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涛吧 关注:63贴子:171
  • 3回复贴,共1

『涛涛不绝』【白蛇传】我看《白蛇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至http://post.baidu.com/f?kz=171603444  作者: 长风破浪I
  被称作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自从走上屏幕,便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尤其是白素贞和许仙的故事,在人们心中已经化成经典爱情被广为传唱。它流传之广泛,影响之巨大,又被收入中国六大民间故事之列。 
    2006年,央视全新打造的《白蛇传》在八套、一套、十一套相继播出,引起巨大轰动。一时间众说纷纭点评如潮,其论述各有褒贬,说法不一。这足以证明《白蛇传》在人们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坦白地讲,我是不折不扣的“白蛇迷”,只因那原本一心成仙的白蛇,为了和许仙平凡地生活而甘愿放弃千年修炼的功业,为了人间真情甘心放下苦等千年的希望;还有,白素贞为救许仙诚然以性命为代价的坚决意志、以及她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这些情节时时感动着我。白素贞为情而生,敢为情死,重情重义的人格魅力令我敬重,以至于对各种版本的白蛇传,包括众多戏曲曲艺,我都喜欢看,百看不厌。到目前为止,有两个版本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一部是赵雅芝版的《新白娘子传奇》,另一部,便是央视制作的刘涛版《白蛇传》。 
    我是看芝姐的电视剧长大的,她是我童年时代美好的初恋。但是,初恋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刘涛姐的出现,我的人生才得以完整。她们都如此成功地饰演了白素贞这个角色,成功地塑造了白娘子的形象,也提升了《白蛇传》在艺术领域的地位。 
    这两部我所喜欢的白蛇传,在艺术形式上,其表演手法各有千秋,都是值得欣赏的优秀作品。由于芝姐的《新白娘子传奇》(一九九三年上映)从播出时间算来,比刘涛姐的《白蛇传》(二○○六年上映)早了十三年,这段时间以来,也有几部以白蛇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大都没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芝姐的白蛇在人们心目中已然形成永不磨灭的痕迹。这样的现象便是——如若再有新的白蛇出现,必定不如先入为主的印象深刻;如若再有新的白蛇出现,不看又何防?人们过于喜欢芝姐的白蛇形像,对于新的作品,甚至生产抵触情绪。于是,有人尚未将刘涛版《白蛇传》从头到尾完整地看过,就匆匆写起或贬低或谩骂的评论文章,显然不妥。从拍摄手法、电脑技术、真实场景还是人物造型和情节以及内涵方面讲,也许害怕新版动摇旧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有的观众才一眼未看就跟随那些评论纷纷芸芸,大有声讨央视新版《白蛇传》之势。 
    由于我超喜爱赵雅芝和刘涛,所以对这两位我所尊敬崇拜的演员、以及她们的演技不做任何比较。因为芝姐的《新白娘子传奇》播出十几年来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极为深刻,我多少会提到但不会过多论述。作为铁杆白蛇迷,为了给观众以公证的评价,我终于忍不住,要为刘涛版《白蛇传》说几句话。 
    有人说新剧采用的服装太过暴露,过于性感。其实早在唐代,宫廷中就开始流行袒胸露背的打扮了,何况白、青二蛇并不能以“人”的标准来限制来约束。虽然以神话传说改编,白蛇传到底还是影视剧,这就需要展示给观众视觉上的美感,无论服装还是特技效果。 
    有人说看电视剧如同品菜,菜好不好吃尝一口便知,电视剧好不好看,瞅一眼便知。这是对影视作品极大的误解和伤害。电视剧不是菜肴,而是文学作品的视觉展现。看一部好书,不能因为某页不能引人入胜就全盘否定其文学和艺术价值。看电视剧,不能因为看不懂,就漠视其制作风格。正因为有些文学作品太过深奥,不容易弄懂,才需要精读细读,举一反三地品读。把这些情节搬上荧屏,用影视剧的形式呈现给大家,才好看易懂,更能一举两得。 
    曾有人提到,说刘涛版《白蛇传》没有遵照原版,这样的说法太过片面。如果追溯起源,最早的脚本见于唐人传奇《白蛇记》,说有一条白蟒化作美色诱惑并残害书生。可见最早的版本,白蛇还是为恶世间的妖魔。到了南宋,出现很多关于蛇妖与人恋爱的传说。明代冯梦龙所著《警示通言》第二十八卷,叫做《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最早的完整记载。故事讲述修炼千年的蛇妖白娘子(那时还不叫白素贞)缕次纠缠药铺学徒许宣(那时还不叫许仙),成亲前后两次牵连他入狱发配外地,白娘子四处寻夫,最后被法海与许宣定计压于塔下。作者借法海之口留下四句话:西湖水干,江湖不起,雷峰塔倒,白蛇出世。预示永不得翻身,大有警告世人远离美色之用意。作者受到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限制,把白蛇定位在妖气未脱的鬼怪行列,来反映出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观念:“女人尤物”、“女人祸水”,甚至把女性当成洪水猛兽。清代戏曲家方培成编写的《雷峰塔传奇》第一次使白蛇脱去妖气,变成温柔善良懂情懂爱的女人。并且曾加了“盗草”、“水斗”、“断桥”等情节,修改“合钵”一幕,突出了白蛇誓死捍卫爱情的决心。民国年间笔名为梦花馆主的作者编著的四十八回《前后白蛇传》,为了同情白娘子的遭遇,又增加了祭塔、出世、成仙之类的情节,将悲剧改写成团圆的结局。


