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恋之蓝
* 蓝 *
在那之前,日野香穗子从没真正认识过蓝色。
Max Richter有一首歌,名字叫做《Blue Notebooks》,香穗一直特别喜欢里面的点点钢琴声,还有骤然响起的小提琴伴奏,犹如将近黄昏的天空依然接近无限透明的蓝。后来她在图书馆找到同名的书,封面是淡蓝天幕下的深蓝楼房,蓝色的高树长在阴影里,成为摇曳着的黑。
学校图书馆前面是一片绿茸茸的草坪,香穗躺在上面用一个下午看完了整本书,然后伸了个懒腰,天空蓝得好刺眼。翻过身把脸贴着草地,一股泥土新新凉凉的味道冲进鼻子。于是她闭起眼睛。
有没有试过长时间凝视一簇火苗?当时间久了,内圈的蓝色便会渐渐扩大,扩大,直至充斥整个视野。即便紧紧闭上眼睛,那蓝色也不会轻易退散。
卡夫卡说,从某一点开始便不复存在退路。这一点是能够到达的。
那时香穗并不明白话中的含义。
也因为宣传册上的一句话——“蓝色,是通往灵魂的一扇门,无尽的可能将变为现实。”——香穗坐到电影院里看完了《BLUE》。
没有故事,没有人物,也说不清是清晨还是黄昏,银幕上只看得到蓝,只是蓝色的光和影,水一样荡漾着荡漾着。画外音是一个男人轻轻的嗓音,他说:“蓝色是天空、大海和飞燕草的颜色。”
出电影院时香穗使劲眨了眨眼,眼皮底下依旧一片殷殷的蓝色,无计可消除。到底蓝色的飞燕草摸上去会是怎样的触感?香穗不知道。她向来是喜欢红玫瑰和金黄向日葵的少女,明艳的红和温暖的黄让她觉得愉快心安,而深深的蓝色犹如黎明前的黑暗,太过忧郁乃至无法解冻。
可为何有些人愿让蓝色萦绕他的整个生命呢?比如电影的导演,温和英俊的英国人加曼便一头栽倒在这蓝色水底乐园里。沉入下潜。漫无尽头的淹没。直到生命尽头。
香穗还是不明白。经过花店门口时她脚步迟疑了2秒钟,仍是继续往前走了,没有回头。
有些东西,或者留在想象中更好,她想。
电影中的蓝,歌中的蓝,书中的蓝,好像都是人家的蓝,与己无关。头顶的这片蓝天倒还离自己近些呢。
日野香穗子总觉得自己从没真正认识过蓝色。
她一边抬头望,一边把路走得踢踢踏踏。这天可真是蓝得要命,昨夜的大风将潮湿的云彩全部吹散,金色的阳光厚厚地涂在天上。遥远的天空蓝得让她的心咕咚一下就落了下去。
香穗不知道,那一天,她会在星奏邂逅她命中的那抹蓝。从此蓝色便粘附在她的生命里,穿越梦想与现实,没有止息。
直到有天,它们再无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