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般若偈持无
我们住的酒店位于邯郸市中心最为繁华的地带,第二天早晨六点半叫床的电话铃准时响起。早餐是在三十三层的旋转餐厅用的,当然有些金玉其外之嫌,能吃的真的是相当少。从落地的玻璃护墙向外眺望,北方的天空是一如既往的雾霾深重。
七点三刻左右的样子,坐上大巴驶往响堂山石窟。邯郸道路上自行车电瓶车川流不息的奇观真让人大开眼界,因此那边的十字路口修得特别宽敞。离开市郊后两侧的景色转换为山岩奇石,从停车场步行的一段路上也看到了极具北方特色的红砖平房,于是挺激动地拍了很多。
来之前查过相关资料,但对于响堂山石窟的了解也仅限北齐、佛教石窟、刻经这零星几个字眼。家中外婆信大乘佛教,每逢节日诞辰都会去烧香,也常为母亲与我代烧,这样说来我也算是半个佛教徒了。这点与哲琦有点殊途同归的意思。然而说来惭愧,我对于释道、对于禅宗的了解几近于零,小的时候觉得是枯燥晦涩的东西十分不喜,近来又困于功名终日碌碌,静不下心来。于是好歹想借着这响堂山的佛光涤荡一下蒙尘的魂灵。
景区的牌匾大书“冀南名胜响堂山”,某政协委员的手笔。园内有一座宋代白塔,郭老师介绍说是封闭的结构,其下多葬圆寂僧人。可惜风雨侵蚀、岁月斑驳,顶上两层已然塌落。
上山的路途之艰难我都不好意思讲了,大约200米不到的小山吧,我却觉得像跑了两个八百米一样,山路迂回曲折无一处歇脚的地方,每次咬着牙对自己说这一段一定是最后了,可一转弯又见遥遥无尽的石梯。眼看着被初中孩子们远远甩在后面,只能暗叹自己老了。或许哲琦说的是对的,愈叫累便愈累,古人登三山五岳,一根竹拐一双腿便开辟一条道路,即使是沿途索然的风景也能看出洒然的况味;当年修筑石窟的工匠技师也是如此,在枯寂中折返于此,运石送料,不知疲累。忽然觉得自己果然是道行浅了。
登山行至的是北响堂山,山岩耸峙,岩缝间的草木看来也有几分清俊庄正,不知是不是我主观臆想。洞窟其实不算大,阴暗湿冷,走进去便正对了那座有名的释迦摩尼坐像,佛的面色不悲不喜,背后的浮雕壁画色泽艳丽,想必后人补绘。七龙盘亘更显威严,而由下而上的仰视本身就必定带着敬畏。寒气渐渐砭人肌骨,我其实不太喜欢这种氛围,便跟上大部队从左侧洞口进入,整个石窟呈环状,围绕着正中的释迦摩尼像。没有了洞口的天光,整个石窟更显得幽暗,两侧石壁上的雕刻壁画难以看清,地上重重积水,哲琦不慎踩到一滩,清冷的水声在洞窟内十分突兀,吓得她抱住我的手臂。折转一周,却见对面岩壁上方开一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景象异常神圣。驱散了阴霾的光是雪色的,丝丝缕缕纤维般散开,将穹顶都照的透亮,立时觉得心下一片安宁。
还有一个石窟也是值得一说的,名字已记不得,但洞内彩绘实在是惊心动魄,令人惘然不知所言。朱砂丹青历经千年非但没有剥落,反而蚀骨般渗入石料,晕染出古老的光彩,北齐的纹饰雕刻较为简单,但就是普通的莲花纹也显得大气端庄,大美无形就是此理吧。窟内的佛像皆是无头,听导游说是在文革时被破坏的,原先的惊惧转为怆然。离开时无心间又惊鸿一瞥,忽然觉得无论是谴责、恼恨、愤慨或是悯惜都是多余的,佛像始终静默而立,我仿佛感到那无头的颈项上有目光在注视着我,脱离了泥塑凡胎,更得大自由。
外壁的经文被破坏了很多,没有底蕴于是也没有不懂装懂地去研究了。
下山再转道前往南响堂山,又是不一样的风致。与其说寺院,倒不如说小桥流水式的江南庭园更好些。灰墙黑檐,青砖拱门。草木都是优雅精致的。两处拱门上的牌匾,一书“般若”,一书“无际”,般若即智慧,是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大智慧。
南响堂几乎没看见什么游人,当地导游带领我们参观石窟,大多灰败破落,便不赘述。只有一窟,大约是第九窟(那个精品窟,有误请指正),被铁栏围住,原本是不许游人参观的,但在导游的默许下我们还是挤过石缝溜了进去,与先前的彩绘石窟一般精美。
我们几个不听规矩的还偷跑到一侧的钟楼上,那个梯子爬得我战战兢兢的,铜钟也生锈碎裂了,不过还是有孩子敲钟敲得很开心。
折返时看到一池荷花兀自开得清雅,池畔坐落一亭,书“临风”、“听雨”等字样,分外潇洒。
在北响堂还有一件趣事,大家可以听来解闷。下山的时候路经仙人洞,我和汤圆妹经不住好奇买了两块钱一张的门票进去求签。洞内简直是天然避暑胜地,直往里走有座送子观音像,于是我们就在那里将一旧签筒摇得哗哗响,然后对照着签谱看解说,激动地不得了QAQ
我掣到的是上中签“金榜题名”,是个好彩头,然后我在那边拼命地翻其他签,看到几个下下签,于是很得意T_T 后来想想,人家可以把签的重量做得不一样啊!
前面说的多零散流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到还没论及文题,大家真是辛苦了!
昨天看了同行的哲琦君的游记,也有颇多感触,其实一直觉得宗教信仰的力量来自于人本身,而非神佛。之前之所以不喜欢北响堂的大佛洞就是缘于此,佛本身的样子不应该是这样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
冥冥之中有存在,名为般若,它是整个穹宇运行的规律,是所有因果命盘的循迹。悟得般若的六种内涵,便成神佛。所以说佛只是有所悟的神灵,而我们无所悟罢了。佛的目的在于开导,在于引渡,而不在于传授。清凉国师曾道:“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郎然,即如如佛。”佛学是无师智,一切智慧都是你固有的,悟得多少便显现多少。
这样想来便豁然开朗,佛的身份也由“救赎的上帝”般的形象转化为可亲的前辈,在寻觅般若的路上先行一步的前辈。
心诚则灵,相由心生。无论是异教还是无神论者都可以跨入佛堂,只要了无心障。即使是面对同一个佛像,以不同心境看到的佛都是不同的。况且宗教虽然形式与信仰不用,但真正的大道本质都是殊途同归的。我以为哲琦大可放心前去西藏,卸下心翳,坦诚相待,自然诸神庇佑。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终其一生也许都无法悟得丝毫般若,但又如何呢?般若偈持与不持,向来没有区别。因为纠葛于此的人永远无法获得大智慧、大自由。
最后放上黄庭坚的一首自赞偈,很适合在俗尘中有一颗禅心的人们。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
做梦中梦,见身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