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成立两年来,已形成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五个新城产业互补、错位布局、协同发展的局面。2013年,西咸新区按照「拉开骨架、对接主城、提升环境、产业起步、体现概念」的总体要求,掀起了全面建设的热潮。日前,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两年的基础性工作,目前西咸新区工业园区和城区框架路网初步形成,各种基础设施正在逐渐完备。在目前全球经济环境趋紧,国际资本市场需要出口,同时一些新兴产业兴起的背景下,西咸新区已经成为陕西乃至整个中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平台。香港商报记者王宝云报道
寻求国际资本重视陕港合作
据了解,从2011年起,陕西省连续两次赴粤港澳地区举行了大规模的经贸合作活动,极大地提升了陕西的海外知名度,而刚刚成立的西咸新区更以其各方面的优势成为陕西省对外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吸引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据统计,在前两届粤港澳经贸活动中,西咸新区在香港成功签约20馀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360亿元人民币,成为陕西省最大亮点。 王军表示,在今年的招商引资活动中,西咸新区更加重视新兴产业的转移升级及新业态的形成。他说,西咸新区作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区域,未来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将发挥中端人才、区位、生态等诸多优势,在国际资本市场寻求广泛合作。
发挥两大优势发展信息产业
据王军介绍,西安是中国排名前三的教育基地,科技、教育水平比较发达。每年有近百万大学生在这里学习,有二三十万大学生从这里毕业,劳动力素质相对比较高。根据陕西省与西安市共建大西安规划,未来大西安包括西安市、西咸新区和咸阳市主城区,而大西安未来的主要经济增量部分将集中在位于西安和咸阳两座城市之间核心区域的西咸新区。西咸将利用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和区位优势,吸引大批的中高端人才集聚。目前西咸新区正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提振经济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也给西安带来了巨大机遇。特别是近几年高速公路、民航、铁路,包括输油管道等各项运输工具的迅速发展,使得西安作为国内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日益凸显。陕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机场年吞吐量超2300万人次、高速铁路里程均排名全国第八位。西咸新区坐拥高速公路、航空、铁路等诸多交通枢纽优势资源,在发展信息、物流等相关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五大特色新城承接产业转移
王军表示,目前世界经济通过新技术革命、科学革命,很多领域已进入换代阶段,产业分工面临重新调整,全球产业正在梯度转移。作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西咸新区以「集约、集群、集成,筑巢引凤、引凤筑巢」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空港、沣东、秦汉、沣西、泾河五个新城布局十大产业园区,形成产业互补、错位布局、协同发展的局面。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西咸新区已经做好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准备。
如今,西咸新区正以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完善的前提下,以产业项目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将西咸新区打造成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未来城市创新发展的示范,最终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在西部具有强大积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田园城市。
(来源: 香港商报)
寻求国际资本重视陕港合作
据了解,从2011年起,陕西省连续两次赴粤港澳地区举行了大规模的经贸合作活动,极大地提升了陕西的海外知名度,而刚刚成立的西咸新区更以其各方面的优势成为陕西省对外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吸引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据统计,在前两届粤港澳经贸活动中,西咸新区在香港成功签约20馀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360亿元人民币,成为陕西省最大亮点。 王军表示,在今年的招商引资活动中,西咸新区更加重视新兴产业的转移升级及新业态的形成。他说,西咸新区作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区域,未来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将发挥中端人才、区位、生态等诸多优势,在国际资本市场寻求广泛合作。
发挥两大优势发展信息产业
据王军介绍,西安是中国排名前三的教育基地,科技、教育水平比较发达。每年有近百万大学生在这里学习,有二三十万大学生从这里毕业,劳动力素质相对比较高。根据陕西省与西安市共建大西安规划,未来大西安包括西安市、西咸新区和咸阳市主城区,而大西安未来的主要经济增量部分将集中在位于西安和咸阳两座城市之间核心区域的西咸新区。西咸将利用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和区位优势,吸引大批的中高端人才集聚。目前西咸新区正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提振经济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也给西安带来了巨大机遇。特别是近几年高速公路、民航、铁路,包括输油管道等各项运输工具的迅速发展,使得西安作为国内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日益凸显。陕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机场年吞吐量超2300万人次、高速铁路里程均排名全国第八位。西咸新区坐拥高速公路、航空、铁路等诸多交通枢纽优势资源,在发展信息、物流等相关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五大特色新城承接产业转移
王军表示,目前世界经济通过新技术革命、科学革命,很多领域已进入换代阶段,产业分工面临重新调整,全球产业正在梯度转移。作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西咸新区以「集约、集群、集成,筑巢引凤、引凤筑巢」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空港、沣东、秦汉、沣西、泾河五个新城布局十大产业园区,形成产业互补、错位布局、协同发展的局面。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西咸新区已经做好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准备。
如今,西咸新区正以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完善的前提下,以产业项目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将西咸新区打造成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未来城市创新发展的示范,最终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在西部具有强大积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田园城市。
(来源: 香港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