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IHIXA 我修改了第六部分的一些设定,具体说就是这次出击旭日帝国,美国海军为盟军的攻略舰队贡献了其接近一半的海军兵力
第六部分:
不得不说,有时“命运”真的是很奇妙的一个词语。被激进派思潮控制的盟军中央指挥部之所以作出直击旭日帝国本土的决定,可绝不是因为察觉出帝国两线作战多方树敌导致防御空虚的漏洞,仅仅是欧美人一直以来的优越感造成的夜郎自大罢了,要不然也不会以如此大摇大摆的方式进军。话虽如此,激进派为了在盟军内部争取更大的话语权顺便夸示盟军的力量,出征的兵力安排上还是下了血本的,其中出力最多要数美利坚合众国了。在总统阿克曼的授意下,命令隶属于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第三舰队出动,并入盟军帝国攻略舰队当中。具不完全统计,当时美国海军司令部派出的兵力占据了盟军攻略舰队总兵力的80%,而美国海军动用了其自身超过40%的战力参与到这次的行动中,还出动了仅有的10艘质子动力重型航空母舰中6艘。就这样,一支史无前例的庞大舰队浩浩荡荡地直扑帝国本土而去。如此的大动作想要掩人耳目显然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帝国大本营早早就知道盟军的这次行动,天皇芳朗为自己攻心之策的无用而深深震惊,但毕竟是统御一个幅员广大帝国的“现世神”,芳朗很快就收拾心情,命其子达朗全权负责抵御盟军舰队的进攻。而阻挡盟军舰队的最前线,正是旭日帝国的海军生产研发基地,帝国海军舰队的总母港,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
夏威夷在十九世纪的时候曾一度建立过夏威夷人自己的王国,但是在十九世纪末的时候欧美殖民者势力最终推翻了夏威夷王国,此后夏威夷群岛一直处于鱼龙混杂,各势力纵横交织的混乱之中,在二十世纪,由于红色大战的爆发,趁机崛起的旭日帝国开始向环太平洋圈扩张,从欧洲人的手中逐步吞并夏威夷全境。此后,这里一直都作为旭日帝国海军的秘密研发生产基地而被小心翼翼地经营着。其中珍珠港更是作为帝国舰队的总母港,即使在帝国多方出击的情况下,这里依然驻扎着不少海军舰船,配合夏威夷群岛那独特的战略位置。盟军舰队想要进攻帝国本土,必须得穿过日军夏威夷群岛的防线。早有准备的达朗皇子更是为来犯的盟军舰队准备了引蛇出洞的口袋阵陷阱,达朗皇子刻意调开了珍珠港的守备舰队,营造出帝国守军兵力不足,缺乏海军舰船,只能依靠近海防御的假象。果不其然,骄傲自大的盟军指挥官中计,指示部队大举出动,企图一举全灭日军守军。可惜的是,达朗皇子算计盟军的同时也对其兵力规模严重错判,即使敌军采取添油战术派遣部队轮番出动,来犯的敌方单位依然数量众多,作为诱饵的港口守军并没有成功把盟军纠缠在港区战场内,眼看着战线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纵使失去包抄侧袭的优势,达朗皇子也只好命令伺机而动的守备舰队提前暴露,加入战团。一番激战,虽然成功打退盟军舰队的侵略,保住了珍珠港,但是守备部队辖下的舰船和机甲也损失过半,港内设施几乎尽数被毁。
就在达朗皇子为珍珠港一战艰难守住了帝国的大门而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天皇芳朗的一道叱责的通讯让达朗仿佛被冰水浇了个透心凉。原来先前珍珠港一役中达朗所击退的盟军舰队不过是一支佯攻部队,盟军舰队的主力早已经趁着帝国有限的守军向着夏威夷防线集结,大战正酣之际偷偷绕过防线,向着日本本土驶去。虽然说盟军高层作出进军日本本土这样的决定其实在战略上并不高明,但是他们手下的参谋们还是按照高层的要求好好地制定了恰当的战术安排,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把戏让达朗体会到了算计者和被算计者立场瞬间调换的无奈与憋屈。正如前面所说,“命运”实在是奇妙,这次盟军的行动其实并非建立在对日侦查后得出的结论,可是恰逢在旭日帝国最为虚弱的时刻,从最为脆弱的节点给与了最为致命的打击,让人感叹世事的无常。不过当时的达朗皇子大概是没有这份心思来感慨的了,此时在日本本土与盟军舰队之间,就只剩下最后的一重障碍——玄武浮岛要塞,一旦玄武要塞拦截盟军失败,等待着帝国的,将是本州岛的沦丧,东京的陷落。因此天皇芳朗下达了构筑以玄武要塞为核心的“最后防线”,不惜一切代价把来犯的盟军攻略舰队尽数消灭的死命令,并且急令达朗皇子率领夏威夷残兵火速增援玄武要塞,当然日本本土所有能够调动的军方单位也同样接到紧急驰援玄武的命令。所幸的是,盟军攻略舰队在绕过了夏威夷群岛进入西太平洋海域之后,由于不熟悉帝国境内的水道情况只能保持着庞大的作战编队慢慢地朝着本州岛一路前进,这给了玄武要塞些许集结兵力的时间。虽然在战前盟军舰队曾经试图重施故技企图绕开玄武要塞的拦截,不过达朗皇子率领的夏威夷残兵及时赶到。在消灭了其中一支试图偷偷迂回的盟军分舰队后。盟军也打消了取巧的念头,选择正面硬撼旭日帝国的浮岛要塞。就这样,日军与盟军第一次大规模海战就在帝国玄武要塞上的波动三门炮和盟军舰队质子动力重型航母的对抗当中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