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素材库吧 关注:55贴子:506
  • 7回复贴,共1

【穿越】比较美的情诗词十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素材库


1楼2013-08-13 11:35回复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这首诗前四句最为人熟知。
    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感叹不能和心爱的人长相厮守。


    2楼2013-08-13 11:36
    回复
      三、《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首诗不是写爱情的,可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描写爱情的经典语句。
      这四句里只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诗经里的文字(诗经里还有“君子偕老”的词句)。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一句,毛《传》训“契阔”为“勤苦”,郑(郑玄)《笺》则发挥其意,谓“从军之士,与其伍约:‘死也、生也,相与处勤苦之中,我与子成相说爱之恩’(沙场上军士之间相互勉励约定相互救助的盟约。不管遇到什么危难,我们都不要独自跑掉而不顾对方)。”钱锺书在《管锥编》中评价说:“《笺》甚迂谬”,又指责其“穿穴密微”,并很幽默的将“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等句,比较《水浒传》第八回林冲刺配沧州临行云“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身去不稳”语,断为“情境略近”。


      4楼2013-08-13 11:37
      回复
        六、《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高中课文有学过。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起句展示七夕独有的抒情氛围,“巧”与“恨”,则将七夕人间“乞巧”的主题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悲剧性特征点明,练达而凄美。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结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这两句既指牛郎、织女的爱情模式的特点,又表述了作者的爱情观,是高度凝练的名言佳句。这句,表达了:"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首词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时代、跨国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7楼2013-08-13 11:38
        回复
          七、《雁邱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琼瑶阿姨也用过。
          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叫作“雁邱”,并写下了这首《雁邱词》。


          8楼2013-08-13 11:38
          回复
            八、《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时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
            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


            9楼2013-08-13 11:38
            回复
              九、《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接触过大海,从此就觉得,其他的“水(如:江河湖之水)”若是跟“海水”相比,哪里算得是“水”(其他的水已经吸引不了作者了)!见过巫山的“云”以后,顿时觉得,除了巫山的云,其他的“云”还能算是“云”么(作者对其他的云已经没兴趣了)!其中:“海水”指代自己的爱妻韦丛,其他的“水”指代世间其他的女子,即:自从我遇见了我的爱妻,觉得其他的女子都算不得女子(只有我老婆算)。“巫山云”指代自己的爱妻韦丛,其他的“云”指代世间其他的女子,即:自从我遇见了我的爱妻,觉得其他的女子都算不得女子(只有我老婆算)。
              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曾经沧海难为水”可以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10楼2013-08-13 11:39
              回复
                十、《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11楼2013-08-13 1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