1楼2007-08-23 11:17回复
    刘涛版《白蛇传》有着丰富的内涵,先看白蛇。我从中看到了她不畏世俗偏见、不惧封建压迫的强烈的反抗精神!还有她为了争取自由、为了争取想要的爱情,公然向天庭宣战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人们的愿望是追求自由追求幸福,白素贞便是人民群众的缩影。法海以收服白蛇为己任,就代表着封建统治阶级。人妖殊途、人仙殊途的天庭规矩就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便成了向封建社会宣战的强有力的武器。白素贞与法海的斗争,便是人民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 
     人妖殊途,这是上天立下的规矩,所以在第二十三集,当白蛇违背誓言,上天降罪钱塘县的时候,她抱着遭天遣染重病奄奄一息的许仙,仰天长啸,嘶心裂肺地质问上苍:“天啊,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这样的惩罚我们!为什么妖就不能动情?动情错了吗?难道爱一个人错了吗!!”这里的“人”字,有两种意义,一个是对“人”而言的人,一个则是对“妖”而言的人。两种人又巧妙地安排在许仙身上,便烘托出白蛇矛盾重重欲罢不能死都不甘的心绪! 
     如若成了仙,势必要断情绝义离爱人而去。集齐八滴眼泪,白蛇本可以成仙,并且成仙以后,法海再没了收她的理由。正是为了与爱人永生永世不离不弃,她甘愿放下一千年的追求,甘愿用生不如死来与人妖殊途、人仙殊途的天庭制度抗衡。于是在第三十集,她说:“许仙会老,会死,我会守在雷峰塔里,陪着他老,看着他死!” 
     中国古典文学里,有许多叛逆的形象。孙悟空是叛逆的,被压到山下博得亿万观众的同情与怜惜。虽然后来因了紧箍而听命于肉眼凡胎的唐僧,功德圆满成了佛,到底给观众留下大闹天宫、疾恶如仇的拥有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林黛玉也是叛逆的,为了与旧制度抗衡,她蔑视封建礼教,不愿顺应潮流,最终玉损香消,给观众留下性格倔犟追求自由的伟大形象。 
     叛逆,动摇了旧的制度,叛逆争取了理想和希望。 
     芝姐的白娘子最初是叛逆的,直到水漫金山,白蛇还是爱得感天动地。只是,她的法力终不抵法海,落个被收服的下场。经过在塔内潜心悔过,白蛇的思想观念发生彻底的改变。日后,在第五十集与小青重逢,她还在后悔当初不该以身试法,不该违背天条。她说:“以前没有领悟到,现在念(经)久了,才体会到其中的意义。”就连叛逆者的典型——小青也说:“我不仅念经,我还要打禅。现在都已经成了我每天必修的功课了。”如此,她们完全屈服于旧的制度,归顺于旧的思想。这样,她们功德圆满了,也放下希望,彻彻底底成了神仙。 
     以往版本和脚本里的白素贞,是受封建压迫的形象,虽然她有过追求,也有过反抗,可是在强大的阻力面前,她显得力不从心。观众们气法海的多事,怜白蛇的无奈,怨许仙的懦弱。刘涛版《白蛇传》一改传统,白蛇的法力自始至终高过法海。她心慈仁厚、宽容大度,一次一次放过法海,一次一次饶他性命,体现了善良的本性。最后,为了跟人妖疏途的封建制度斗争到底,她是自愿走进雷峰塔的。这就让观众站在全新的视角上重新看待白素贞了。在全剧结尾,她对法海说:“你不用收我,我自愿走进雷峰塔!”那一刻,白素贞赢了,赢得轰轰烈烈;法海又输了,输个彻头彻尾。白素贞就是用放下成仙的千年愿望,凭着在人间寻得的挚爱真情赢得了与法海较量的最后一战!观众没有了怨恨,没有了无奈,也没有了气愤,反而生出对她的理解,和对她全新的认识。 
     再看许仙。在《新白娘子传奇》第八集中,许仙被显了形的白蛇吓死,在阴间,当他得知娘子本是蛇妖吓得屁滚尿流,居然企图寻求黑白无常的保护,全然忘了素贞对他的情与爱。就连判官命他还阳,他竟声称,她(他的娘子)是妖,与其回到人间再次被她害死,还不如留在阴间给冤鬼们看病。甚至阎王发令,他都誓死不回阳间。这充分暴露出许仙的胆小、懦弱和忘情绝义。当然,这便是许仙在文学作品中真实的本质。然而,这许仙又是靠着什么来赢得白素贞义无反顾的爱呢!试想,这么懦弱、胆小、没用的书生,又怎能被白蛇爱得死心踏地呢!刘涛版《白蛇传》推陈出新,将许仙塑造成坚强、忠贞、执著的男人形象,给予观众逻辑上合乎情理的答案。


