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吧 关注:294贴子:360
  • 3回复贴,共1

长崎县美术馆视觉识别系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波动般的信息
2005年竣工的长崎县美术馆,重心落在垂直石材隔材上。又长又窄的石板条依次垂下,遮蔽着所有外墙。美术馆的设计者是建筑师隈研吾,近年来其设计倾向于使用非封闭式灵活墙壁,其建筑展示着某种透明性,以多层面创造出深刻的进深。虽然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情况,他几乎使用从竹子到木头,从玻璃到石头的任何材料,但他所有的作品均呈现出一种神秘而通透的半透明空间。

在选择该美术馆的视觉识别基础时,我仔细考虑了将其符号、标志和指示系统统一到一个单一的、记得住的形象上,最后决定以建筑师的隔栅作为基础。


1楼2013-08-18 14:38回复



    该美术馆的标识是按其建筑蓝图上隔栅的样子画的一图形排列,是一个长度线的累加。在书上你只能看到静态形象,但该作品的显著特点在于它一个动态图形,它在不停的动,如水中的波纹。在网页上可以看到,该形象一直在动,偶尔改变一下运动模式。由于该美术馆的现场好像一个海滨公园,我便聚集于可能与此环境相关的形象:波纹荡漾,留下风中的颤抖。


    2楼2013-08-18 14:46
    回复
      入口标识很显眼,排得好像被开放空间隔开的两把铁梳子,其两个层面平行排列造成的通透显出一种神秘的透明感。如果走过去看,其标识和名称,每个均位于一把梳子表面,在互相干扰中若隐若现,造成一种光学幻觉。这不是虚拟的视觉现象,而是一种出现在真实的可感知空间中的波纹状视觉效果。


      3楼2013-08-18 14:50
      回复