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章内容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理解性默写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2、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3、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4、 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限四个字)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7、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
8、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9、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10、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
11、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限4个字)
12、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课文内容理解
1、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2分)
4、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5、文章第2节主要内容是
6、文章第3节主要内容是
7、文章第2节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
8、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9、就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
B、曹刿与同乡人的对话,表明从“请见”的原因。
C、“齐师伐我”中的“伐”是攻打的意思。
D、鲁庄公和曹刿都认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11、曹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
12、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否定了“公”前两次的回答,这是因为
《记承天寺夜游》
文章内容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
的美妙境界。
课文内容理解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 心境。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3、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5、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7、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9、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的妙处。
*“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意思对即可)
《桃花源记》
文章内容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理解性默写
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