疙瘩,只要林海表示一点异议,江梅是不会到那个鬼地方上班的。
      ICQ的头像闪动着,江梅点开一看,是林海的消息,
      “梅,首先恭喜你通过公务员考试,在哪里工作并没有什么关系,关键是你自己快乐就好,我相信你能做好这份工作,我是一个医生,我从来不相信世界上有什么鬼神,我也希望我亲爱的梅能面对这世界上的一切,以科学的眼光对待一切——爱你的海”
      其实,梅早已经料到了林海这样的回答,和林海相处了这么多年,他从来都是鼓励别人面对困难,他自己也在努力践行。
      半年后,林海回到这个小城的一家精神病院上班,她们如约举行了婚礼,甜蜜的幸福人生从这里就开始了。
      就在刚度完蜜月,小两口还沉浸在幸福之中时,梅的正式工作通知下来了,明天就到殡仪服务中心报到。
      第一天上班,梅艰难的走进了位于郊区殡仪馆的大门,梅前后左右的把这个自己的工作单位好好观察了一番。没有什么特别,除了挂在大门口的那块牌子告诉你这儿是殡仪馆,并不像鬼故事里写的那样阴森恐怖,一切都很正常,这让梅那狂跳不已的心脏平静了许多。
      来到馆长办公室,梅把通知单双手递给馆长,馆长是一个50多岁的中年男人,只不过脑袋上的头发没剩下几根,显得更面老一些,但笑容可拘的胖脸,显示出这个人一定是个精于事故的人。
      “原来是江梅,欢迎你,我还要到局里接你,你自己到了”
      说着向江梅伸出了嫩滑,有点象女人的手。
      “我姓史,我叫史达生,是这的负责人,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的新员工了”
      江梅不知所措的点着头。
      “小李,帮小江安顿一下,然后让孙叔带她熟悉一下工作环境“
      办公室的打字员小李帮江梅到人事科报到,又把江梅领到财务科。殡仪馆是个小单位,财务科就三个人,现金刘姐,科长王叔,还有就是江梅了,只不过平时科长在局里上班,办公室里就只有刘姐和江梅两个人。
      刘姐今年有四十多岁,一脸的精明强干:
      “小江呀,刚来,有什么不熟悉的和刘姐说,这儿刘姐门清,我已经在这工作二十多年了,在这里,就数史馆长和我资格最老“
      刘姐一面寒暄着,一面帮江梅整理办公桌。梅和刘姐的办公桌是对面。刘姐给江梅接了一杯水,说:
      “小江,先坐下来喝口水”
      “不了,史馆长还让我去找孙叔熟悉一下工作环境呢“
      “也好,也好,熟悉一下也好……早晚都要熟悉“
      刘姐欲言又止,一脸怪异的表情,让人难以琢磨……江梅没有多想,就和等在门口的小李下了楼。由于都是女孩子,她们很快熟悉了,一边走一边和江梅说起了孙叔,孙叔是看停尸房的主管,其实就是看大门加力工的活,不过孙叔这个人工作特别卖力,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业务(业务就是拉死人,或火化死人,我们内部叫做业务),他半夜都代替司机出车,所有的活都抢着干,每个月史馆长都会多发几百元给孙叔,从来没有人有意见。
      听着小李这么轻松的说着死人,江梅先前还有的恐惧心理消失了一大半。江梅和小李正在往前走,迎面走来两个人一男一女,有说有笑,都穿着白大褂,口罩的一边还挂在耳朵上,头发都染得五颜六色:
      小李向他们两个介绍;
      “这是新来的会计江梅,小江,这个是浩哥,这是娟姐“
      “早就听说有个新来的大学生这两天报到,欢迎你”
      “以后还请多多照顾”
      “没说的,同事嘛,有空到我办公室玩“
      浩哥还不忘调侃一下:
      “娟子,以后这本馆第一美女的称号你可要让出来了“
      江梅红着脸向前走,小李和江梅说,这两个是化妆师,就是给死人美容的,人死后面部都会变色变形,看起来很狰狞,化化妆,会好看一些。一提到给死人化妆,江梅的心又打起鼓来,自己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刚到停尸房门口,小李的手机响了,接完电话,