    3楼2007-08-23 11:18
    回复
      虽然白素贞因刘涛的出色演义而栩栩如生,但是刘涛毕竟只是饰演白蛇的演员。她演义阿朱(央视版《天龙八部》)则拥有无尽的傲骨侠气,她演义慕雪和锦儿(《原来就是你》)又拥有聪明灵气和温文而雅,这是她的表演风格。所以我觉得,《白蛇传》最重要的看点还是在于剧中的情与爱,还有震撼天地的爱情。 
       《新白娘子传奇》在最后一集,白素贞曾提到“生老命死、爱恨别离”,这是她对人世间的感悟。在刘涛版《白蛇传》中,编创者着重选用这句话,并作为全新的内容。作为白素贞成仙的主线——菩萨指引,只要收集到人间的八滴眼泪,白蛇便可成仙。在有情有爱的人间,白蛇找到了这些成仙的资本——正是由“生老命死、爱恨别离”幻化成不灭不干的八滴眼泪。所以,刘涛版《白蛇传》向观众展现了强烈的主题——这部关于白蛇的故事,是以爱(包括亲情友情爱情)、和人世间的情感(包括生老命死、爱恨别离)为依托的电视剧! 
       如果说芝姐塑造了贤淑的白娘子形象,那么刘涛则展现了白素贞轰轰烈烈的爱情。我个人认为,为了报恩才去爱,那样的爱情未免太苍白也太空洞。因为报恩归报恩,爱情是爱情,这是两回事,不能放在一起。我并不是说报恩不好,而是如若混同,那爱情便有了前提、有了企图,并非来源于心底的、发自真情的涌现!因为,爱,是没有理由的!该剧删掉了以报恩为名的、传统的、先有义再有情的封建妇德戏路,以追求真爱为主线,演义现代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感——这才是纯粹的、毫无要求的爱情,在方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被世人所向往! 
       在更多爱情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的客观世界里,在人们心灵开始枯竭、心田越发干涸的今天,刘涛版《白蛇传》以情动人,以爱感人,给麻木的我们注入了久违的情感,更唤起我们意识里尚未泯灭的、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千年无尽无休的爱情,凄美、忠贞、执著、荡气回肠!正因为世上早已没了这样毫无要求无任何索取的爱情,所以白蛇对许仙的爱,便成为代现人理想的精神境界。这种爱,在当今社会那怕再虚无飘渺也是充满无限希望的。至少,在每个有情有义有爱的人心里,这样的情与爱是不灭的灵光!虽然每个人都那么样的现实,可是我敢断言:如若有爱,又有谁能不希望拥有那传说中毫无要求、毫无索取的忠贞爱情呢! 
       客观地说,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欣赏某个事物的时候,其观点和视角才各有不同。但是,无论处在什么样的角度,不管用怎样的思想去欣赏,《白蛇传》都在演义真真切切、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伟大爱情故事。 
       最后,我要感谢央视刘涛版《白蛇传》的编创工作者,感谢剧组全体演职人员,感谢你们制作出如此成功的电视剧!感谢你们给有心的人们构筑一方情与爱的世界、给有爱的人们开创一片充满希望的天地!!


      5楼2007-08-23 11:18
      回复
        D


        IP属地:北京6楼2008-12-20 2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