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渡吧 关注:80贴子:598
  • 5回复贴,共1

横渡镇探索成立在甬便民服务中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横渡镇是外出人口大镇,全镇21000人口有60%左右外出,其中在宁波务工人员就有2000余名。针对该镇长期外出人员众多,这部分群众回乡办事不便的现状,该镇结合实际,嫁接在甬流动党支部和在甬党代表工作室,探索建立在甬便民服务中心,为外出群众提供“零距离”贴心化服务。


IP属地:浙江1楼2013-08-13 13:04回复
      1、着力于资源整合,使便民服务真正便民。一是选址便民化。坚持方便外出群众、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原则,将便民服务中心设在交通比较便捷、位置比较显目、外出党员、群众相对集中的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与该镇在甬流动党支部办公场所合署办公,做到一室多用、资源共享。二是人员规范化。组建了党代表和人大代表、志愿者、工作人员三支队伍,共30余人,其中,6名党代表和8名人大代表负责每月一次轮流接待值班。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的志愿者队伍负责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镇派工作人员入驻中心实行坐班制,受理审批事项、做好党员群众联络服务、情况报送、汇总群众意见和建议等日常工作。三是建设标准化。按照“十个一”的要求建设标准,不断完善外出便民服务中心的配套设施,配备了办公桌椅、文件柜、电脑等日常办公设施,室外悬挂“三门县横渡镇在甬便民服务中心”牌子,墙上张贴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流程、工作人员名单以及相关宣传标语等,为接待群众来访办事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IP属地:浙江2楼2013-08-13 13:05
    回复
        3、着力于优化服务,使便民服务利民惠民。一是开展定期化轮岗接待服务。利用每月1号、15号固定为两会代表接待日,轮流安排2名党代表坐班接待来访党员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受理群众诉求。每周一至周五安排工作人员正常上班,接待群众。今年以来,共接待党员群众3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50多条,现场办理有关事项40多个,处理群众民事纠纷5起,争取到各类赔偿款项27余万元,帮群众代办事项150余件。二是开展信息化便捷网上服务。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借助已经建立的在甬党代表网络工作室,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并及时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同时,党代表、人大代表还向党员群众发放“联系卡”,群众有困难可随时打电话求助,做到与群众零距离对接。三是开展网格化联系帮扶服务。按照在甬群众居住地情况,建立了鄞州、海曙、江东等6个网格责任区,每个网络都由两会代表担任网络化小组长,挂钩联系2-3户贫困家庭,定期开展走访慰问、电话咨询等活动,了解群众所急所需,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如为拓宽在甬种植户农副产品渠道,两会代表帮助种植户成立了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销售,近年来共销售芋艿、杨梅、柑桔等特色农副产品300余吨。


      IP属地:浙江4楼2013-08-13 13:05
      回复
          4、着力于创业引导,使便民服务助推发展。一是为外出群众找路子。每季定期召开在甬务工人员座谈会,详细介绍县、镇两级政府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帮助外出群众寻找适合自己回乡创业发展的路子,让他们感受到家乡各级党组织、政府对他们的真情,打动他们回乡创业发展的热心。二是为外出群众搭台子。积极引导外出能人回乡担任村干部,为他们发挥作用和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在村级组织换届时,两会代表们积极动员外出群众返乡竞选村两委干部,把那些党性强、懂经济、善管理、群众拥护、自愿回乡任职的流动人员选进村“两委”班子。目前,该镇黄道本、何小陈等多名外出流动党员回乡任职,为村级班子建设增添活力。三是为外出群众树样子。积极寻求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了“党员信贷通快车,邮储银行亮绿灯”项目,为广大外出党员搭建创业平台,使他们做出榜样,带动更多外出党员群众回乡创业。如来自该镇大横渡村的镇党代表郦国刁,在宁波创业成功后,引导2名外出党员一起回乡创业,投资近百万元承包了600多亩杨梅,在本地搞起了规模化种植,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


        IP属地:浙江5楼2013-08-13 13:06
        回复
          自己明明很是焦急,怎么会有欢快的情绪产生?


          6楼2013-08-13 15: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