      “小江,孙叔在里面,你自己去吧,馆长找我有事,我先走了“
      小李临走还又小声对江梅说一句:
      “别怕,记住,千万别怕“
      后面的字眼小李咬得很重,江梅似乎感到有什么诡异的事情将要发生。
      看着面前的停尸房,表面和别的建筑没有什么不同,临近中午的阳光照在人身上很温暖。大白天,有什么可怕的。江梅虽然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鬼神,但还是腿有点发软。但是现在不敢进去就更丢人,江梅横下一条心,挪动着那好象灌了铅的双腿,走进了停尸房。停尸房里面比较昏暗,但并不是什么都看不见,两排整齐的尸床上放着一具具尸体,除了空着的,大概有几十具吧,他们的身上都盖着白色的尸布,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这里和网络、电视鬼片中的场景完全不一样,这就是一个存放遗体的场所,有些小说中描写的恐怖气氛都是作家杜撰的,是留住读者眼球的一种方式。身临其境的江梅反倒是不害怕了,江梅从两排尸床中间的通道上向前走,
      “孙叔、孙叔……
      江梅话音还没有落下,前方停尸床头的白被单动了一下,
      “你是新来的吧,过来……
      苍老嘶哑的声音就是从那个尸床上发出来的!
      那个尸床上的尸体缓慢的坐了起来……


    3楼2013-08-12 14:58
    回复

      一个殡仪馆女工的手记 第一卷 第六章
      更新时间2012-4-17 14:31:44 字数:2969  江梅已经听不明白老王那苍老嘶哑的声音究竟是在自言自语,还是在对她说话,只感觉胃中像是有一堆蟑螂在蠕动,想吐却又吐不出来,这种感觉让江梅恶心到了极点。
        伴着这种无名的恶心,江梅迷迷糊糊的回到了家,晚饭也没有吃,就上了床,幸好这天林海在单位值班,才没有被细心的丈夫发现。
        故事写到这里,笔者也感觉到了一种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莫名思绪,我不想编鬼故事给读者看,更不想只是为吓人而吓人,但是我又不得不忠于江梅的日记,下面就让我全篇无修改的引用江梅的日记。
        10月15日日记全文如下——
        经过一夜的休息,我已经好了很多,那种第一次烧死人的恶心感觉已经消失了大半,我不断的给自己打着气,又来到我的工作场所——火化室。
        一般情况下,上午很少会有火人尸体的,因为大部分要火化的遗体要在上午举行告别仪式,我由于没有什么事,就到殡仪馆的告别大厅来帮忙,我们单位人少,同事们互相帮助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遗体告别之前,我们的殡仪组的小刘、张姐、秦姨三个就很忙,要是几个告别厅同时进行告别仪式,那就要全馆的同事一起帮忙了。
        由于我是女生,又是新来的,不适合搬尸体一类的体力活,我就主动承担了写挽联、摆放花瓶、花圈,还有就是帮忙给死人化化妆,当然,我还不敢亲自给死人化妆,只是给同事们跑跑龙套,打个杂。
        这天早上只有一个告别仪式,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爷爷,我写好了挽联,又检查了一遍花瓶和花圈的摆放,告别仪式就开始了,随着哀乐声的响起,老人的儿女们都很伤心的一个个走过老人的水晶馆,还有很多是生前小区的邻居和同事。
        老人遗容很安祥,听说老人一生有八个儿女,年轻时就没有了老伴,一个人把八个儿女都拉扯成人,还上了大学,而老人终生都没有再娶,尽管老人的儿女们也不断的为老人撮合。
        听说老人脾气相当的好,从没有和别人红过脸,一生从不争名逐利,更是向来不打骂儿女。老人走的很安祥,晚饭洗漱后,一觉就再也没有醒来,和她们儿女们一起来给老人送行的还有许多一个小区的邻居和同事。
        在这个人情冷漠的年代,一个普通老人的告别仪式能有这么多人来送行,这是我上班以来看到最多的送行队伍。
        老人的儿女们一直说老人还活着,只是睡着了,趴在水晶馆上不肯起来,直至医生赶到,检查确认后这才把遗体推进火化室。
        我真的很能理解家属们的心情,失去了这样好的一个老人,我相信她们是从心底发出的悲痛。
        我突然有这样一个想法,如果我死后能有这么多人送行,能有这么多人为我伤心,那就好了。
        我带着一万分的尊敬火化了老人的遗体,这一刻,我突然感觉到我的工作不是令人反感的火化工,而是守在天堂门口的天使。
        晚上快下班的时候,我们都在整理一天的工作记录,以为不会再有什么业务(就是处理尸体,说业务,不是好听一点嘛)了,正在这时,秦姨喊了一声,
        “有人来了,小江,老王,快去帮忙”
        在殡仪馆工作,见惯了死人,真的是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不过这次不一样,死者是一个年轻的姑娘,也就是十七八岁的样子,虽然脸上沾满了血,身上也到处是血迹,一看就知道是死于车祸。
        原来,今天下午二点多,女孩坐在一辆轿车里,车在高速行使时爆了胎,轿车撞向了路边的护栏,在司机踩刹车时的时候,才发现刹车油管破裂……就这样,司机生命垂危在医院抢救,女孩当场死亡。听说女孩坐的轿车还是进口的名牌轿车(就不说这个轿车的品牌了,省得人家告我),交警勘察现场后得出结论,车辆轮胎及刹车问题是主因,导致这一结果的是车辆超速。
        在这里还是忍不住告诫那些飚车的朋友们一句,不要以为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其实,生命的脆弱完全不是你能把握住的,遵守交通规则不是一句说给小学生的口号,等到我们后悔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晚。
        今天,我才真正接触了如何给尸体清洗,换衣服,化妆,不过由于是第一次,我的任务就是看住停尸间的大门,以防有冒失的家属闯进来,这是不能让家属看到的,毕竟也是行业机密嘛。秦姨告诉我,如果有家属进来,就有多凶就多凶的把他给我吼出去。
        我站在门口,眼睛不住的往里瞟,好奇嘛!就因为我的好奇,脸上带着的不合时宜的微笑,受了不止一次的白眼。
        我可以指天发誓,我绝没有半点幸灾乐祸的意思,只是好奇。
        秦姨、刘姐、还有几个男生都来帮忙,在我们这个单位,协作精神体现得非常好。
        两个男生把女孩身上的血衣一件件脱下来,脱不掉的就用剪刀剪开,我这才明白,停尸床上的那把大号剪刀的用途,听着那嚓嚓的声音,我小声嘟囔着,
        “当是杀猪呀,这么用力……”
        正从我身边路过的史馆长狠狠的白眼了我,我吓得吐了吐舌头,不再敢说话。
        转眼,这个女孩已经被脱得一丝不挂!唉,强烈的悲哀,这个如花年纪的姑娘,被一群不相干的男女脱的精光,我心里都不是滋味。
        女孩的尸体头部向着门外,我正好可以看得很清楚,那一双眼睛正盯着我,好象正在看着我,很空洞,很茫然,也许这就叫死不瞑目吧。但我并没有恐惧感,毕竟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就是找也找不到我头上来。
        秦姨的胆子真的很大,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她提着那个女孩的脚,一个男同事用水管往女孩身上喷水,血真的是太多了,水已经流到了我的脚下,我距离女孩有两米远,我的脚下都已经积了不少的红色液体,我不由自主的向门外移动了一点。
        水顺着女孩的身体向头部流动,头发上的水珠在不断的往下滴,由于有人提着女孩的脚,女孩的头部已经垂在了停尸床的下面,一头可以说得上是油亮的秀发已经垂到了地面。
        也许女孩不会想到,她的最后一次洗澡是在这种方式下进行的,让一群不相干的男女用水管子冲洗着,我的身上都感觉到了那自来水的冰冷,虽然我穿着厚厚的外套。
        给死人脱衣服不容易,但给死人穿衣服就更难,连我都被秦姨叫去帮忙,我和刘姐的任务是拿家属刚刚送来的衣服给姑娘穿上,剩下几个人就是半抬起尸体,配合我们穿衣。
        应该说,这种咖啡色的弹力裤是很好穿的,但是那是给活人,给尸体,那就是令一种难度了。也许是发生了尸僵吧,再加上我的手不太好用,内衣,裤子,上衣整整用了我们四个人一个多小时才算穿完。
        给女孩打完粉扑,腮红,口红,等一系列化妆后,那张因失血而惨白的脸有了血色,好象已经安祥的睡着了,只是我手接触的地方,我感觉到的是那侵入骨髓的冰冷。我轻轻的把女孩的眼睛抚合上,让这个生命安息吧。
        我们清理完地面的血迹,女孩的父母和男友走了进来,看得出来,女孩的父母都是很有身份和修养的人,就在这种极度悲伤的时刻,还不忘感谢我们为他的女儿整理遗容。这让我想起一些家属,只要我们殡仪馆有一点错,就会大打出手,有一次,因为放错了音乐,史馆长给家属跪了十分钟,直至警察来到调解。
        女孩的父亲一边注视女儿,一边小声自责,
        “都是我的错,要不是我给你买的这辆进口车,怎么会害了你呢”
        女孩的男友伏在女孩身上,久久不愿起来,后来我们知道,送女孩回家时,男友临时有事,就找了一个朋友送女孩回家,这个朋友的驾照才下来三天,而且还喝了酒!!!
        在这里,还是忍不住提醒读者朋友们一句,假如你是司机,你一定要注意安全驾使,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了你的朋友和家人;如果你是一个乘客,你有责任选择安全的交通方式,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忙完这些事情,到我家楼下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楼道里灯光昏暗,我总是感觉后面有人在跟着我,就是那个女孩,那双空洞的眼睛,那冰冷的身体……我家住在五楼,今天,五楼变得好高好高——
        还好,自己敢确定自己没有做过什么亏心事,不过心还是非常的紧张,不时的回头看那双空洞的眼睛,惨白的脸……


      8楼2013-08-12 17:18
      回复

        一个殡仪馆女工的手记 第一卷 第十九章
        更新时间2012-5-2 17:15:27 字数:3425  人生在世,衣食住行,哪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大时代的社会转型期,人的良知在金钱、欲望面前被时时拷问着。世界上最小的战争是一个人内心的战争,是正义,是邪恶,还是麻木,都是这场战争的结果。
          人心向善,是人性发展的必然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的善良本性会战胜邪恶的欲望,还人们生活一片纯净的天空。
          读了江梅的日记,一个殡仪馆女工的日记,作者感到纯善的人性,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别的任何东西都如那过眼云烟,随风而逝!大道理讲多了就是能烦死人,不用拍我板砖,我主动——进入正题。开始今天的嬉笑怒骂!
          10月28日日记全文如下:
          今天,殡仪馆的大院里很热闹,不是别的,而是多了一群流浪狗。这些被遗弃的小动物被送到殡仪馆,亲,不用怀疑,
          我没有写错,你也没有看错,城里的各种流浪的小动物,如果被城管和警察捉住,就会被送进殡仪馆或类似殡仪馆的地方,做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吧(建议亲们养小动物时要有始有终,千万不要不想养就丢弃。你一定会说,我又没杀它,放它出去,自生自灭吧。
          亲,你错了,这些个小动物在城市中多半会被城管或警察捉住,你一定会说,那不是更好,城管会养活它。你又错了,它们的命运最终会被送到殡仪馆。送殡仪馆做什么,还用说吗)。
          这个应急处理流浪动物的办法,是在非典最严重时期,有关部门想出来的对策。就在殡仪馆的旁边建立了一个专烧动物尸体的火化炉(亲们不要有别的什么想法,不是和人一起烧,是单独烧的,和我们殡仪馆是没有关系的,只不过离的太近了)。
          虽然说很是残忍,但非典毕竟是很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为了人们的健康,也就是没有办法的事了(据我们馆里的火化工老王说,那个非典盛行的夏天,也不知道是工作人员太忙,还是有些人缺少对动物的同情心,很多小动物就是被活着投进火化炉的)。
          那场恶性传染病结束了,这个火化动物遗体的制度却留了下来。也许是上天都有好生之德吧,不久,这个残忍的做法因一个人的出现而改变了。
          张油(只是听大家这么叫,不敢确定是不是这个字),我们这个城市中有名的善心人,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收集着流浪的小动物,把它们运回自己的家(亲,得交待一下,这个张油开了个小型的酱油厂,还算是个富足的人家)。就在工厂的隔壁租了个大院,把这些个可怜的小动物都收养了起来。
          时间一长,就连城管和警察发现了流浪的小动物,都会主动给张油打电话(向善之心,人皆有之,城管和交警也不愿意看到这些个可怜的小动物,就这么活生生的给扔进火化炉,有人愿意收养,就乐得送个顺水人情)。张油只是收养这些流浪的小动物,从来不把他们卖掉或送人,用张油自己的话来说,小动物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安定的家,就让它们住下来吧!)。
          不过今天就不同了,城管的工作人员已经收集了几十条流浪狗,给张油打了很多电话,张油的电话一直关机。城管的工作人员没有办法,就又想到了这个以前非典时期,留下的火化炉。由于这个火化炉已经废弃了很久,再加上他们并不专业,所以弄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能启动火化炉(亲们是不是感觉,和你们殡仪馆做邻居,你们那不是有维修火化炉的专家吗,帮他们一下,嚓,我们怎么可能去帮他们,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
          半天也没有弄好火化炉,城管的工作人员只好悻悻的离开了(我们都为这些个小动物捏了一把汗,这下,总算是没有事)。
          事情发展到现在好像刚刚开始。
          正在我们谈论张油为什么不来收养这些个流浪小动物时,一辆运尸车开进了殡仪馆的大院,车上搬下的正是张油的遗体。原来张油这些日子心脏病又范了,一直病得很严重,昨天晚上在医院中,等待第二天做搭桥手术时意外死亡。怪不得这么多天都没有来收养流浪小动物。
          张油死亡的消息迅速传开了,由于生前收养了太多的流浪动物,做了太多的善事,所以本市爱宠协会的会员还有社会爱心人士都来了,有的来到了殡仪馆,有的去了张油的工厂。
          这一去不要紧,张油的老婆和儿子都很紧张,说什么也不让这些人进厂区(说是厂区,不如说是一个大的手工作坊,工人是没有的,只有自己家的三口人,唉,生意难做,再加上张油收养了这么多张的嘴,也一定花去了他不少钱吧)。
          我善良的想法再一次被现实击得粉碎。
          经不起这些人的软磨硬泡,最后还是进去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就此揭开。
          爱宠会员和爱心人士们刚一进院(我和刘姐也在场,我们俩特喜欢小狗,想想张油死了,没有人照看这些小狗,我们也想尽自己的一点爱心,领养一只),就发现了很多口大缸,很多人还以为是发酵黄豆用的。当有好事的人打开其中一口的盖子,一股腥臭的味道扑面而来……
          人们不顾张油老婆和儿子的阻拦,冲上去一个个打开了那些大缸的盖子,里面的景像足以跌破每一个人的眼球,所有的大缸中都装满了流浪猫狗的尸体。上面还泛着斑斑点点的白色结晶,没错,就是食盐,就因为有了盐,所以,小动物的尸体才没有发出更多的腐臭味。缸里面的液体显黑紫色,一看就知道是发酵了很多天。
          人们好像明白了什么,就到处的找着,在一个杂物间又发现了堆积成山的头发(就是从理发店回收的那种,也许里面有一些人体的皮屑,散发着另人作呕的味道),天天和遗体打交道的我和刘姐,都已经忍不住跑出了工厂的大门。
          也许亲们不明白,一个酱油厂要这么多的动物尸体和人体头发有什么用。这正是张油的精明之处。后来,在报纸上听了专家的解释,我才明白。
          原来,酱油中的鲜味是氨基酸的浓度决定的,正常酱油中的氨基酸是黄豆发酵产生的,是植物性的氨基酸。而有些黑心的商人就把动物性的氨基酸加入到酱油中,有些酱油中竟然没有一粒黄豆。而加入的动物氨基酸也是五花八门,有直接加入饲料添加剂的,有的为了更低的成本,就到理发店去收购头发,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个行业内众人皆知的秘密,形成了一条从理发店到酱油瓶的黑色产业链。
          而这个张油,就更加的阴损,除了添加理发店收购的头发外,还别出心裁的把动物的尸体在高盐稀态(一种酱油的制作工艺,亲们可以自己看,酱油瓶上有标出)下发酵,提取其中的动物性氨基酸。
          有关部门迅速介入了调查,封锁了张油的酱油厂。
          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小报、八卦网站的马仔们闻风而动,一起涌往了张油的酱油厂。有的记者还好奇的到殡仪馆看看张油的遗体,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发明这个丧尽天良的生产工艺!
          坊间的流传更是邪呼的很,说张油除了用动物的尸体做酱油外,还把殡仪馆没有烧尽的那些死人骨头和黑灰当作色素加入了酱油中……
          一时间,人心惶惶,再也没有人敢吃酱油,甚至到了提酱油色变的程度。
          很快,事件的调查就有了进展,官方的调查结论很快就出来了。调查结论只认定了张油用理发店收购来的头发做酱油的事实,那几十口大缸中的流浪小动物尸体,就再也没有提起,随着有关部门的三缄其口而不了了之了……
          张油的遗体告别很冷清,只有自己的老婆和儿子,我还记得,那天只有张油一具遗体火化(汗死,连张油火化都是独自一人,看来善良的人死都不愿意与之为伍)。
          也许是嫌丢人吧,张油的老婆和儿子从始至终就没有敢抬头正眼看人们。其实,我们虽然相当恨这个家伙,但是我们还是知道“死者为大”这个道理的,我们尽管对张油生前的做法强烈鄙视,但还是会尽量不把这种偏见带到工作当中去。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在张油的遗体正在火化时,居然停电了。停电本身不可怕,但是可怕的是我们的那两台备用的发电机竟然没有一台好用。诡异的是,前一天,馆里的电工小赵还在例行检修中,启动过两台发电机。也许真的是连老天都看不过去,火化都不让你一次性完成吧。
          到殡仪馆工作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看到过火化一半的尸体是什么样,好奇心驱使我把头贴近了火化炉的透视窗。这一看,让我这个和遗体天天打交道的殡仪工,几天都在反胃(真实回放:炉子当时开火大约十分钟,张油遗体身上的衣服已经烧完,表皮有的地方也已经脱落,由于骤然停火,遗体内外的温度不均衡,已经烧破了的肚子里,流出了一堆黑灰色的肠子。面部更是可怕,张油的眼球由于温度的作用,都已经崩出了眼眶,紧紧贴在眼睛部位的上方,全身黑红相间,有的地方还发出滋滋的响声,油花随着响声层层泛起……)。
          亲们不要拍我,这只是我看到的一部分。我想已经足以满足,读者朋友对殡仪馆的好奇心,过于细致的描写会直接影响亲们的食欲,我怕挨板砖(别拍我,怕怕哦)。
          两个小时后,供电局修好了我们的供电线路。说来也怪,在这个无风无雨的天气里,那么粗的高压线怎么会无故断掉,就连供电局也没有个合理的解释。维修工人只是和史馆长说,那条电线是刚刚换上的,换之前已经经过了几倍于正常的抗拉测试,没有想到,还是出了问题……
         


        22楼2013-08-13 17:03
        回复
          既然没人看就不更了,挺费事的, 让此帖沉了吧。


          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3-08-14 08:22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27楼2013-08-20 09:57
            回复
              楼主看过十宗罪吗?都是真实特大凶杀案改编的。读来恐怖的同时,也能读到社会的黑暗与光明,人心的善与恶,很多很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5-09-04 23: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